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键词批评
如果把文学活动比喻为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的话,那些在某一时期的文学现象、文学批评或文学思潮中起到过核心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批评术语,就是这个网络上的经纬线脉相交处的“网结”。这些“网结”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学批评重点审视的对象,并由此形成了“关键词批评”。关键词批评这一文学批评类型,发轫于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其最基本的批评理路和批评特色就是甄别、遴选核心术语,以这些在某一时间段内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为考察重心,从历时和共时层面对其进行考察梳理,呈现出问题的起源、发展与流变,揭示出词语背后的思想与人文踪迹。
所谓关键词批评,是以关键词钩沉为写作模式,以历史语义学为写作方法,对文化与社会研究的基本术语进行带政治立场的历史考察,形成了集辞典性、文论性、资料性为一身的批评体例。关键词批评并非像其表面形态那样,是一个个孤立的术语并置串联而成的,而是以这些关键词为“结点”勾连了相关层面的问题,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辐射作用,提纲挈领地勾勒了所涉及批评对象的整体状貌,在以散点透视的形式从微观上解剖批评对象的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总揽全局的俯瞰式批评。
关键词批评在20世纪后期起较为流行,至今方兴未艾。西方学界在20世纪后期对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中的关键词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运用于文化、文论和文学等领域,代表人物和论著主要有雷蒙·威廉斯所著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合著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丹尼·卡瓦拉罗所著的《文化理论关键词》。而在中国,代表人物和论著有赵一凡等主编的《西方文论关键词》,汪民安主编的《文化研究关键词》,王晓路编著的《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柯思仁、陈乐合著的《文学研究关键词:概念、理论与中文文本解读》,廖炳惠编著的《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洪子诚、孟繁华主编的《当代文学关键词》,陈思和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南帆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管怀国所著的《迟子建艺术世界中的关键词》等。此外,有出版社还酝酿推出了《文化研究关键词》、《文学关键词》、《语言学关键词》、《历史学关键词》、《哲学关键词》、《伦理学关键词》、《美学关键词》、《逻辑学关键词》、《宗教学关键词》、《教育学关键词》、《心理学关键词》、《社会学关键词》、《人类学关键词》、《人类学关键词》、《传播学关键词》、《政治学关键词》、《经济学关键词》、《艺术学关键词》等涵盖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套大型“人文社会科学关键词”系列丛书。
1.纵横交织的“网结式”批评理念
关键词批评源于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的创造性想法。他于1976年出版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开创了把关键词作为进行社会和文化研究的有效路径的别开生面的研究方法。我们应该看到,词语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仅限于其词典意义,它在使用中会发生裂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现实身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那里会表现出不同理解和意义差异。词语意义的演变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反映了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的变迁合力作用的结果。威廉斯的关键词批评另辟蹊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学观照维度。关键词批评通过探询词语意义的变化过程,从语言角度深入社会、政治、文化、思想及其历史演进的过程,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意义的差异、矛盾、断裂和张力。
采用关键词批评方式的批评家,虽然在比较与鉴别各种观点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却并不试图给出一个最后的结论。这种充满学术张力的研究方式与思维方式表明,他们大多认识到这些概念的意义与鲜活的理论活动和阐释实践不可分割,因而他们的阐释并非要提供一个有关这些关键词界定的“标准答案”,而是看到了关键词的开放性与流变性,重视的是这批概念的缘起、生成语境、基本理论内涵及其在批评实践中的发展、异变等。
以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罗伊尔合著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为例,此书选择的32个关键词,既包括了文本与世界、人物、悲剧等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理论问题的关键词,又涉及了自我认同、战争、怪异、述行语言、变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近年文艺批评中心涌现的关键词,批评视角独到、理论视野开阔,提供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观照维度,对许多问题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美国批评家赛义德所倡导的“复调式的阅读”和“多元对话的复调效果”,即“在对文学问题的多元探讨和文学文本的多种解读中呈现文学理解得多种可能路径,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看待和理解文学的方式”。在具体操作环节,他们注重理论研究与文本范例分析的结合,因而“在对文学问题的多元探讨和文学文本的多种解读中呈现了文学理论的多种可能途径”(78)。
在第2章“读者与阅读”中,他们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那首著名的十四行诗《奥西曼德斯》为范例进行文本分析,通过文学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中涌现的新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解构主义批评等流派对该诗解读的分歧,说明“《奥西曼德斯》赋予读者和阅读的,也像它所牵连的事物一样多”,可见文学的阅读与被阅读的关系“令人惊奇地纠缠不清:不仅是我们在读诗歌,而且诗歌也读我们”。(79)正是本着这种开放的文学批评理念,作者对我们熟悉的经典文学作品和通行的解读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阐发。如在第24章探讨“种族差异”时,作者在解读通常被视为描写妇女解放问题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时,注意到赛义德所说的“勘察文本所叙述的以及作者所忽略的方面”(80),提出《简·爱》除了性别问题,也提出了种族差异问题,“对种族问题的表征可以说建构了一种文本无意识:就像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理论中受压抑的部分,它们总是以伪装的形式不断地重现”(81)。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通过对一些对话和细节的深入解读,令人信服地分析了《简·爱》中把简·爱和罗彻斯特的妻子(从西印度群岛来的土著女性、被囚禁的贝莎·梅森)相对立以显示白人的种族优越性,又颇具反讽意味。让简·爱通过继承了买卖奴隶所获得的一笔财富的方式摆脱了“做家庭教师的奴隶”身份而获得了经济以及由此而得到的社会的独立和自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还注意到这部小说通过锁链和囚禁的隐喻多次提到蓄奴制,如罗彻斯特以调情的口吻对简·爱说:“有朝一日牢牢抓住了你,我就会——打个比方——把你像这样拴在一根链条上(摸了摸他的表链),紧紧捆住不放。”(82)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指出,这个“打比方”的说法表明了小说在文本的字面或比喻意义中存在着一种性别和种族关系的深层结构,并隐含了对蓄奴制地位的焦虑(83)。
关键词批评所触及的那些关键性术语,都是相关批评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范畴,大多为学科发展史上产生重要作用、蕴含着巨大理论能量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关涉重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对于科学认识研究对象甚至一个学科的深入发展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洪子诚、孟繁华在《期许与限度——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的几点说明》中谈到关键词之于当代文学学科的重要性时所说的那样,当代文学应该有“社会主义文学”、“两结合创作方法”、“集体创作”、“手抄本”、“鲜花”、“毒草”、“阴谋文艺”等属于它自身的基本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体现了当代文学的性质,联系着当代文学的特殊问题(84)。不仅在当代文学学科,在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以及其他学科领域,也都存在着这样一批身系学科魂灵命脉的核心语汇。这些关键性概念,通常在相关学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石作用,许多重要命题和争论往往围绕这些概念展开,对这些概念的关注和阐释,关系着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趋势。南帆谈到“关键性概念”的标准时,认为这些概念在特定文化网络之中占据“核心位置”,而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隐含了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信息的关键概念,并使之成为复杂的历史脉络的聚合之处,因此,阐释这些概念也就是从某一方面阐释一个时代。他本人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就力图阐释一批活跃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关键性概念。(85)
关键性的词语在批评实践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并切实有效地推进了批评的进程;但另一方面,学术界往往在对这些核心范畴的理解和使用当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混杂性。这种混杂性在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界表现得分外明显:有些表现为忽略对其产生语境及特定含义的细致考辨而望文生义,甚至导致由于缺乏必要的辨析而误用和滥用的现象;有些概念在提出之时就缺乏科学的界说,在使用中更是各执一词,需要对它们与学科构造之间的生成、互动等复杂关系进行审慎的甄别;有些关键术语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内涵、外延发生了变异,有其自身演进的过程,需要对之进行重新厘清和界定,而不是采取彻底抛弃或继续沿用的简单轻慢姿态;也有些是囫囵吞枣式地搬用、挪移异邦话语,对这些包含异质性的外来批评话语未及充分辨识、咀嚼、消化和吸收,就仓促应用于批评实践,而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滑行的批评,未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本土问题。
总之,由于学术界术语使用中存在上述种种复杂现象,词语本身也具有变异性和多样性,因而对关键词进行认真的滤汰与梳理和必要的反思与甄别就显得十分必要。譬如,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现状的认识和评价中频现的“失语”一词,就是个大家都在使用,却多义杂陈,甚至存在意义抵牾的词语。一方面,众多批评家高举批判旗帜,痛陈文学批评的失语与乏力;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批评家质疑这种“失语”说,认为这种观点漠视了批评家的努力和批评实绩,是夸大其词和危言耸听。黄浩在《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发表的《文学失语症》一文,首先在当代文论领域使用“失语”一词。此后,“失语”这个原指语言的功能性障碍的词语,便频频见于文学批评的话语场,并大致形成了三类涵指:一是黄浩、陈晓明等人用以批评与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的“语言革命”;二是王安忆、韩少功等人指出的在以北方语为书面阅读语的情况下,南方方言区的一种语言表达的困境和障碍;三是曹顺庆等人用以批评与反思当代文论中遗弃传统话语而大量借用西方理论的西化倾向。(86)孟繁华则指出,所谓失语,并不是知识分子真的丧失了他们学术表达的话语能力,重要的是,他们丧失了对自己生存方式和价值的自我解释能力。(87)南帆也摆脱了在中西二元对立的前提下言说“失语”的窠臼,认为文论的失语与否要看它是否具有阐释现实的能力,是否形成“自洽的阐释系统”。(88)
白烨在《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发表的《想象力·大众化·文化批评——2003年理论批评一瞥》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因种种原因面临诸多困境,表现出分散、滞后与失语等不景气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在新时期曾经拥有的辉煌与地位,进入21世纪后,这一基本状况一直未有根本改变。在一些批评家就当代文学批评的失语提出批评的同时,也有批评家对“失语说”进行了批评。夏中义在《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6期撰文《假说与失语》批评“失语”的滥用。吴义勤也提出,文艺界忽视一大批青年批评家的成长,一再以“失语”、“缺席”来指责文学批评是有失偏颇的。(89)戴锦华则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流行一时的“失语”观,指出,“90年代初年的中国文化跌入了一份苍白的窒息与失语之中”,“一种深刻的挫败与无力感弥散在这份社会文化的沉寂之间”,“一个颇为怪诞的情形是,对于90年代的中国文化界说来说,失语却并非无言。整个90年代,所谓‘文化失语’的命题被不断地提出并讨论。但事实上,一种躁动的、有如精神病患者的谵妄式的语词涌流,是90年代文化‘失语’症的主要表征”。(90)从上述论断可见,面对“失语”这样一个我们熟悉的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批评家的界说和使用就有着很大的分歧。因此,我们在使用这类批评术语时应正本清源,厘清其概念的指涉对象及在使用中呈现的扩延和异变。
关键词批评看上去系统性不强,其实,这些如珠玑般散落着的一个个关键词同样也自成系统,其背后潜藏了相应的理论脉络,构成了纵横交织的“网结式”批评。这些关键性词语之间本身具有关联性,不是一颗颗孤立地散发炫目光芒的星星,而如威廉斯在进行关键词研究时所强调的,特定词汇与另一些词汇构成了一个“星座”,进而彰显出该词汇的复杂意义。而批评家对关键词的遴选和阐述也同样不是随意性的行为,无论是从浩若繁星的批评词语中筛选出所谓的“关键性”词语,还是关于不同批评流派、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语境对同一个或相近词语使用上的或显著或微妙的差异甚或对立进行辨析和考察,都体现了批评主体自己的批评立足点、批评理念、批评视阈和批评敏感度。
2.辞书性与文论性兼具的批评体例
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语社会词汇》对130多个社会文化基本词语的解说,虽然有些简略,但作者以对这些关键词演变的敏锐洞察以及这一独特体例的构思,开启了关键词批评研究的文本先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不少出版公司相继出版了《文学研究批评术语》(1990)、《约翰斯·霍普金斯文学与批评指南》(1994)等文学、语言、文化理论方面的关键词研究成果,也推出了《哥伦比亚现代文学语文化批评词典》(1995)、《文化与批评理论词典》(1997)、《当代文学理论术语》(2000)等工具书和词典性质的关键词研究成果。有些还以“一词一书”、“一人一书”的方式,推出了一批专著类的关键词研究或批评家研究丛书,深入考察这些在相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的词语或批评家。如劳特里奇出版公司出版的“批评新成语”系列丛书,就包括了《自传》、《阶级》、《殖民与后殖民主义》、《话语》、《历史主义》、《人文主义》、《意识形态》、《互文性》、《现代主义》、《神话》、《叙事》等30余种;20世纪90年代起,又陆续推出了包括《萨义德》、《法农》、《保罗·德曼》等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在内的“批评思想家系列”。(91)
在关键词批评方面,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罗伊尔合著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在体例编排上颇有创意。该书总共分32章,以文学活动中的32个关键词结构全书,以“开端”这一章开始,以“结局”这一章结束,看上去形成了秩序或序列井然,各词条其实是相互独立的,可以从其中任何一章开始阅读,像作者所言“从‘结局’这一部分阅读,也会是一个不坏的开始”,合起来又共同构成了文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和大致风貌。(92)该书提供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范式。在论述每一个核心范畴时,力图呈现问题的起源、发展与流变,揭示该问题的生成语境和变形图景,具有较强的历史感,每一章的最后都以进一步阅读的若干提示总括该部分。
中国关键词批评的体例受西方关键词批评的影响较大,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如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的《西方文论关键词》以20世纪发展起来的西方批评理论和文化理论为研究对象,以独立论文的形式汇聚成书。该书用一词一文的形式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批评理论当中的关键用语和时新词汇予以明确阐释,共收录论文83篇,均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说和背景介绍,对每一概念的发展衍变过程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辨析,力求在外国理论与评论基础上提出我国学者的自家见解;在文末提供了相关中外文参考书目,以利读者进一步查阅或跟踪研究。此书在明确所选术语与概念的源流、内容、特点和演变,凸显中外学者及其观念之间彼此交流对话的学术效应的同时,反映西方文论在中国的接收、发展、变异及其独立品格,在外国理论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学者的自家见解。(93)此外,相对而言,中国关键词批评的“编选”、“编著”的色彩更为浓重些。不少此类著作都具有少数批评家策划,多数人参与编撰,各写一个或数个词条的运作共性。而且,这些关键词批评往往存在先在相关刊物上设立关键词词条专栏,1~2年后再将这些论文集结成书的相似批评路数。如洪子诚、孟繁华主编的《当代文学关键词》就建基于广西出版的文学理论批评刊物《南方文坛》自1999年第1期起开设的专栏,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的《西方文论关键词》也是在《外国文学》2002年1月起开设专栏的基础上完成的。
总体观之,关键词批评的论著收入的词条数目虽然多寡不一(一般二三十条,也有的少至5条,如陈思和所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有的则多至两百条,如廖炳惠编著的《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但在批评体例上都体现了辞书性和文论性二者的结合,并表现出理论性和个案研究兼顾的特点,在对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的多元探讨和文学文本的多维解读中呈现了文学理论行进的多条路径。不过,在不同的批评论著中,这两种特性的比重各有差异。有的辞书性更强一些,如廖炳惠编著的《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和周宪编著的《文化研究关键词》。前者将收入的200个词分别按字母的顺序予以精简定义,除对某些词语的解说篇幅略长之外,篇幅都浓缩在千字之内;后者收入43个词条,每个词条分为“关键视窗”(以三五百字对所涉关键词语进行简单勾勒,可视为“引子”)、“关键视点”(罗列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和用法)和“关键著作”(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重要著述索引)三部分。有的文论性更强一些,如陈思和所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选择了“战争文化心理”、“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共名与无名”、“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五个极富创见的文学史研究关键性术语,各选录两篇论文,一篇是对这些关键词的阐述,一篇是相关的当代文学个案研究,把文学史理论研究的学术性论文与当代文学批评结合在一起,“以理论研究来推动文学批评,以批评实践来检验理论探索”(94),体现了理论见解与批评实践的有机结合。
这些关键词批评的作者大多否认意在编撰关于关键词的词典。威廉斯就反复强调他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并非一本词典,“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寻的记录;这类词汇包括了英文里对习俗制度广为讨论的一些语汇及意义——这种习俗、制度,现在我们通常将其归入为文化与社会”(95)。可见,威廉斯只是借鉴辞书编撰的外壳,重心却在解析文化与社会。洪子诚、孟繁华谈到《当代文学关键词》的编撰初衷时也表示,“主要不在于编写一本有关当代文学主要语词的词典,以期规范使用者在运用这些概念时的差异和分歧,进而寻求通往概念确切性的道路”,主要目的是“质疑对这些概念的‘本质’的理解,不把它们看做‘自明’的实体,从看起来‘平滑’、‘统一’的语词中,发现裂缝和矛盾,暴露它们的‘构造’的性质,指出这些概念的形成和变异,与当代文学形态的确立和演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从对象内部,在内在逻辑上把握它们,来实现对‘当代文学’的反思和清理”(96)。不论编著者的初衷如何,关键词批评在批评体例和文本构造上显然受到词典等工具书编撰的启发和影响,具有较强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事实上关键词批评的论著已经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经典工具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键词批评在借鉴辞书编撰理念和体例时,又突破了辞书以话语权威的姿态为词条进行“一锤定音”式的界说,而是体现了一定的“反辞书”性。一方面,关键词批评有很强的积聚性,集中论述了某一领域的主要批评术语;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学科自身的特性,很多概念在鲜活的批评实践中仍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当中,关键词批评又表现出极富弹性的批评思维。陈思和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中坦言,他所论的五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意义是他在文学史研究的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丰富的,到现在也还在尝试中,所以本来也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97)。关键词批评大多既可以用作工具性理论辞书,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辞书,而是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鲜明的文论性。
关键词批评自成系统的批评体例,彰显了其开放的批评理念,正如有研究者对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所评价的那样,它“不是一本辞典,也不是一份简单的词汇表,而是一种历史的语义学,作者关注的是这些词义的历史和复杂变化。……威廉斯想要强调的是,词义的变异和变化不是一个自发的自然过程,往往是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果,语言的社会运用乃是‘各种转换、利益和控制关系表演的舞台’,词语是各种社会力量交往互动的产物,不同倾向的社会声音在这里冲突的交流。因此,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词汇的意义及其用法的变化,我们就能能够很好地把握变化背后的隐含动机和意义形态意图,发现社会里的权力所在和分配机制,进而找到抵抗力的源泉”(98)。威廉斯强调关键词的指涉是在日常生活关系中呈现出变异性和多样性,但对这种变异性和多样性的研究本身也是多样的。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说他们“试图避免对各种主义作简单化的概括”,并“通过对特定文学文本的阅读,我们将这些概念运用于文学实践”,研究重心是关于文学作品本身何以有力量,它的复杂性以及让我们惊奇的原因。他们称撰写《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的目标是“解释文学,从文学中得到娱乐,激发对文学的好奇心,对文学的通常理解进行质疑”(99)。
在某种程度上讲,关键词的流变就是一个社会、时代或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前沿的浓缩。不过,现今的学术界也存在热衷于发明新概念和新名词的浮躁批评倾向。这也暴露出了批评主体问题意识的匮乏和批判精神的失落,一些文学批评正在冷漠地游离于文学实践,似乎在作秀与喧哗中凌空高蹈,越来越成为圈中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自娱自乐。只有那些真正能够有力解释文学现象和解决文学关键问题的理论创见和批评术语才能在批评实践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受住考验;也只有在鲜活的批评实践中张扬批判精神、强化问题意识,才能保存文学批评的生机与活力。
从庞杂的文学批评脉流中,我们集中选择介绍了感悟式批评、主题式批评、技术式批评、透视法批评和关键词批评。这些批评方法有的如古柏劲松历史悠久,有的如初蕾新枝崭露头角,却都在文学批评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已经、正在并还将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批评家和经典的批评文本形态的阐释,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无论哪种批评类型,都既有自己鲜明的文本形态特征和突出理论贡献,又存在各自的局限和弊端,并突显了学科资源、学科发展、学科框架等文学批评自身建设的瓶颈问题。
即便如此,这些批评理念和批评类型的开拓者,都以其深刻独到的理论思考和充满生机的批评实践,冲击着传统批评理念和批评话语,显示了强劲的穿透力。迅疾发展和多元交融的时代背景,使当代文学批评越来越日益明显地置身于全球化、技术化和市场化合力打造的宏观境遇中,也映现出繁杂斑驳的文艺镜像,而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仍是人们预设的理想运行状态。正因如此,我们企望在新时代语境下,文学批评能有更多更富生机的理论新见。
【思考题】
1.弗·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用“语义方阵”对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鸲鹆》进行了分析,有研究者认为其分析是对格雷马斯相关理论的误用。对此,你有何看法?
2.韦勒克透视法批评和结构主义的技术式批评都注重文学作品的整体性,请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比较。
3.关键词批评是晚近新兴的批评方法,与其他批评方法相比较,你认为它的最大理论贡献是什么?
【注释】
(1)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序》,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页。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3)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页。
(4)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5)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6)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7)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9页。
(8)参见陈果安:《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9)陈果安:《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10)[美]艾布拉姆斯:《简明外国文学词典》,曾忠禄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11)转引自[美]琉威松:《近世文学批评》,傅东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5页。
(12)转引自[美]雷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杨自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13)[美]琉威松:《近世文学批评》,傅东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5页。
(14)[美]琉威松:《近世文学批评》,傅东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41页。
(15)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187页。
(16)转引自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
(17)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18)张大明:《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5页。
(19)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185页。
(20)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
(21)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22)张大明:《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4页。
(2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24)参见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25)张大明:《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5页。
(26)张大明:《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7页。
(27)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28)[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75页。
(29)参见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61页。
(30)[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满涛译,上海:时代出版社1953年版,第339页。
(31)茅盾:《茅盾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32)茅盾:《茅盾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33)参见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1页。
(34)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3页。
(35)参见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4页。(www.xing528.com)
(36)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8页。
(37)[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95页。
(38)茅盾:《茅盾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97页。
(39)茅盾:《茅盾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97页。
(40)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9~205页。
(41)茅盾:《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
(42)参见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0页。
(43)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44)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45)参见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0~498页。
(46)参见[美]古尔灵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姚锦清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6、457、333、448页。
(47)[美]古尔灵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姚锦清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271页。
(48)参见[美]古尔灵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姚锦清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279页。
(49)参见[美]古尔灵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姚锦清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17~319页。
(50)参见[美]罗伯特·肖尔斯:《结构主义与文学》,孙秋秋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95页。
(51)参见[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231页。
(52)参见[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53)[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原理》,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54)[法]罗兰·巴尔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55)[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页。
(56)参见黄卫星:《叙事理论中的“语义方阵”新探——兼论学术界对“语义方阵”的误用》,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57)译注:E=存在,V=生,M=死。
(58)原著说明:大写字母表示结构的支配成分,小写字母表示被支配成分。
(59)[法]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333页。
(60)[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61)参见易南轩、王芝平:《多元视角下的数学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317页。
(62)[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63)[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64)[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127页。
(65)[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6~277页。
(66)[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6页。
(67)[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3~74页。
(68)[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156页。
(69)[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6~277页。
(70)[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139页。
(71)[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72)[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73)[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74)[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
(75)[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74页。
(76)参见[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77)转引自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78)[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译者序》,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79)[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80)[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译者序》,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81)[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82)[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305页。
(83)参见[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84)参见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85)参见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86)参见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0~91页。
(87)参见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88)参见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89)参见路英勇、吴义勤等:《“e批评”与“新活力”: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新生力量的检视与展现》,载《文艺报》,2004年6月22日。
(90)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1页。
(91)参见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92)参见[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第一版序》,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93)参见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编者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9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自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95)转引自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总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96)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9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自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98)付德根:《词义的历史变异及深层原因——读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载《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5月6日。
(99)[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第一版序》,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