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蒲松龄《聊斋志异》: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康熙十九年完成

蒲松龄《聊斋志异》: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康熙十九年完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蒲松龄的人生经历对他写作《聊斋志异》十分有利。这些都成了他《聊斋志异》书中的众多形象来源。康熙十九年《聊斋志异》写作完成。《聊斋志异》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聊斋志异》中这类文章很多。这类作品在《聊斋志异》中篇数最多,描写也非常精彩。这类主题是《聊斋志异》中非常重要的主题。

蒲松龄《聊斋志异》: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康熙十九年完成

第三节 《聊斋志异

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志怪文言小说是《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称《鬼狐传》)。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人。他的高祖、曾祖、祖父都是儒生,到他父亲这一代,因为科举失意,弃儒从商,受明清易代之际的战乱与年老、多子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了清代家道便衰落了。蒲松龄受父亲影响,也热衷功名,19岁参加童子试,县、府、道三试都是第一,受到施闰章的赏识。但后来他的科考却一直不顺,到71岁时才取得岁贡生,被推荐为国子监生员,四年以后就病逝了。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25岁前后分家,只分得三间老屋和几亩薄田,加上他一心读书,没有办法顾及家计,子女又多,生活非常窘困。31岁时应同乡友人孙蕙的邀请,在扬州府宝应县做了一年的幕僚,但他很不甘心,很快辞幕回了家。以后的一段时间,他以教书、代拟誊抄文稿养家糊口。40岁开始到70岁,蒲松龄在本县大乡绅毕际有家做家庭老师,一边教书一边准备科举考试,同时也进行《聊斋志异》的写作。

蒲松龄的人生经历对他写作《聊斋志异》十分有利。首先,科考的不顺使他对科举考试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的作品中就对科举考试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一年的幕僚生活也让他对官场生活有了亲身体验,更让他看清了官场的污浊黑暗。其次,长期的读书、教书生活让他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既有贫苦大众,又有缙绅名流、地方官员。这些都成了他《聊斋志异》书中的众多形象来源。而且,他的读书、教书生活也让他有时间学习,搜集民间传说,为《聊斋志异》准备素材。他的小说有的就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

康熙十九年(1680)《聊斋志异》写作完成。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是记载的意思。蒲松龄生前没有钱刻印这部《聊斋志异》,不过当时就有人传抄,在他死后抄本流传广泛。但直到蒲松龄死后51年才由赵起杲、鲍廷博根据抄本编成16卷在浙江刊刻,这就是“青柯亭本”,有故事431篇。到20世纪60年代,张友鹤整理了一部全校全注全评本,共12卷,收故事491篇,人称“三会本”。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既有作者在教书闲暇之余收集来的民间传说,也有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从友人笔记、前代小说、戏曲故事中改编而成的。近五百篇的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虽有高下之别,但绝大部分写了神仙狐魅的故事。正如蒲松龄自己在《聊斋自志》中所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些神仙花妖狐魅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蒲松龄想借这些故事抒发自己的孤愤之情,他不是期望读他故事的人将这些故事当成真的来看,而是希望他们能了解虚幻的狐鬼世界背后的现实社会。《聊斋志异》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揭露科举考试弊端。蒲松龄是清代第一个用小说形式表现这一主题的人。因为他自己有着多年科考的经验,对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这类作品中都凝聚着作者自己的辛酸和痛苦。如抒发科举失意悲愤之情的《叶生》。故事中的叶生在当时文章词赋都很有名,但一直命运不济,困于名场,抑郁而死。死后幻形留在世上,将所有的制艺都传给一位县令的儿子,帮他中了举人,进入了仕途。叶生也中了进士。但当叶生的魂乡试中举后回家时,却遭到妻子的棒喝:“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最后叶生的魂魄扑地而灭。再如反映科场贿赂的《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虚肚鬼王公然索贿,颁布条例说,凡是初次谒见的考生都要先割下一块髀肉孝敬他,但如果贿赂丰厚的人就可以免掉。还有像《司文郎》,写一个文章大家含冤而死后,化成盲僧,能用鼻子嗅出文章的好坏。一个学识渊博的王平子和一个文墨不通的余杭生都去向他请教,盲僧嗅出王平子的文章很好,但科举考试的结果却是余杭生高中,而王平子落选。作者通过这篇故事讽刺了那些昏聩、不能辨别贤愚的考官,指出是他们让士子们怀才不遇。《聊斋志异》中这类文章很多。

二是歌颂纯真爱情。这类作品在《聊斋志异》中篇数最多,描写也非常精彩。如《婴宁》篇写了王子服和婴宁的爱情喜剧,同时寄寓了作者对自然人性的赞美和对纯真生活的向往。而《阿宝》则写一个出身贫困、不善言辞又特别老实,人称“孙痴”的孙子楚不自量力地请媒人去向富商小姐阿宝求亲。阿宝开玩笑地让他去掉手上多余的第六根指头,孙子楚就真的不顾疼痛用斧子砍去了第六指。“女亦奇之,戏请再去其痴。生闻而哗辨,自谓不痴,然无由见而自剖。转念阿宝未必美如天人,何遂高自位置如此?由是曩念顿冷。”有一次阿宝清明节出游,别人都对在树下休息的阿宝品头论足,只有孙子楚默默地站在一旁,魂随着阿宝而去,与阿宝同居三天后魂才被女巫招回。浴佛节时孙子楚为了看阿宝,等了半天,回家后魂化成鹦鹉,飞入阿宝卧室,与之相伴。在得到阿宝的允诺后叼着阿宝的一只鞋返回家中,人也苏醒过来。孙子楚的痴情最终感动了阿宝,两人结为夫妻。孙子楚后来不仅家中富足,还在因糖尿病而死后又一次生还,最后考中进士,与阿宝一起受到皇帝赏赐。这篇小说突出表现了孙子楚的痴情和真心至情的力量,说明了在爱情中,真心至情可以让人实现爱情理想。《香玉》写人与牡丹精相恋的故事,也表现了可通鬼神的至情的力量。再如《连城》篇写连城与乔生因题诗而相爱,连城的父亲史孝廉嫌弃乔生太穷,将连城许配给了盐商的儿子王化成。后来连城病重,需要男子胸部的肉作药引,因为盐商之子不肯割肉,史孝廉无可奈何之下,说如果有谁能割肉,就把连城许配给他。乔生为报答连城的知己之爱,割下了自己的胸肉。但史孝廉却又突然反悔,只是设宴酬谢,以千金相赠。愤怒的乔生拂袖而去。后来连城旧病复发而死,乔生也悲痛而绝,两人在阴间相会,并在别人的帮助下,返魂复生。盐商之子重贿官员,连城被判给王家。但连城不断寻死以抗争,最后两人终于结为夫妻。小说借连城与乔生的故事宣扬了“知己之爱”。这类故事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破坏自由爱情的封建势力的憎恨。

三是揭露社会的黑暗。这类主题是《聊斋志异》中非常重要的主题。如《促织》写一个穷苦读书人成名多年却读书不成,受尽欺压,因为交不上一只促织,被打得鲜血淋漓。后来受到女巫指点,好不容易捉到了一只好的促织,准备上交官差。没想到九岁的儿子因为好奇偷偷地揭开盆看,结果导致促织跑了。孩子连忙去捉,结果又将促织的腿弄断、肚子弄破了。孩子害怕之下就投井自杀了。最后孩子的魂化作了一只善战的促织,连公鸡都甘拜下风。成名交上了儿子的魂化成的促织以后,皇帝非常高兴,层层赏赐,最后成名被破格提拔为秀才,一家享受富贵。这篇故事以明代为背景,批判了像喜爱斗蟋蟀宣德皇帝等统治阶级建筑在劳动人民痛苦之上的荒淫享乐生活。这样的作品还有如《席方平》,对吏治腐败、官场黑暗做了揭露,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而《梦狼》篇则讽刺了那些如同吃人血肉的虎狼一般的贪官。(www.xing528.com)

《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虽然书中也是写神仙狐鬼的故事,但蒲松龄用唐传奇的手法写志怪小说,用花妖狐鬼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书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紧密结合。作者特别注重塑造人物形象,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来表现人物,情节离奇却又真实可信,而且语言既简练又生动,具有生活情味。像《口技》篇即通过对口技表演的描写对女子的家庭生活做了生动刻画: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欬。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在《聊斋志异》的影响下,乾隆末年以来出现了不少文言小说,如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文言小说创作再度兴盛起来。

思考题

1.蒲松龄的人生经历对《聊斋志异》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2.请举例论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