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文学史:高明与《琵琶记》

宋元文学史:高明与《琵琶记》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他还写了些表彰孝子节妇的诗文,通过宣扬儒家传统道德来纠正“恶化”的风俗、调和社会矛盾,这是高明的一种社会思想,也是他创作《琵琶记》的基础。《琵琶记》写的是书生蔡伯喈和赵五娘新婚两月,遵从父命进京赶考,得中状元,被皇帝赐官留在京师。

宋元文学史:高明与《琵琶记》

第二节 高明和《琵琶记》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又称东嘉先生。他的生年不详,卒于元顺帝至正19年(1359)。高明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长辈、兄弟皆能诗擅文。高明青年时期就以学识渊博著称,尤擅诗文词曲,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元统治者出于政治考虑,恢复了一度废止的科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想通过科举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于至正四年(1344)中乡试,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他为人正直耿介,为官清廉通达,深受治下百姓的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至正八年(1348),方国珍在浙东起义,高明被调往浙东参与镇压,后方国珍被朝廷“招抚”,高明也秩满告归。由于数忤权贵,目睹时政日非,高明晚年,退居于四明(宁波)栋社之沈氏楼,从此闭门谢客,以词曲自娱,专心于《琵琶记》等戏的创作。相传明初太祖朱元璋慕其名,遣使征召,他“佯狂不出”(《南词叙录》),不久病卒。高明是一个有着儒家正统思想的封建知识分子,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忧民伤世的思想。除《琵琶记》外,他还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已佚),诗文《柔克斋集》二十卷(大都散佚)。

从高明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对仕途险恶的认识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民间疾苦的了解和同情。另外,他还写了些表彰孝子节妇的诗文,通过宣扬儒家传统道德来纠正“恶化”的风俗、调和社会矛盾,这是高明的一种社会思想,也是他创作《琵琶记》的基础。在《琵琶记》的开场词中,作者批评一般的戏剧“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宣称“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表明他有意识地利用戏剧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在这种前提下,他也触及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早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有关赵贞女的故事改编而成的,早期南戏中就有《赵贞女蔡二郎》的名目,金院本有《蔡伯喈》,陆游诗中所提到有盲艺人演唱的鼓词《蔡中郎》。徐渭《南词叙录》记《赵贞女蔡二郎》“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称其为“戏文之首”,可以推测出的是,在《赵贞女蔡二郎》中,赵五娘是被歌颂同情的对象,而蔡伯喈则是被谴责的反面人物。

《琵琶记》写的是书生蔡伯喈和赵五娘新婚两月,遵从父命进京赶考,得中状元,被皇帝赐官留在京师。蔡念及年迈的父母和新婚妻子,请求辞官回家,无奈皇帝不准,并下诏强令他娶牛丞相的小姐;蔡身不由己,只好重婚牛府。而赵五娘在家中含辛茹苦,奉养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负担。饥荒年间,她把救济粮全部留给公婆,自己却背着公婆吃糠。公婆死了无钱安葬,她剪下头上青丝,沿街叫卖,无钱请人挖坟,她麻裙包土,自筑坟墓,安葬二老。然后描容上路,身背琵琶沿街乞讨,进京寻夫。蔡伯喈被强迫成婚后,写信去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使音讯不通。一日,他在书房弹琴寄托忧思,被牛小姐听见。牛小姐问出实情,告知父母,并说服父亲迎接伯喈的父亲、妻子来京。赵五娘来到京城,正遇弥陀寺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小姐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小姐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她。牛小姐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小姐,牛小姐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五娘、牛小姐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下诏,旌表蔡氏一门。

高明在《琵琶记》中,对蔡伯喈的形象和故事的结局进行了重大改造,把“马踏赵五娘,雷轰蔡伯喈”的结局改为大团圆的结局,把蔡伯喈塑造成一个“全忠全孝”的人物,从主题上说,这是一部劝忠劝孝之作,把蔡伯喈的负心归咎于客观环境,并把牛相父女写得宽宏大量,以至最后获得皆大欢喜的结局,其中有许多细节都显出漏洞,这是作者为宣扬封建道德,给作品带来的消极影响。

但总的看来,《琵琶记》还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社会上错综复杂的矛盾,通过赵五娘和蔡伯喈的家庭悲剧,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和上层统治者的专横,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将谴责的对象指向科举和封建统治阶层,蔡伯喈新婚不久就在父亲的严命下赴京考试,这正是当时社会风尚的反映:以追求功名作为孝顺父母的标尺,蔡公要儿子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也是出于这样一种世俗观念。但蔡公没有想到,这给全家带来的竟是一场灾难。高明在剧中借蔡伯喈之口抒发了这样的感慨:“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妻房”。剧中更抨击了封建统治者对读书人命运的摆布和对人性尊严的践踏,蔡伯喈高中状元,被皇帝授以官职,卖身朝廷,身不由己,并被告诫“毕竟事君事亲一般道,人生怎能得忠和孝?”皇帝不管蔡已婚的事实,强逼其入赘牛府,蔡虽然辞婚,但慑于皇帝和丞相的专横暴戾,有口难言。剧本对他给予了较多同情的成分,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挣扎与反抗,但重婚的事实,又反映了他的软弱、动摇,蔡伯喈这一形象,是充满矛盾的,也是丰满的。

而赵五娘则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贤孝妇形象,在她身上,流露出多种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她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不断做出自我牺牲,以柔弱的肩膀承担生活的重担。她那些十分感人的行动,体现了封建制度下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妇女舍己为人、恪尽孝道的可贵精神和善良勤奋的美好品质。正因为如此,赵五娘的形象才能长期活跃于舞台,流传至今。

《琵琶记》的难得之处,还在于它揭示出赵五娘的不幸。赵五娘的初愿,是“偕老夫妻,长侍奉暮年姑舅”,甘守清贫生活。但这位封建时代的小媳妇,无法把握自身的命运。像丈夫赴试这样的大事,她根本不能参与;她曾埋怨蔡公逼试,要拉伯喈去向蔡公劝说,但欲行又止,唯恐被责“不贤”,被说要将丈夫“迷恋”。伯喈被迫赴试后,照看公婆的责任全部落在她的身上,使她落到了不得不做孝贤媳妇的境地:“也不索气苦,也不索气苦,既受托了苹蘩,有甚推辞?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得名书青史,省了些闲凄楚!”礼教的熏陶,家庭的责任,使她不得不咬紧牙关,只能干脆以做个“孝妇”自解,“索性”两字,充分说明了她的无奈。然而,她的尽心尽力、自食糟糠的行为,如果公婆能够理解,犹可忍受;最不堪的是还要受到婆母的猜忌。蔡婆说:“亲的到底只是亲,亲生孩儿不留在家,今日着这媳妇供养你呵,前番骨自有些鲑菜,这几番只得些淡饭,教我怎的捱?更过几日,和惚也没有。”并对赵五娘诸多责备,甚至怀疑她独自在背地里偷吃过好食。面对内外交困的悲剧命运,赵五娘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徐文长评云:“吃糟吃糠不难,吃婆怨气更难。”(见《三先生合评本琵琶记》)因为礼法规定媳妇不得与婆母顶嘴,赵五娘纵然心中不平,“便埋冤杀了,也不敢分说”。她怨肠百结,只能对糟糠倾诉:

〔孝顺歌〕呕得我肚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嘎住。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俏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吃吐介)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贵与一贱,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白)丈夫,你便是米么?(唱)米在他方没寻处。(白)奴便是糠么?(唱)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不吃放碗介)(唱)

〔前腔〕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为怨鬼。公婆老年纪,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来相比,(白)这糠尚兀自有人吃,(唱)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

这撕肝裂肺的倾诉,道出了她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的痛苦处境和心理。这是朝廷“皇榜招贤”和公公逼试,将她与夫婿“簸扬作两处飞”;是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小媳妇的处境,使她“遭砻被舂杵”,“吃尽控持”。这两支曲子,把赵五娘的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琵琶记》里,作者歌颂了赵五娘的“有贞有烈”,守礼行孝,但以更多的笔墨,揭露了封建社会和伦理纲常给予女性的隐痛。这些也正是作者期待“知音君子另做眼儿看”的深刻内涵。

关于结局的处理,尽管作者竭力描写牛小姐的贤德、赵五娘的宽容和蔡伯喈的全忠全孝,但牛小姐温柔敦厚下的愁怨、赵五娘备受艰辛后的忧郁及蔡伯喈失去双亲的哀痛、陈留逢荒市的惨状,无不给全剧蒙上一层抹不掉的悲剧色彩,徐渭曾评价此剧:“《琵琶记》一书,纯是写怨:蔡母怨蔡公,蔡公怨儿子,赵氏怨夫婿,牛氏怨严亲,伯喈怨试、怨婚、怨及第,殆极乎怨之至也!”可见其悲剧涵怨之深。(www.xing528.com)

从结构上讲,《琵琶记》结构十分严整,分两条线索交替进行,一条线索是伯喈上京考试入赘牛府;一条是赵五娘在家奉养公婆苦苦挣扎。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饥寒交迫,两种境遇形成巨大反差和鲜明对比。作者既集中笔力写蔡伯喈在荣华富贵的罗网中辗转无奈,又酣畅地写赵五娘饥寒交迫,陷入绝境,比较广阔展示出生活画面。在情节安排上,让不同的生活场景对比衔接。前面写了蔡伯喈得中状元,杏园奉宴,志得意扬,后面接着写赵五娘典卖首饰,侍奉公婆;前面写了蔡伯喈洞房花烛,后面接着写赵五娘自食糟糠,公婆愧悔自己误责媳妇,一亡一病;前面写蔡伯喈中秋赏月,后面接着写赵五娘长街卖发、罗裙包土埋葬公婆后,背着琵琶上京寻夫。贫富悬殊的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观众加深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认识,在深切地同情赵五娘苦难的同时,体悟到封建伦理纲常的荼毒。另一方面,写蔡伯喈在锦衣玉食荣华的时候,时常忧心忡忡,既挂念穷困的家乡,又感受到宦海生涯的不易,“我穿着兹罗襕到拘索我不自在”,“手里拿着个战钦钦怕犯法的愁酒杯”。优裕闲适的环境与人物苦闷沉重的心态,也形成了鲜明的反衬。这些巧妙的安排,有助于加强整部戏的悲剧气氛,使人物性格呈现得更加鲜明。

语言的运用方面,《琵琶记》最突出的成就,是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在一般情况下,赵五娘语言本色;蔡伯喈词藻华丽。如五娘在描绘死去公公的像时所唱:

〔三仙桥〕一从他每死后,要相逢不能够,除非梦里,暂时略聚首。若要描,描不就。暗想像,教我未写先泪流。写,写不得他苦心头,描,描不出他饥证候,画,画不出他望孩儿的睁睁两眸。只画得他发飕飕,和那衣衫敝垢。休休,若画做好容颜,须不是赵五娘的姑舅。

〔前腔〕我待画你个庞儿带厚,你可又饥荒消瘦。我待画你个庞儿展舒,你自来长恁皱。若写出来,真是丑,那更我心忧,也做不出他欢容笑口。……只见两月稍优游,他其余都是愁。……我只记得他形衰貌朽。这画呵,便做他孩儿收,也认不得是当初父母。休休,纵认不得是蔡伯喈当初爹娘,须认得是赵五娘近日来的姑舅。

这明白如话的本色语言,抒发了五娘对公婆的诚挚爱心,十分真切感人。

又如蔡伯喈考中状元后,被赐官留京,他思念双亲和妻子,唱道:

〔高阳台〕梦远亲闱,愁深旅邸,那更音信辽绝。凄楚情怀,怕逢凄楚时节。重门半掩黄昏雨,奈寸肠此际千结。守寒窗,一点孤灯,照人明灭。

〔前腔〕当时轻散轻别。叹玉箫声杳,小楼明月。一段愁烦,翻成两下悲切。枕边万点思亲泪,伴漏声到晓方彻。锁愁眉,慵临青镜,顿添华发。

这文采焕然的清丽唱词,十分符合这位年轻才子的身份,具有鲜明的个性。

同时,作为戏剧,《琵琶记》的语言也富于动作性。不少唱词、对白能与角色动作结合,成为蕴味深厚的潜台词。例如“琴诉荷池”一出,写蔡伯喈弹错了曲调,牛氏不悦,两人有对白如下:

(生)……这弦中不弹。(贴)这弦怎地不中?(生)当原是旧弦,俺弹得惯。这是新弦,俺弹不惯。(贴)旧弦在那里?(生)旧弦撇了多时。(贴)为甚撇了?(生)便是新弦难撇。(介)我心里只想着那旧弦。(贴)你撇又撇不得,罢罢!

新弦、旧弦,暗示旧妇与新妇。这段对白中,话里有话,一石二鸟,细腻地传达出他们的性格以及在规定情景中的神态。让观众领略到戏中人物在同一场境中对立的心境,使作品的戏剧性得到加强。

由于《琵琶记》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相传在明初就得到明太祖的赏识,以之与《四书》、《五经》并提。后来的《五伦全备记》、《易鞋记》等作者都在第一出开宗明义,说:“若于伦理无关系,纵是新奇不足传。”这都表明他们是继承了高明的创作倾向的。与此相关联,《琵琶记》里部分情节,如以子女向父母祝寿开场,以一夫二妇和好团圆结局等,也为明初以来许多戏曲家所袭用。然而《琵琶记》中部分现实主义的描绘,以及排场、曲白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也为后来戏曲家所借鉴,起了有益的作用。自从《琵琶记》在民间流行之后,还先后出现题材类似而倾向不同的作品,如明代弋阳腔的《珍珠记》,清代花部的《赛琵琶》,有的惩办了窃威弄权的温太师,有的处斩了忘恩负义的陈驸马,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琵琶记》的思想影响。明代中叶以来,《琵琶记》还一直成为剧坛上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这也说明它内容的复杂和影响的深远。

《琵琶记》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典戏曲之一。早在19世纪,就先后有英文、法文、德文和拉丁文的选译和介绍,20世纪30年代,还进入百老汇演出,颇受观众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