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批评教程:综合审视思潮

文学批评教程:综合审视思潮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同属于第三世界的中国作家,也开始积极地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寻根文学”思潮。内因的探讨是文学批评对文学思潮的深层背景进行有效分析的一个关键。

文学批评教程:综合审视思潮

三、思潮:批评的综合审视

文学思潮作为文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文学批评的重要评析对象。所谓文学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内所形成的,与社会发展变化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呼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文学思潮不同于文学现象,它对文学的影响是整体性和深层次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某些文学现象。就其内涵而言,文学思潮的形成必须具有如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群体性的倾向;二是包含了理论(思想)潮流和创作潮流;三是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并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思潮和哲学思潮。(26)

文学思潮之所以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对象,关键在于,它并不是一种游离于具体创作实践之外的文化现象,而是从主体精神和审美形态上,深刻地规定或改变了某个时段文学实践的审美质地和精神品格,甚至会潜在地影响文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走向。一方面,文学思潮普遍具有某种文化、哲学或美学等思想理论背景,这些思想理论背景不是强加于创作主体的灵魂之中,而是创作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的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是创作主体精神深处所拥有的形而上的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学上的潮流,它又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呈现出共识性和群体性倾向,而这种倾向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创作主体盲目追捧的结果,恰恰是创作主体带着一定的自觉意识和主观意愿参与的结果。

所以有学者认为:“文学思潮对文学现象和文学创作的制约与推进作用同样十分明显:思潮的整体特征及其发展、流变,往往决定着各种文学流派、各种文学创作群体以及各类文学创作现象的形成与变异。”(27)文学批评在面对文学思潮进行评析时,不仅需要全面地考察文学思潮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梳理文学思潮形成的潜在原因,对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作用、意义和局限进行宏观性的评判,还要联系具体的创作实践,对文学思潮的特点及其复杂的精神内涵进行剖析与评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批评。

1.有效探讨文学思潮的产生背景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影响。可以说,无论是政治、哲学、历史,还是道德宗教伦理,都与文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整体景象。文学思潮作为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一种产物,不仅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文学与政治、哲学、历史、道德等人文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也非常明确地展现出整个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影响。有人就认为,“文艺思潮,是社会思潮的分流和分支”(28),这种判断不无道理,因为文学思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思潮对文学思潮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这已是文学理论的共识。“尤其是在社会处于大转折、大变革的时期,各种思潮往往蜂拥而至、异常活跃,猛烈地冲击着文学艺术这根社会的敏感神经。这样,伴随着社会思潮的产生,文学思潮也必然崛起。”(29)譬如,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就是当时资产阶级民主解放运动思潮在文学中的直接体现。从社会思潮的大背景上看,主导当时人们的普遍思想,就是以反封建为主要目标,极力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主义理想,追求人的个体解放,这些社会思潮无不充满了某种浪漫主义的精神禀赋。与此同时,在哲学、社会学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彰显自由、浪漫、个体解放等核心精神的现代人文主义,包括康德的天才论、费希特的自我肯定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人类所描绘的种种蓝图,都为文学的浪漫主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准备。可以说,没有这些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浪漫主义很难迅速壮大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学思潮。

当然,作为文学思潮形成的外在因素,这种社会思潮并不只是局限于当时当地出现的社会思潮,也同样包括其他时期或其他地区的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当一个地区的社会开放程度和思想解放程度较高时,域外的各种观念和思想可以自由出入,这样就容易激发本地区创作主体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审美思考,从而引发一种文学思潮的出现。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就是出现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伴随着改革开放,大量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开始涌入中国,这使得中国当代作家看到了极为丰富的世界文学发展格局,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创作局限。尤其是既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又具有强烈现代意识和审美形式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作家们刺激很大。于是,同属于第三世界的中国作家,也开始积极地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寻根文学”思潮。

但是,文学思潮并不是简单地受制于社会思潮,不是有什么样的社会思潮,就必然会出现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相比,文学思潮的形成还有其自身的特殊环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因”。有学者就认为:“社会思潮直接受制于社会政治,是理性和意识形态的外化;而文学创作是精神性、情感性的东西,是理性与感性、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甚至带有不定性、不定型的特点。文学思潮作为连接社会思潮与文学创作的中介物,一方面,它与社会政治有着难以切割的因缘联系;另一方面,又内含文学艺术所特有的精神性、情感性的要素。”(30)就文学本身的内在机制来说,这种内在因素主要体现为,在历史的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由于时代生活的推动、社会思潮的影响、哲学思想的渗透,一些世界观、艺术情趣相近的文学艺术家,在共同的或相近的文艺思想指导下,以共同的或相近的题材、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大批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人特色,而且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形成了某种思想倾向和潮流。(31)也就是说,只有一批作家带着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或审美理想——这种思想或审美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思潮的影响——以自觉的方式积极从事文学实践,并在创作中形成某种相似的审美倾向,思潮才能够形成。

内因的探讨是文学批评对文学思潮的深层背景进行有效分析的一个关键。它必须要立足于某个思潮之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理论家,从他们的主体意识中梳理出一些具有共识性审美倾向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理想,然后探析这些思想观念和艺术理想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剖析它们在具体创作中的体现,分析这些内因的潜在作用和转换肌理,从而科学地揭示出文学思潮在发生学意义上的潜在作用因素。

2.深入分析文学思潮的内在特征

文学思潮是一种相对综合的文学实践形态。批评主体在面对文学思潮时,必须抓住思潮所拥有的一些重要特点,才能进入对象的本质部位,对其进行有效的阐释和评判。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文学思潮的主要特点有群体性、观念性和动态性等。

(1)群体性

文学思潮是建立在一个创作群体的基础之上,即它必须由一批作家或文艺理论家,带着相同或相近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主张,并为这一思想和主张而努力进行创作实践,从而以大批量的具体作品,对整个文学界乃至文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无论是创作主体的队伍,还是具体的创作实绩,没有形成一种群体性的特征,便不可能形成文学思潮。所以,文学思潮的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创作主体的群体性,即拥有一批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主张的作家或文艺理论家。这一群体不一定是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也不一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他们会在大致集中的一段历史时期自觉地遵从某些思想观念和艺术主张。“某种文学现象之所以被称为文学思潮,就因为它是一种超个体的文学现象,是涉及整个文学活动系统各领域的特定群体、集团的观念整体。所以,群体性无疑是文学思潮的首要特性。在超个体的意义上,文学思潮可以说是一种群体意识。它不是个体意识,又依存于个体意识;它离不开个体意识,但又不是个体意识的总和。”(32)

的确,文艺思潮在创作主体上所体现出的群体性,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的个体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前提下,为了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和观念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勃兰兑斯在概述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时,就曾经描述了创作主体群体性特征的形成过程。在他看来,这种形成过程似乎具有某种神秘的魔力:某一位杰出的人物,经过长期的思考后,终于从各种偏见之中挣脱出来。于是,就像雨果那样,在20来页的《克伦威尔序言》中表达了以前从未以同样方式思考过或者表达过的某些思想。这些思想冒犯了一切传统的偏见,就像一个新的大胆放肆的口号一样召唤着一代年轻人。这样的号召同时也招来了敌对阵营千百喉舌的抗议,“就像一百群猎犬发出了一阵阵狺狺的狂吠”。然而,这种狂吠再凶,也挡不住人们走向这位新倾向的代言人。不久前还是各自离群索居、沮丧颓唐、彼此互不相知的作家们,现在聚会一起,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是互相理解的,他们不仅说着同一的语言,而且这种语言是他们同时代的其余的人所不能领会的(33)。(www.xing528.com)

其次是创作实践的群体性,即拥有一批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主张的作品或理论文章。这种群体性,是以具体的文本形态呈现出来,它同样不一定是在同一时间内出现,也不一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结果,但它们会在大致集中的一段历史时期,全面地体现出相同的思想意图和审美趣味,为人们的认知和判断提供可感知的整体性的形式。譬如,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就是通过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郑义的《远村》、《老井》,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李锐的“厚土系列”等一大批具有相同审美追求和思想观念的小说作品,以及韩少功的《文学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万隆的《我的“根”》、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等一批理论文章来认识这一思潮的。没有这些群体性的具体文本,人们便无法认定它的潮流倾向。

(2)观念性

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思潮,核心在于“思”,即思想。它在文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蕴含在创作中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只有某种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形成了一股群体性和动态性的“潮流”,文学思潮才能成为可能。韦勒克就曾将文学思潮理解为“一种‘包含某种规则的观念’(regulative idea),一套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和它之前和之后的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相比,有自己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34)。正因如此,与其他批评对象不同,文学思潮具有明确的观念性。而且,这种观念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而非作家个体独有的观念。每一种文学思潮都有一个相对突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这种观念可能会因为作家个体的不同,产生局部性的差异,但在整体上,不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观念共存于某种思潮之中。

文学思潮的这种观念性特征,同时表现在理论性的外在文本和艺术作品的内在肌理之中。有人就认为,“文学思想和文学观念既可指有体系的也可指不成体系的,而文学理论,就基本上是指体系形态的文学思想。从历时维度而言,文学思想有一个从非体系形态向体系形态发展的过程,即使体系形态也存在着从不够完整到逐步完整的演进阶段。而且,无论从历时维度还是共时维度来看,体系性的文学思想还有显形态和潜形态之分。也可以说,所有的文学思想,不论成体系还是不成体系的,在形态上都有显、潜之别。显形态的文学思想,即以理论表述的形式存在,潜形态的文学思想就是暗寓于具体文学作品之中或鉴赏趣味中的非成文性理论形态的存在。成‘潮’的文学之‘思’是何种形态之思想?大多数的文学思潮观似乎都倾向于有体系的思想形态”(35)。这里,重要的并不是观念是否具有体系性和完整性,而是必须有明确的、具有共同倾向的观念的存在。

(3)动态性

任何一种文学思潮,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历史过程,其历时性的发展状态,就表明了它是一种动态性的、具有“潮流”形态的文学存在。与此同时,文学思潮无论是与外在的社会思潮,还是与文学内部的其他文学思潮甚至是同一思潮内的各种因素之间,都处于紧密的互动状态之中。在上一节的背景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密切互动,在此,我们不妨再看看文学思潮内部的互动状态。席扬就曾指出:“文学思潮的具体构成是众多共性的‘现象’——这些‘现象’有理论的,批评的,创作的,接受的,等等,它们之间必须有一个不断向心的运动才可能走向‘思潮’。‘共性’既是思潮判断的前提,又是向心运动的作用结果。”(36)所谓的“向心运动”,其实就是指文学思潮在围绕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不断运动,而且这种运动贯穿于整个思潮的发展过程。

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长度限制,但是,作为一种历时性的文学存在,“文学思潮是一个具有历史规定性的群体文学意识的活动过程,它同所有思潮(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一样,都是一个具有发生、发展和衰落等不同演变阶段的过程。每一个文学思潮都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不同的思潮此伏彼起,不断更替。有时以某一思潮占居主流,独领风骚;有时是数潮竞胜,争为霸主。有的思潮起落短暂,有的思潮绵延漫长”(37)。文学批评只有牢牢地把握了这种动态性特征,才能更加全面和科学地对文学思潮作出有效的分析、阐释和评判。

3.理性地甄别文学思潮的功能和作用

文学思潮是一种具有宏观意味的文学存在,既不同于具体的文学创作,又不同于纯粹的文学理论,也不同于系统化和全面性的文学史,而是兼跨创作与理论,同时又是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要全面把握文学思潮自身的一系列特点之外,文学批评在面对文学思潮时,还需要将文学思潮纳入整个文学发展的态势之中,从宏观上对具体的文学思潮的功能和作用进行理性和科学的评析。

文学思潮主要是立足于各种具体的文学实践,展示文学观念与社会思潮之间紧密的共振状态,并促进文学自身的发展,因此,就其功能和作用而言,它同时指向文学的内部与外部、理论与创作的两个层面。有人就认为,文学思潮主要有两种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一是文学系统之外的文化功能,一是文学系统内部的功能。文学系统之外的文化功能比较容易理解,主要是指文学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学思潮既是社会文化思潮在文学领域中的特殊反映,同时也会促动甚至改变某种社会文化思潮。“文学思潮与其他思潮一样,往往是社会激烈变动时代的产物,文学思潮必然反映同时代的文化思潮,因此,人们也极易为文学艺术中体现的社会文化领域的思潮所吸引,这一点从一些文学思潮的命名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例如存在主义文学思潮、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都是以文学思潮中反映的政治的、哲学的、历史的……社会文化思潮或思想因素来命名的。无论它们是作为文学思潮类型的命名还是个别具体文学思潮的命名,其着眼点均在社会文化思潮而不在文学思潮。”(38)尽管这种着眼点确立在社会文化思潮方面,看起来并没有很好地触及文学的本质,但是,这种命名本身也恰恰反映了文学思潮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它既是某些社会文化思潮在文学领域中的一种延伸和深化,也是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存在,对社会文化思想潮流的及时呼应和积极承诺。

从文学系统内部来看,文学思潮则具有理论拓展与创作深化的双重功能。一方面,文学思潮凭借其鲜明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极大地开拓了文学理论的探索视野,丰富和发展了文学理论的内部体系。当然,受思潮本身发展规模的制约,每一种文学思潮对文学理论的拓展作用有大有小,有快有慢,但是,对思潮起支撑作用的各种观念,都会对开阔文学理论的视野、完善文学理论的体系,提供重要的启迪性意义。在文学史上,无论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都对文学理论的自律化建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文学思潮同样有效地开拓了文学创作的精神空间,使创作主体能够在某些形而上的观念引导下,自觉走向某些具有开创性的审美视阈。就具体的创作实践来说,文学思潮常常以特有的审美理想和创作手法体现在文本形态之中,具有“形态学”的特质。这一点,可以从各种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明确的印证。譬如,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不仅形成了一整套浪漫主义的美学形态和表现手法,还催生了一大批卓越的作家,像席勒、海涅、雨果、雪莱、拜伦等。而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也同样如此,不仅拥有一种系统性的思想观念和美学观念,还催生了一大批世界文学巨擘,包括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等。

所以,有人说道:“在文学理论领域,一种文学思潮产生之始乃以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出现为标志,这一观念逐渐形成范式形态,与已有范式对立或矛盾,但不一定能取代或否定其他已有范式,有的甚至可能被已有范式战胜而式微,这是文学范式与科学范式的不同。而在创作领域,文学思潮主要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起沟通、组织、同化的作用,促成群体性的创作潮流。”(39)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创作潮流,文学思潮不仅承担了创作主体的思想建构,而且直接引导创作主体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突破传统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式,从而实现某一思潮所遵从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

文学思潮的功能和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这些。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文学运动以及文学社团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文学思潮对它们的形成与发展也发挥着各种或显或隐的作用。当然,各种文学流派、文学运动和文学社团,有时也对某种文学思潮的形成具有激发作用。

总之,由于文学思潮本身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文学存在形态,因此,对文学思潮所进行的批评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学批评。它要求批评主体既要对文学思潮本身的背景、特点、功能和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有着清晰的把握,还要广泛地联系文学之外的社会文化思潮,紧密地跟踪文学内部的创作主体和文本实践,才能对某种文学思潮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评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