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象学与阐释学为基础的读者中心论批评话语的兴起与演进

现象学与阐释学为基础的读者中心论批评话语的兴起与演进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随着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思想基础的“读者反应批评”的勃兴发展,一种强调“读者中心论”的批评话语,以强劲的态势出现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并占据了批评话语的主导权。“读者反应批评”这一批评方法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嬗变,至今已被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界普遍认可。1.读者反应批评的兴起及其演进历程事实上,读者反应批评古已有之。

现象学与阐释学为基础的读者中心论批评话语的兴起与演进

四、读者反应批评

在19世纪以前,将文学视为一种由作家赋予其永恒意义的批评话语,一直独步于西方文坛,直到20世纪初,一种形成于英美的“新批评”方法崛起,这种消解读者个性的“作者中心论”才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文本中心论”,正是在对文本有效解读的节节胜利中占据了文坛。但是随着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思想基础的“读者反应批评”的勃兴发展,一种强调“读者中心论”的批评话语,以强劲的态势出现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并占据了批评话语的主导权。德国学者瑙曼曾一言以蔽之:在文学批评与方法演进过程中,“钟摆的摆动由表现——创造美学转向作品美学,再由作品美学摆到效应——接受美学和阅读理论”(82)。瑙曼这里说的“效应——接受美学和阅读理论”,就是“读者反应批评”或称“接受理论”,在德国又被称为“接受美学”,由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首先提出;在美国则被称为“读者反应批评”,以费什为主要批评理论代表。“读者反应批评”这一批评方法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嬗变,至今已被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界普遍认可。

对于读者及其反应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英美批评界,随后扩展到德法批评界,以至西方文艺批评界对此也表现出极大兴趣,从而形成一股国际性的研究读者及其反应的潮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与出版研究读者及其反应的论文和专著剧增,到70年代末,英美开始使用“读者反应批评”一词,来指称这种“读者中心论”的批评方法。直至1980年,美国学者简·汤普金斯以此为书名,汇集出版了一部专门研究读者及其反应的论文集,即《读者反应批评:从形式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读者反应批评与方法已成气候。由于该批评方法注重考察作家对于读者的态度和要求,注重研究各种文学作品所指的不同读者类型,以及不同读者的阅读与接受等问题,并且频繁地使用“读者”与“阅读”,以及“接受”与“反应”等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和术语,遂被贯以“读者反应批评”之称。(83)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经历了“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之后,就向更为宽广宏阔的社会文化历史政治方面拓展。这也代表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的基本走向。

1.读者反应批评的兴起及其演进历程

事实上,读者反应批评古已有之。但成势于20世纪70年代的读者反应批评迥异于之前其他类似理论的特异之处,就在于其实质是强调读者及其阅读过程,不仅是一般读者的“能动”作用,而且是一种阅读过程的“自主”行为,这就显示了这种批评方法同解释学的渊源关系。用伽达默尔的话说:“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在阅读过程中才可能完成。”(84)正因为意识到文学阅读绝不可能脱离接受者而存在,意识到阅读过程中文学语言如此注重“可接受性”,那么萨特所言就更别具深意:“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85)因此,“读者反应批评”并非一般意义上对读者表示“格外强调”,而是格外地注重“阅读效果”,这才是“读者反应批评”的实质所在。读者反应批评的兴起及其发展有以下演进历程。

(1)20世纪30年代的萌发期

波兰文艺理论家罗曼·英加登以及美国女批评家路易·罗森布拉特,对“读者反应”的研究,可视为这一思潮的源头。英加登在其著述《论文学作品》和论文《文艺作品的认识》中,提出了读者是文艺作品的共同创造者的理论主张,并独有见地地论析了艺术作品与审美客体的区别。其理论成果为后来的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吸收并加以发挥,成为著名接受理论“双向互动说”。罗森布拉特在《作为探索的文学》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沟通的概念,强调文学是通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来实现的。从阅读体会到真正理解一部优秀作品,既蕴含着对于阅读作品所进行的“二度创造”,也包含着对于阅读对象的再造性想象和阐释,以及全面把握那些有机联系着的感觉和观念。英加登与罗森布拉特的这些文学主张,成为英美批评界研究读者反应的前奏,只是因为当时西方文艺批评界被新批评等形式主义派所掌控,英加登与罗森布拉特的读者反应的观点也就没有得到及时回应。

(2)20世纪50年代的兴起期

美国学者沃克·吉布森在《作者、说话者、读者和冒牌读者》(1950年)论文中,提出阅读过程中存在两类读者,即“冒牌读者”和“真正读者”,一种是“膝上摊开一本书”的真正读者;另一种是作者假想中的那类读者,即冒牌读者。所谓“冒牌读者”是一种人工制品、听人支配,是从杂乱无章的日常情感中简化、抽象出来的。他进一步阐释道:“一位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确定他那份杂志冒牌读者。”(86)可是“冒牌读者”和“隐含读者”仍有明显的不同。虽然它们都不同于“真实读者”,但“冒牌读者”是“真实读者”的抽象化,吉布森企图从作品说话者与冒牌读者的窃窃私语中倾听出作品的意义来。显然,吉布森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于突破阻隔文本与其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层层藩篱,它使文学批评的焦点由文本转移到文本所产生的效果上来。

(3)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探索期

一批探索者和实践者应运而生,法裔学者迈克尔·里法泰尔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个。迈克尔·里法泰尔则提出了“超级读者”的概念,他和沃克·吉布森一样,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蕴藏在文本的语言之中。他早期发表的论文如《风格分析的标准》、《风格学的语境》,曾在西方文艺评论界产生过不小影响。他提出“超级读者”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从事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和研究的群体,包括作家、批评家、阐释家、高等学校学者,“以及其他那些命运使他们与我邂逅相遇的人们”。迈克尔·里法泰尔在分析《猫》这首十四行诗时,就把这些人对诗的不同反应都加以考虑。他认为要想掌握文学作品中与意义相关的语言特征,就必须把读者对这些特征的反应考虑在内。

(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兴盛期

美国学者斯坦利·费什则是在否定了文本客观性的基础上,提出“有知识的读者”这一概念。在《感受文体学》一文中,他具体概括了“有知识的读者”的三个条件:一是能够讲述作品文本中的语言;二是必须熟练地掌握阅读过程中所必需的语义、成语与方言行话的知识;三是具有作为一个读者的能力,以及拥有丰富的文本理解经验。费什认为具有这三个条件就能够防止阅读产生歧义:“有知识的读者”可以达到两方面的积极效果,可以使读者努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读者”。为了阅读和理解某一类型文学作品,读者都会尽力地使自己的思维成为这一类作品所激起的反应贮存库。

意大利学者安伯托·艾柯则提出了“标准读者”的概念。所谓“标准读者”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依照文本的要求和文本应该被阅读的方式去进行阅读的读者。文本被创造出来的目的,是要产生一个“标准读者”,而“标准读者”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文本勾勒一个“标准作者”,这种标准作者是在文本中表达了文本意图的作者,通过读者对标准作者和文本的连贯性整体策略的勾勒和推测,最终能够使标准作者意图与文本意图相契合。“标准读者”概念充分肯定了读者在阅读中的创造性与语言解读中的开放性,艾柯认为“文本诠释旨在发现一种策略,以产生一个标准读者”。

接受美学重要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了“隐含读者”、姚斯则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以及伊瑟尔提出的“双向互动理论”也值得注意。伊瑟尔在《阅读活动》一书中,具体地阐述了双向互动的基本理论,他认为文学的意义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被读者经验的结果”,而不是“被解释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只能在读者与审美活动中形成,文学作品的意义既非都在文本,也并非全在读者,而在于文本与读者二者双向交互的动态作用过程。伊瑟尔的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揭示文学意义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2.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特征

尽管读者反应批评内部的各家尚存分歧,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不赞同意义是完整地和独立地存在于文学文本之中的说法,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否认文本之客观存在。读者反应批评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理论,它的核心在于:文本只有通过读者对于文本的反应而产生意义,而文本意义又只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这一思想认知的重大转向,终于将文学批评再度与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等密切地挂上钩来,在此历史背景之下,读者反应批评引起西方许多批评家的关注和介入也就不足为奇了。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认为文艺作品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排除文本对读者反应的制约作用,从而赋予读者以中心地位

读者反应批评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它的基本特征在读者反应批评思潮的萌生期就已体现出来。20世纪30年代,英加登和罗森布拉特就提出了读者是文艺作品的共同创造者的主张,认为文学作品是通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来实现的。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德国的代表姚斯,强调文学史应是读者的接受史,他就任康斯坦茨大学教授一职时,发表了著名的《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他在文中强调,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都局限于对文学创作和作品表现的维度里,而读者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在读者反应批评者看来,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阅读经验视野之中。因此,文学批评与研究的重点就应该落在读者身上,文学史也就是读者阅读的效果史。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美国的代表人物斯坦利·费什,则将读者和阅读合二为一,强调读者在阐释文本意义时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感受文体学”与“意义即为事件”的观点。关注读者经验,提出文本的意义是一种事件,是发生于文本与读者头脑之间的事件,是读者参与下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种行为或活动。费什认为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作者的奴役,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他强调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应是注意的中心,文学的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一件成品,而是需要召唤更多的读者去参与和创造。

(2)强调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读者对于文本的解释与体验,因而将不同读者的反应视为文学艺术研究的对象

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核心之一,在于文本只有通过读者反应才产生意义。文学艺术真正的对象只能是读者,文学文本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或者说接受者的接受活动过程中,它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才能获得其精神价值和审美意义。一件艺术作品虽然是作家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结晶,或用英加登的话来说,是“意向性投射”的结果,但它一旦被创作出来,只能以物质材料的形式存在,尚未转化为“观念的实体”。只有经过读者阅读与反应活动,才能将它从这种物性存在中解放出来,并使其获得艺术生命力。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又一重要特征,就是注重读者对于文本的解释与体验,并将不同读者的反应,视为文学艺术研究的对象,以及文学文本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伊瑟尔在《阅读过程现象学方法论》中曾表述读者反应的重要性:“在研究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文本自身,而且要同样考虑到在对于该文本的反应过程中的读者行为。”伊瑟尔因而认为,评论家的任务不是去阐释文本作为客观事物的意义,应该是重点去阐释作为客观事物的文本给予读者的反应,因为在伊瑟尔看来,一部艺术作品可分为两个层面:即艺术性层面和美学性层面,艺术性层面为艺术家创作的文本,美学性层面则为读者将文本具体化的过程。在这里,伊瑟尔再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揭示,一部艺术作品,不仅是能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文本,更重要的是还蕴含着读者阅读并将其具体化的过程。

(3)强调读者接受过程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关注读者与批评者对于文本心智感受的分析,都具有一种主观的倾向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强调文本接受活动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并认为这是由人的意识活动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姚斯称“阅读和欣赏并非对作品原始存在状况的追复和重建”(87),在这一活动中“并非作品单方面作用于接受者,作品与接受的关系也不是纯粹的感知与被感知的因果关系,接受本身便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能动性的体现”(88)。伊瑟尔则认为,尽管文学作品的文本中的每一个单词句子是不变的,但在读者的具体阅读中,文本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却能促使读者去寻找文本的意义,并赋予读者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意义在单词与单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不断生成,作品的意义不断被读者“现实化”。这样,伊瑟尔强调了读者接受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认为只有在读者的阅读接受中,文本才能最终成为艺术作品。

在美国,强调读者的理论称为读者反应批评,这个名称显然比德国的接受美学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新批评曾用“感发谬见”来切割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费什就针对新批评的“感发谬见”发起攻击,并提出了“感受派文体学”这一观点,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乃至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必然会随着读者主观阅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文本与意义等这些概念都只存在于读者的主观心目之中。费什在《文学在读者:感情文体学》中说:“作品的客观性仅是一种假相,而且是一种危险的假相——因为从形式上来说,它过于令人相信,这种假相是一种自成一体、完整无缺的假相。”姚斯在《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论文里说:“文学作品不是一个为自身而存在、并在任何时候为任何观察者提供同样面貌的客体。”可见,在对“文学文本的客观性”概念的颠覆中,读者反应的批评家们倾覆了一个偶像,即“文本”,同时也耸立了另一个偶像,即“读者”;在强调读者接受过程“主观性”的同时,也强调读者接受过程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3.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观念和运作范围

(1)“读者的期待视野”

在接受美学诸多批评概念当中,姚斯的“期待视野”无疑是重要的,它与英加登的“召唤结构”一起共同构筑了接受美学理论的艺术殿堂。就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而言,文学作品注定是要给读者阅读的,在此认识前提之下,姚斯多次使用并发展了“期待视野”。但期待视野并非姚斯的首创。存在主义先驱者海德格尔,以及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都使用过“视野”这一概念。姚斯在现象学美学和阐释学美学的理论基础上,接受“视野”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理论重构。在姚斯那里,期待视野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89),同时,也是“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90)。可见,“期待视野”意味着接受者从自己现有的条件出发,对文学作品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也意味着读者调动一切的积累,形成在作品面前最高的认识水平。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视野融合”,也就是姚斯所说的“期待视野”以及伊瑟尔所说的“流动视点”。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所谓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道德情操、接受水平等。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是变化、流动与发展的,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

(2)“文本的召唤结构”

“文本的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石,是伊瑟尔根据英加登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在阅读过程中被具体化的思想而创建的。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在《论文学作品》一书中认为,文学作品本身仅仅是一种“图式”,“纯粹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构架,是在各方面都是图式化的构架,它包含有空白、未确定点和图式化方面”。文学作品作为“图式”的“构架”,需要读者对它进行“填空”。文本就其本身而言,是对读者的“邀请”介入作品的再创造,英加登认为通过读者“积极的阅读”使之具体化,读者与作者就“共同创造”了一个形象化的“审美客体”及“拟现实”。伊瑟尔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富有创见地提出了“召唤结构”的理论。他在《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一文中指出:“文本的结构空白刺激着读者,根据文本提供的条件来实施的想象过程。”文本的结构空白召唤着读者去填补空白和调整习惯视界,从而使作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伊瑟尔还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正如伊瑟尔说的:所谓的“文本的召唤结构”,是指“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域的文本结构”。具体地说,指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3)“隐含的读者”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创造的文本也应考虑到其消费者,即读者的需求。正是基于此,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历来为人所忽视的读者反应问题。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作者、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对话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由文艺的“人际交流性质”所决定的。接受活动早在艺术家进行创作构思时便已开始,这种接受准备过程的“潜在阶段”是一种客观存在。伊瑟尔发展了姚斯的有关论点,进一步提出并论证了“隐在的读者”的理论。他在《读者作为小说结构的重要成分》一文中写道:“在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与其对话的过程。因此,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之中。”他在《隐含的读者》中进一步突出了读者对文本积极参与的能动性:“隐含的读者是指文本中预先被设计和规定的阅读的能动性,而不是可能存在的读者类型。”这里所说的读者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或现实的读者,而是“为了作品的理解和审美现实化所必需的读者”。可见,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的读者而言的,是指文本自身设定的,并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隐含的读者,是作家艺术家预想出来的,在他的艺术作品问世之后,可能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4)“不确定性与空白”

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与空白,波兰美学家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论文中,就谈到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由四个层次和两个维度构成,并认为这些层次和维度形成一个框架或“图式结构”,有待于读者的完成。美国霍拉勃在《接受理论》中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必须保持某种程度的未定性与“空白”,而读者的重要活动,就在于排除或填补未定点、空白或文本中的图式化环节,这个过程英加登称之为“具体化”。伊瑟尔则认为,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由于文学作品的基本性质,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在文学文本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在接受过程中极为重要,是沟通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文学文本的基本结构。而且,文本由于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而产生一种“动力性”,吸引着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文本叙述的人物与事件之中,正如伊瑟尔在《阅读活动》中强调的:“不确定性与空白并不是文本中不存在的、可以由读者根据个人需要任意填补的东西,而是文本的内在结构中通过某些描写方式省略掉的东西。它们虽然要由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填补,但填补的方式必须为文本自身的规定性所制约。”

【思考题】

1.你认为社会历史批评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2.简述文化批评的主要理论资源和主要理论类别。

3.谈谈你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无意识”和“艺术即白日梦”的看法。

4.简析读者反应批评兴起的具体语境及其基本特征。

【注释】

(1)[法]让-伊夫·塔迪埃:《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6页。

(3)[美]魏伯·司各特:《西方五种文学批评模式》,蓝仁哲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

(4)[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9页。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6)孔鲋:《巡狩篇》,《孔丛子》,裘绍谟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65页。

(7)王国维:《玉溪生年谱会笺序》,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5页。

(8)[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6页。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页。

(1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版,第88页。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7页。

(12)[古罗马]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5页。

(13)[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页。

(14)[法]斯达尔:《德国的文学与艺术》,丁世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15)转引自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36~237页。

(16)[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5页。

(17)[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21页。

(18)[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梁真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81页。

(19)[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梁真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39页。

(20)[俄]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文学论文选》,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38页。

(21)[俄]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文学论文选》,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45页。

(22)[苏]卢那察尔斯基:《关于艺术的对话》,吴谷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1页。

(23)[匈]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24)[匈]卢卡契:《关于卢卡契哲学、美学思想论文选译》,张伯霖等编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25)[英]考德威尔:《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陆建德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431页。(www.xing528.com)

(26)参见[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27)[英]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28)[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44页。

(29)[俄]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1卷),辛未艾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165页。

(30)[德]爱克曼、歌德:《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页。

(31)[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梁真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261页。

(32)参见蒋述卓:《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与现代化进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33)[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矛盾性》,载《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第5页。

(34)蒋述卓:《走文化诗学之路——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构想》,载《当代人》,1995年第4期,第16页。

(35)[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年版,400页。

(36)[美]J.勒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王逢振译,《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第75页。

(37)[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4页。

(38)[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39)[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40)[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6页。

(4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42)[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43)[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44)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4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4页。

(45)陈本益等:《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46)[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桑竹影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47)转引自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48)转引自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49)转引自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50)转引自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04页。

(51)转引自王宁:《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52)[澳]比尔·阿希克罗夫特等:《后殖民研究读本》,纽约:路特利支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页。

(53)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54)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55)转引自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56)[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57)[英]大卫·戴奇斯:《一条无形的脐带:批评与文化》,载《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第89页。

(58)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5~57页。

(59)转引自汪晖等:《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71页。

(60)转引自王逢振:《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

(61)[法]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62)转引自余凤高、何仲生:《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6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页。

(64)《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65)[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7、58页。

(66)[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73页。

(67)[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60页。

(68)[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69)[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70)[奥]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71)[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页。

(72)[美]波林:《实验心理学史》,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13~814页。

(73)[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74)[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75)[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76)[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1页。

(77)转引自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美学译文》(第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7页。

(78)[奥]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20页。

(79)郭沫若:《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94页。

(80)[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0页。

(81)[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页。

(82)[德]瑙曼等:《作品、文学史与读者》,范大灿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83)参见[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8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85)[法]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施强康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86)转引自[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

(87)[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88)[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页。

(89)[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87年版,第2页。

(90)转引自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