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万里和范成大的精彩篇章

杨万里和范成大的精彩篇章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万里,字廷秀,江西吉水人。杨万里的诗大多以抒写自然景色、个人生活情趣为主,但也有部分诗篇是抒发爱国主义感情的。杨万里的大量诗歌是以诚斋“活法”来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情趣的。杨万里用这样的方法,写出了大量构思别致、生动活泼、想象丰富、幽默诙谐的诗篇,即所谓“诚斋体”。

杨万里和范成大的精彩篇章

第四节 杨万里范成大

南宋时期,人们把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南渡四大家”。其实,只有陆游堪与文学史上大诗人并列而无愧。

尤袤(1127—1194),字延之,自号遂初居士,无锡人,他的作品现在流传下来的,不仅数量很少,而且质量平平。较好的有《淮民谣》,揭露了贪官污吏借口团练备防而残害百姓的劣迹,他们使得百姓“流离复流离,忍冻复忍饥。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抚摩力不给,将奈此扰何!”另有几首写景诗也颇有情致,如《青山寺》:

峥嵘楼阁插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

荡漾烟波迷泽国,空濛云气认蓬莱。

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剥翠苔。

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江西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调永州零陵丞。当时谪居永州的抗战名将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师事之,因而自号“诚斋。”孝宗朝,历任吏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职。光宗时,曾任江东转运副使。晚年因与当权的宰相韩侂胄政见不和,家居十五年不出,忧愤而死。

杨万里把自己学诗的过程记录在《荆溪集自序》中: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戊戌(1178)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应,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

杨万里这篇自序作于淳熙丁未(1187),这时他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他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悟到一个道理,就是从师法前人,而走向师法自然的道路。由于他从大自然汲取诗材,摆脱模仿古人而走向自生胸臆,悟到了“点铁成金未是灵”,而主张“信手自孤高”,“不琢自成文”,他在《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中说:“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因而形成了形象新颖、语言平易、风格明快、幽默诙谐的“诚斋体”。他留下了《江湖集》、《荆溪集》等九个集子共四千多首诗。

杨万里的诗大多以抒写自然景色、个人生活情趣为主,但也有部分诗篇是抒发爱国主义感情的。这方面的代表作,应推他奉命到淮河迎接金使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其第一首: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这首诗直指南宋朝廷把淮河以北全部割让给金人的事。唐宋时期,诗人们曾把山西的桑乾河看作中国的北塞,北宋时期,苏辙出使回国,离开辽境,还有“胡人送客不忍去”、“年年相送桑乾上”的诗句。可是,现在离开洪泽湖,进入了中原心腹之地的淮河就已到了南宋北部边境。怪不得诗人感到“意不佳”,而抒发“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的无限感慨了。如果说这首诗还只是一般的抒发兴亡之感的话,那么第二首诗则道出了国土日削的原因。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他指出南宋初期出现了刘光世岳飞、张俊(初期的抗战将领,后附和秦桧)、韩世忠这些名将。现在,也有赵鼎、张浚这样忠心耿耿的贤相。他们完全有力量收复失地,可是“长淮咫尺分南北”,这人为的界线依然如故,那么究竟谁应对这样的形势负责呢?他把批评的笔锋暗指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也包括“以无能之人,负大逆之名,始望其为人君,后竟不能为人子”的昏君——宋光宗赵惇。由于他不敢明明白白地怨君犯上,只能含着悲愤说出:“泪湿秋风欲怨谁?”

《初入淮河》前两首是因国势日削而发抒悲愤,后两者则道出了北方人民渴望收复故土的心声。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各自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说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南宋疆界以淮河为限强分南北,是无能的表现,是屈辱的表现。而被割让的北地人民所遭受的民族压迫,其深沉痛苦更是无可言喻。他们只能羡慕鸿雁、鸥鹭不受人为疆界拘束的自由。此诗表现了人们要求“还我河山”的希望,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在杨万里的诗歌中,虽然有上述那样感时念乱的作品,但总的说来,分量不够,深度也不够。他关心现实的作品主要是那些满怀同情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诗: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这里描写水田遇旱灾,旱田遇冻灾,农民早已料到要忍饥挨饿度过残岁。诗人把“度日如年”的窘迫情境写得淋漓尽致。而最后一句“更堪岁里闰添长”,说不幸遇到闰年,比平常年头日子更长,农民生活更是难熬,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十分深切。另一首《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它把全家动员、紧张繁忙的插秧气氛表现得十分生动。尤其是“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说明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更写出农民劳动的辛苦。这样生动的诗歌,只能出自熟悉农民生活、同情农民的诗人的手笔。

杨万里的大量诗歌是以诚斋“活法”来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情趣的。什么是“活法”?“除了包括新、奇、活、快、风趣、幽默几层意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见近人周汝昌《杨万里评传》)。杨万里用这样的方法,写出了大量构思别致、生动活泼、想象丰富、幽默诙谐的诗篇,即所谓“诚斋体”。杨万里的诗,善于选择日常生活中一些富于诗意而往往为人忽略的细节,以富有风趣而又通俗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在古典诗歌中,确实是比较突出的。例如《檄风伯》就鲜明地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

峭壁牙牙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溯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丰富的想象使这首诗带上诙谐的色彩:风吹浪吼,小船难行,境况险恶;忽然口气一转,向风伯敬酒,请他息怒;看到了柳荻因风吹而摇摆的姿态,又把它当成风伯摇头摆手的拒绝。这是多么自然有趣的联想,语言也是自然、生动、流畅,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又如《八月十三日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掛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又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又如《水中山花影》:

闭轿那知山色浓,山花影落水田中。

水中细数千红紫,点对山花一一同。

这类写景小诗,趣味盎然,构想新奇,平常景物在他的笔下都成了活泼可爱的诗境。此外,还有《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通俗明白,富于风趣。又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竹枝词》)更是以俚语为诗的民歌体。

总之,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在艺术方面是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的。他以丰富新颖的想象,使自己的诗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他大胆吸收口语入诗,则与当时江西派诗造语生涩隐晦的作风迥异其趣。他的诗显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因其独具一格,故前人称其诗为“诚斋体”。当然,杨万里的诗也存在题材不广,意境不深,概括性不强,以及草率庸俗等缺点。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人。他的父亲范雩是宣和六年进士,官至秘书郎。但他在十四、五岁时,父母就死去了。少年家境贫寒。父母死后,他十年不出,取唐人“只在此山中”词句,自号“此山居士”,以示无意科举。后因父亲同年王葆的劝告,方习举业。二十九岁时(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第,被任命为徽州司户参军。后因得到州官洪适的帮助,得入京(杭州)任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宋孝宗(赵眘)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奉命使金,不辱使命,迁官中书舍人。旋因直言进谏,从1172年开始被派外任,先后流转于静江(桂林)、成都、明州(宁波)、建康(南京)作地方行政长官。并曾在孝宗淳熙五年(1178),做过两个月的参知政事。晚年归隐石湖,自号石湖居士。绍熙四年(1193)九月初五日,病卒于家。

范成大也是一个受“江西派”影响的诗人。这使得他的一部分诗用事用典颇多、词语生硬。但是他后来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广泛接触和创作实践,逐渐摆脱了江西诗派的影响。他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的新乐府传统,并且吸取了唐人和北宋七绝的一些优点,形成了“清新妩媚”的独特风格。

范成大共有诗一千九百多篇,其中有两组诗最为世人传颂:一是他使金时写的七十二首绝句,一是归隐后所作田园杂兴六十首。

孝宗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官衔,充祈请国信使赴金,他不辱使命,在那些一贯奴颜婢膝、摇尾乞怜的宋使之外树立了另一种形象。他还把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卷使金绝句。这一组诗按内容可分为下列几类:

第一类是亲历故国失地,抒发兴亡之感。如《宜春苑》: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昔日东御园,而今只剩下颓垣荒草,成了野兽出入之地,他怎能不有感慨。另如《相国寺》:

倾檐缺吻护奎文,金碧浮图暗古尘。

闻说今朝恰开寺,羊裘狼帽趁时新。

诗人在题下写道:“寺榜犹祐陵(指徽宗)御书,寺中杂货皆胡俗所需而已。”如此景象怎能不引起诗人物是人非之感。(www.xing528.com)

第二类属于借古慨今之作。如《双庙》:

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祲。

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他在张巡、许远庙前,对于二将合力守睢阳抗拒安禄山的英迹表示无限的倾慕,同时发出“谁遣神州陆地沉”的疑问,批评朝廷投降卖国政策。同类的作品还有《雷万春墓》等。

第三类写沦陷区人民的痛苦和盼望恢复的心情。如《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又如《翠楼》:

连衽成帷迓汉官,翠楼沽酒满城欢。

白头翁媪相扶拜:垂老从今几度看!

沦陷区人民对南来使者的深情,对恢复失地的渴望尽现纸上,激起人们的无限同情。

第四类描写金人统治的野蛮残酷。如《清远店》:

女僮流汗逐毡,云在淮乡有父兄。

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诗中所写的女僮自云在淮乡有父兄,显系金人掳去贩卖为奴的。而流落他乡之后,主人在她逃跑被捕之后,又于面颊上刺字。据金国“法律”,奴婢可以“杀之不禁”,任意处死。这女僮虽幸免于死,但已是永远难以获得自由的了。诗人在诗中愤怒谴责了这种野蛮行为。

第五类则是诗人表现自己的报国决心。如《会同馆》: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此诗写于范成大抵达金首都之次日,当他留宿燕山客馆听说金人可能拘留他时,在诗里表示决心以身报国,而将生死置之度外。这和他在《蔺相如墓》一诗中所写“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表示自己以国事为重,决心不辱使命是一致的。

范成大的使金绝句,几乎是以日记方式写的。每经一地,每遇一事,都有诗作记。他把沦陷区的风俗、人情、生活、古迹一一融入诗篇,既是宝贵的历史文献,又是北地人民痛苦生活的记录。七十二首绝句首首都表现出诗人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因此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这组诗达到了七绝诗的“至高之境”。

除使金绝句外,范成大前期还写有一些描写农民生活题材的诗。由于“少孤为客早”,他对于农民的生活是比较熟悉的。当时,南宋统治者妥协求和,每年必须向金国缴纳大量“岁贡”、“岁币”,这一沉重负担大部分都被转嫁到农民身上。广大农民所受的剥削极为惨重。范成大作为一个关心人民生活的诗人,曾效法唐代王建等诗人,以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写出了《乐神曲》、《缫丝行》、《田家留客行》、《催租行》等。其中尤以《催租行》和《后催租行》最为深刻: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

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

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不堪供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这两首诗,把南宋时期官贪民穷、农村凋敝的景象写得入木三分。第一首《催租行》,不是写缴租之前,而是写缴租之后。农民已经输尽一切,里正却借故来索要酒钱。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农民只好把储在“扑满”里的散钱,送给他做“草鞋费”。这里不明写缴租,而写大小官吏对农民层层压榨之花样繁多。“手诗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活脱脱地写出了里正的无耻嘴脸。“不堪供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虽写得十分轻松,但使人感到农民畏势周旋,其中杂有多少眼泪。第二首《后催租行》是直接写催租的。农民遭到水灾,田地荒芜,已无以为炊,更无力缴租,他只有典衣卖女。去年卖了长女,今年二女“亦复驱将换升斗”。最后一句“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则是“衣尽”人亦“尽”了。在这首诗里,农民的痛苦,官府的贪婪,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字字都用血泪铸成。催租是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进行剥削最直接的形式,多少农民为了缴租而弄得家破人亡。古代文学作品对此有过不少描写,但像范成大写得这样深刻,这样简练,这样动人的还不多见。

范成大在晚年退居石湖时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他在这组诗的小引中说:“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归隐,野外即事,辄书一绝。”其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写农村风景和生活场景。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筍过墙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这些诗写景色、写风俗都十分细致,生动有趣。二是写农事的艰辛和欢乐。如: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紧张、热烈的节奏融为一体。而“一夜连枷响到明”,又说明辛苦亦在其中。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里描写男耕女织,各有所事。即使是小孩,也在预习农事,诗歌赞颂了农民的勤劳质朴。三是反映农民的艰难困苦。如: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

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

诗中写农民无论在哪里求生,都躲不开沉重的租税负担,表现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宋代少有的优秀作品,因而使他获得“田园诗人”的称号。这些诗从多方面细致、深刻、集中地反映了农村的自然景象、社会面貌,尤其是生动地再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和他们或喜或忧或怒或怨的生活感受。他对田园诗的写作有新的贡献。一是在素以表现恬静、闲适气氛为正宗的田园诗中,写农民劳作之苦,写农民生计的艰难,大大扩大、加深了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二是能以素朴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把上述内容表现得真切动人,大大丰富、提高了田园诗的表现技巧,以至明人称他表现农家生活之细微“虽老于犁锄者或不能及”。三是他把自己与农家融为一体,而不是旁观者的记叙和描摹,因而其诗真切感人,如农人自叙其事,自抒其情。

范成大兼善众文体,其词也写得颇有情致。他的得意之作如《南柯子》: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写离愁难寄之情,委婉清凄,似直而曲,接近晏几道、秦观之风。

范成大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前人曾有许多评论。杨万里《石湖先生大资参政范公文集序》云:“非文之难,兼之者难也。至于公,训诰具西汉之尔雅,赋篇有杜牧之深刻,骚词得楚人之幽婉,序山水则柳子厚,传任侠则太史迁、至于大篇决流,短章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此评颇有过誉之辞,但基本上还是指出了范诗的艺术特点和成就;也正因其师法多人,兼善众长,而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甚突出,所以翁方纲《石洲诗话》说他“未为高格”。他的诗在当时就有盛名,“故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已更传诵,被之乐府弦歌,或题写素屏团扇,更相赠遗”(见陆游《范待制诗集序》)。后世亦有诗家推崇他,如方回《至节前一日六首》云:“较似后山更平淡,一生爱诵石湖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