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文学史:后期诗文作家及作品

宋元文学史:后期诗文作家及作品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现了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和马祖常、欧阳玄等著名作者。此外,他的文章也有纵谈史实和评论时势的内容,如《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赞扬了岳飞抗金的精神,鞭笞了秦桧的投降行为。这是说他的诗受杜甫影响,具有汉民族的实质。

宋元文学史:后期诗文作家及作品

第三节 后期的诗文作家和作品

元代后期,诗文创作从繁盛渐趋衰落。所谓繁盛,是因为延祐年间,社会相对稳定,朝廷开科取士,给了文人一些激励,文坛上儒学为宗,提倡“雅正”,创作走向规范化。出现了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和马祖常、欧阳玄等著名作者。到了天历之后,元王朝政治日益黑暗,民族矛盾更加激化,陕西、河南、江浙、大都诸路大饥,水旱连年,民不聊生,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吟风弄月、歌颂太平的诗歌创作倾向有所改变,恢复了干预社会、关心民生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产生了杨维祯、王冕等优秀作家。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蜀郡(四川仁寿)人,侨居江西临川。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后谢病归,卒于家,《元史》有传,著有《道园学古录》。

虞集在当时声名显赫,为一代文坛宗师。《四库总目·道园学古录提要》云:“有元一代,作者云兴,大德延祐以还,尤为极盛,而词坛宿老,要必以集为大宗。”

虞集的文,主要是典册、碑版诸应用文,艺术品位不高;但其记序杂文,写得颇有情致。如《尚志斋记》: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驰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

这是文章的前一部分,是作者应弟子之请,为其题斋名并赠言相勉。全文讲述“尚志”的重要性和“有志者事竟成”的大道理,用譬喻开头,娓娓道来;遣词造句,雍容典雅;中正平和之态可掬。

此外,他的文章也有纵谈史实和评论时势的内容,如《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赞扬了岳飞抗金的精神,鞭笞了秦桧的投降行为。《陈炤小传》,表彰了陈炤以身殉国、誓死不降元人的英烈事迹。这些敢于鼓吹民族大义的文章,在当时写出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元王朝政权已较巩固,他们也需要一些忠烈之士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任何统治者都最忌恨叛徒,尽管有时会利用他们,但在人格上,永远也不会光彩起来。

虞集的诗,也属“治世之音”,格律严谨,庄重老成。潘德舆《养一斋诗论》云:“道园诗乍观无可喜,细读之,气苍格迥,真不可及。其妙总由一‘质’字生出。‘质’字之妙,胚胎汉人,涵咏于老杜,师法最的。”这是说他的诗受杜甫影响,具有汉民族的实质。如《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不大如前洒泪时。

诗人把深沉的历史慨叹与典雅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苍劲厚重,确有杜诗之风。又如《送韩伯高佥宪浙西》:

正月楼船过大江,海风吹雨洒船窗。

云消虹霓横山阁,潮落鼋鼍避石矼。

阙下谏书谁第一?济南名士旧无双。

湖阴暑退多鱼鸟,应胜愁吟对怒泷。

这首送别诗写得气象雄浑,别具一格。诗中赞扬了韩伯高为官清正的品格,没有一般赠别诗的凄凄楚楚;但作者情在景中,在离别时天风海雨、潮起潮落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钦慕和关切之谊。

杨载(1271—1323),字仲弘,浦城(属福建)人,后居杭州。延祐登进士第,曾任宁国路总管府推官。其文名隐然动京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其诗内容狭窄,多留别、酬赠、题咏、颂时之作,诗风雍雅整饬,宗法唐诗,讲究法度。如《宗阳宫望月》:

老君堂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

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灜。

范梈(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湖北恩施)人。曾任翰林院编修、闽海道知事等职,著有《范德机诗集》。其诗重格调法式,取法李白、杜甫,风格多变。其内容较贴近现实,对民间疾苦和南疆风情有所描绘,如《闽州歌》、《郡中即事十二韵》等,反映了闽地的民情和他们的痛苦生活。其七言古诗,很明显地向李白学习恣肆豪放,颇具气势。如《王氏能远楼》: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龙兴富川(今江西丰城)人。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工诗善文,曾奉诏修辽、金、宋三史。《元史》有传,著有《揭傒斯全集》。

揭诗清丽婉转,别有风姿。《四库总目提要》云:“寄托自深,非嫣红姹紫、徒矜姿媚者所可比也。”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简洁而意深。又如《送詹尊师归庐山》:

香炉峰色紫生烟,一入京华路杳然。

云确秋闲舂药水,雨犁春卧种芝田。

书凭海鹤来时寄,剑自潭蛟去后悬。

忽报归期惊倦客,独淹微禄负中年。

他的诗,还有反映社会弊病,同情民苦之作,这类诗内容充实,语言简明。如《雨述三篇》之二:

近闻闽中瘴大作,不间村原与城郭。

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

共言海上列城好,地冷风清若蓬岛。

不见前年东海头,一夜潮来迹如扫。

揭傒斯的散文,“叙事严整,语简而当,一时朝廷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殊方绝域,共慕其名”,(《元诗选·秋宜集》)。如《上李秦公书》中的一段文字:

夫士志为上,时次之,位次之。农不以水旱怠其耕,商不以寒暑辍其负贩,故能致千金之产,登百谷于场,况士之志于道者乎?不逢于今,必显于后。有其时,有其位,道行于天下,天也。无其时,无其位,道不行于天下,亦天也。君子无与焉。故士之所患者,志不立,道不明;不敢计其时与位也。因其时,求其位,以行其道,此士之志也,而不敢必乎天也。士尚志于道,生乎今之世,可谓得其时矣;然犹往往以不得其位为患。其位之不笃而欲必于天者,从而为之言曰:“上之人不能用。”夫士且怨且愤,呜呼,过矣!

文中也谈“诚志”问题,观点并不新鲜,但语言简洁流畅,语调温顺平和,既有劝慰,又有告诫,很有长者之风。

上虞、杨、范、揭四大家,都是馆阁之士,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点,其诗文虽有一些描写现实生活的内容,但不够广阔深刻。在艺术风格上,都以典雅精切著称,都以唐诗为楷模;但也各有个性特点。揭傒斯《范先生诗序》引虞集话云:“杨仲弘诗如百战健儿,范德机诗如唐临晋帖,以余为三日新妇,而自比汉庭老吏也。”这种比喻性评语,不易确切,但其精神大致可以领会。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世为庸古部族,祖辈居靖州天山(今属新疆),后从元世祖南征。他延祐廷试中第二名,累官至御史中亟。有《石田集》。

马祖常能诗文,无柔弱卑亢之习,诗才富健,多有关注民间疾苦之作。如《室妇叹》、《踏水车行》、《石田山居》都属佳作。如《石田山居八首》之一:

早子人愁雨,河田麦巳丹。岁凶捐瘠重,天远祷祠难。

贾客还沽酒,王孙自饱餐。更怜黧面黑,征戍出桑乾。

萨都剌(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或云蒙古族人。泰定四年中进士,曾在南方任地方官,后入翰林国史院,晚年致仕,寓居杭州。他汉文修养很高,游历较广,性格磊落,诗题丰富,体裁多样。著有《雁门集》。其艺术风格柔刚兼有但律绝以清新婉丽为主,古体以俊健沉郁居多。例如:

粤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苔野竹雨斑斑。

——《台山怀古》

广陵城里别忽忽,一去三山隔万重。

日暮江东寄相忆,欲临秋水剪芙蓉

——《入闽过平望驿和御史王伯循题壁》

夕阳欲下行人少,落叶萧萧路不分。

修竹万竿秋影乱,山风吹作满山云。

——《过赞善庵》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赠弹筝者》

第一首记粤国怀古,意境苍凉;第二首抒怀友之情,真切感人;第三首描写庵外秋色,格调明丽;第四首写听筝感慨,韵味深长。

他的古体诗,如《鼎湖哀》,揭露宫廷内争权夺利的斗争,《鬻女谣》谴责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恶行,都具有现实意义,一反此前“四大家”题材单薄、温文尔雅之态,多了一些现实内容和批判意识。如《过居庸关》:

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

天门晓开虎豹卧,石鼓昼击云雷张。

关门铸铁半空倚,古来几多战士死。

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道旁老翁八十余,短衣白发扶犁锄。

路人立马问前事,犹能历历言丘墟。

夜来芟豆得戈铁,雨蚀风吹半稜折。

铁腥惟带土花青,犹是将军战时血。

前年又复铁作门,貔貅万灶如云屯。

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

居庸关,何峥嵘

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

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

萨都剌的词,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小令婉丽柔美,长调雄浑高远。如《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词中吊古伤今,寄托了作者深沉的世事慨叹。语言清秀,化用前人诗句、典故,自然贴切。境界开阔,既豪迈又带凄凉。其景其情,音韵格调,都不让于宋人。

萨都剌是元代杰出的少数民族作家。他与耶律楚材、贯云石、迺贤、丁鹤年、马祖常等,对中华民族文学都作过一定的贡献。《元诗选·雁门集》按:“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生面者也。”

欧阳玄(1273?—1357?),字原功,号圭斋。原籍庐陵,后居湖南浏阳。曾任国子博士兼国子祭酒、翰林待制、翰林学士承旨等职,著有《圭斋文集》。

他是元代后期的散文大手笔。宋濂在《圭斋文集序》中云:“历官四十余年,在朝之日殆四之三。三任成均,而两为祭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盖当四海混一之时,文物方盛,纂修《实录》、《大典》、三史,皆大制作。两知贡举及读卷官。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颁示万方制诏,多出公手。……文学德行,卓然名世。羽仪斯文,黼黻治县,公之功为最多。”可见他是个典型的御用文人,也是元代盛世之文的代表作家。

欧阳玄除写朝廷公文外,还有一些碑志序记之文,都写得“意雄而辞赡”,抒情状物,不离道德伦理,平和敦厚。下录《听雨堂记》中一段:

人生俯仰穹境间,耳目之所触,心志之由生。士君子仕而慕君,则见日而思长安;出仕而思亲,则见云飞而思亲舍;索居而思朋友,则见明月而思故人。兄弟友爱,一日而远别,则听夜雨而思同气。……嗟夫,君也亲也兄弟也朋友也,人之于纲常一也。日也月也云也雨也,人之于见闻一也。其感于外而动于中,有浅深焉。此世君子之所存异乎常人者也。雨注于霤,其声鞺鞈;滴于阶,其声淅沥;驰于竹松,其声屑窣。春而听之,有发生之意,兄弟之和气怡愉以之。秋而听之,有寂静之容,兄弟之神凝意远以之。所以然者,岂有外至哉?

通过斋堂听雨之声,联想到慕君思亲、怀念朋友,景情相融,文笔生动,气韵流畅,饶有情味。

欧阳玄诗作之多,但亦无突出特色,比较平易自然。如《京城杂咏》七首之七:(www.xing528.com)

奉诏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

牐河东畔垂杨柳,时有莺声似故乡

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属浙江)人。农家子弟,自幼苦学,应试不举,遂游吴、楚、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隐会稽之九里山,名其居曰“竹斋”。朱彝尊《王冕传》云:“冕善诗,通篆籀,始用花乳石刻私印,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残矣。”王冕是元代遗民,他对元末黑暗政治不满,身居贫贱,热爱劳动,热衷艺术,具有叛逆精神。著有《竹斋集》。在元代诗人中,他是成就较高的一个。

王冕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其中有江南遭受旱灾水灾的惨状,有村妇蚕姑的艰辛,有达官贵人的骄奢淫逸,内容丰富充实。如《江南妇》:

江南妇,何辛苦!

田家淡泊时将雨,敝衣零落面如土。

馌彼南亩随夫郎,夜间织麻不上床。

织麻成布抵官税,力田得米归官仓。

官输未了忧心触,门外又闻私债促,

大家揭帖播通衢,生谷十年还未足。

长儿五岁方离手,小儿三周未能走,

社长呼名散户由,下季官盐添两口。

舅姑老病毛发枯,忍饥忍寒蹲破庐。

残年无物做慈孝,对面冷泪空流珠。

燕赵女儿颜如玉,能拨琵琶调新曲,

珠翠满头金满臂,日日春风嫌酒肉。

五侯七贵争取怜,一笑可得十万钱。

归来重藉锦绣眠,罗帏暖拥沉麝烟。

诗中通过一个妇人被官府和私债交相煎逼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元代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和剥削人民的罪行。对这类豪门贵族,王冕无比憎恨,在《虾蟆山》诗中,他借民间关于虾蟆石的传说,将此石比作元代官僚:“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乃是虾蟆精。古昔曾偷太仓粟,三百余年耗中国。天官烛其阴有毒,敕丁破口劙其足。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无人收。树根穿尻蛇入肚,老鸦啄背狐粪头。牧童时时放野火,耕夫怒击樵夫剁。自从残堕不能行,见者唾之闻者骂。虾蟆虾蟆非令仆,无功那窃天之禄。如今虾蟆处处有,天官何不夷其族?”这种强烈的诅咒,正是代表了百姓的声音。在他的诗中,这样的呼声俯拾可见:《痛苦行》“京都大官饫酒肉,村落饥民无粒粟。”《江南民》“军旅屯驻数百万,米粟斗值三十千。去年奔走不种田,今年选丁差戍边。……淮南格斗血满川,淮北千里无人烟。”《冀州道中》“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伤亭户》“灶下无尺草,甕中无粒粟。旦夕不可度,久世亦何福。夜咏声语冷,幽咽向古木。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屋。”这些直接描写社会矛盾的作品,语言晓畅,感情鲜明,是元代难得的现实主义诗作。

王冕还有一些吊古伤今,曲折抒发民族意识的作品。如《南城怀古》。

日上高楼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

契丹踪迹埋荒草,女真烟花隔短墙。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

书生慷慨何多恨,恨杀当年石敬塘。

诗中对向契丹割地屈膝、自称“儿皇帝”的石敬塘予以尖锐地讽刺,表达了作者的民族大义。诗的意境苍凉悲壮,蕴涵深沉。同样内容的还有《劲草行》:

中原古地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倒。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

山南雨晴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

诗中以劲草为喻,赞扬了民族英雄的忠魂劲节,悲叹当前山河易主,中原沦丧。强烈的民族感情,浸透在字里行间。

王冕还有些抒写隐居生活和个人情趣的诗,风格清新,语言淡雅,颇具美感。如:

荒苔丝篠路萦回,绕涧新栽百树梅。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

买山自得居山趣,处世浑无济世材。

昨夜月明天似洗,啸歌行上读书台。

——《梅花屋》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冉冉新霜上鬓毛,相逢何事论英豪?

山城雨重钟声短,海国风情剑气高。

且自草衣同牧竖,不须骢马列官曹。

古来勋业真堪笑,三士杀身争二桃。

——《秋夜偶成》其五

王冕既喜梅花,又画梅花。前首写梅花屋边的明媚景色和闲适情趣;中间一首以梅喻志;后首抒发对功名利禄的轻蔑心情。王冕的诗歌风骨刚健,兴致深远,在元末婉柔工丽的诗风里,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四库总目提要》云:“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祯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

杨维祯(1296—1370),字廉夫,有铁崖、东维子等称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他关心民生,颇有政绩。明太祖召其修书,留四月而还,晚年隐于松江。著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新元史》、《明史》均有传。

由于他文名甚高,吴越诸生多归之,在元末据诗坛领袖之位,时称其诗为“铁崖体”。他诗歌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民间疾苦的内容较少;咏史、写景、抒写个人性情的题材较多。他强调创作的个性特征,认为诗歌应该表现诗人的情性,反对因袭模拟,主张学古得神。他在《李仲虞诗序》中说:“诗者,人之情性也。人各有情性,则人各有诗也。得于师者,其得为吾自家之诗哉!”所以他标新立异,驰骋遐想,喜用奇辞,眩人耳目,受李贺影响深;赞扬者称之为“文中之雄”,贬责者谓之为“文妖”,各有偏颇。《四库总目提要》云:

元之季年,多效温庭筠体,柔媚旖旎,全类小词。维祯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根抵于青莲昌谷,纵横排奡,自辟町畦,其高者或突过古人,其下者亦多堕入魔趣。故文采照映一时,而弹射者亦复四起。……特其才务驰骋,意务新异,不免滋末流之弊,是其一短耳。去其甚则可,欲竟废之则究不可磨灭也。

这一评论是较公正切实的。他的诗确实也有不少优秀作品。如:

鹿头湖船报赧郎,船头不宿野鸳鸯。

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黄金成斗量。

——《西湖竹枝歌》

家住城西新妇矶,劝君休唱金缕衣。

琵琶元是韩朋木,弹得鸳鸯一处飞。

——《西湖竹枝歌》

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

采菱三五唱歌去,五马行春驻大堤。

——《吴下竹枝歌》

潮来潮退白洋沙,白洋女儿把锄耙。

苦海熬干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

——《海乡竹枝歌》

买妾千万金,许身不许心。使君闻有妇,夜夜白头吟。

——《买妾言》

这些用语通俗、情意真切,具有民歌风味的诗作,出自杨维祯之手,也确为一种标新立异。《归田诗话》说:“西湖竹枝词,杨廉夫为倡,和者甚众,皆咏湖山之胜,人物之美,而寓情于中,大率一律。”可见当时影响之大。

他还采用古题乐府,写了一些妇女题材的诗,如《雉朝飞》、《王烈妇诗》、《石妇操》等,表扬历史或传说中的烈女节妇。其风格古朴,语辞直白,近汉魏乐府之韵味。如《雉朝飞》:

雉朝飞,一雄挟一雌,雄死雌誓黄泥归。

卫女嫁齐子,未及夫与妻。

青缡绾素结,一死与之齐。

人言卫女荡且离,乌得冢中有雉飞?

琴声鼓之闻者悲。

杨维祯酷爱自然山水,长期居于西湖、太湖一带,游历江南名山大川,写了一些景物诗。如《寄卫叔刚》:

一月春光如酒浓,好怀每与故人同。

杏花城郭青旗雨,燕子楼台玉笛风。

锦帐将军烽火外,凤池仙客碧云中。

凭谁解释春风恨,只有江南盛小丛。

这类诗写得意境清丽明秀,语言优美。也有的诗,给人以奇异谲怪的美感。又如《庐山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袖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木,玉虹倒挂清泠渊。

将瀑布景观写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神奇的想像与眼前的实物相结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别有一番情味。

杨维祯的散文,不似其诗求奇求新,而是平易清顺,文辞畅达。他论学议事,品评人文,不拘俗套,自有门户。如《南漪堂记》,就“漪”而发高论,说明有本有源,方能成就其事。文中曰:

……予以为漪之所以为,盖有为之本者,其可不知乎!今夫水由地中行,源深则流长。其发岷峨,越崖谷,冲林莽,倾折回直,束之为峡,汇之为涡,激之为湍瀑,千变万态,不可踪迹。然后达于江河,以朝宗于海。有本者如是哉。苟为无本,沟浍之水,朝盈而夕涸,求一沤之微不可得,奚有千变万态,极观于涣之漪者也!……

论述具体生动,语言流畅。又如《骂虱赋》,将虱这种可恶的小虫,写得令人作呕,但这只是“小毒小臭”,而那些“奸法窃防,妨化圯政,剥人及肤,残人致命,阚若豺虎、甚枭獍”的贪官污吏,则是“大毒大臭”之大害虫。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辛辣地鄙薄和诅咒了这些害人虫,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战斗性,是当时不可多见的杰作。

元代后期的诗文作家,还有迺贤、辛文房、顾英、李孝先、黄溍、柳贯、倪瓒、汪元亨、吴莱、陶宗仪诸人,他们都各有所成。总的看来,元代的诗文成就不算高,作家们上宗唐人之风,对明清文学有一定的影响,其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