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诗词文: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的繁荣景象

清代诗词文: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的繁荣景象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清代诗词文清代诗坛一派繁荣景象。在他的影响下,常熟产生了一个虞山诗派。据今人叶恭绰编的《全清词钞》统计,清代词人有3196人,词作8260多首,比宋代还要多,而且这时期词的创作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清代诗词文: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的繁荣景象

第一节 清代诗词文

清代诗坛一派繁荣景象。清初八十年,既有一批保持民族气节、关注现实人生的遗民诗人,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吴嘉纪等,又有一批入清后在清朝任职的入仕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等,他们的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创新,而随着清朝统治逐渐稳定,一些诗人的民族感情渐渐淡薄,写诗时开始注重诗歌的形式技巧,如王士禛、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到了清中叶,在文化专制和政治高压下,诗歌的形式主义、拟古主义风气盛行,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以及继承晚明的“性灵派”。下面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诗人和流派。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朝灭亡以后改为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曾是复社成员,参加过抗清活动,失败后一直在北方活动。他今天保存下来的诗有400多首,多是拟古、咏怀、游览之作。和他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相合,他的诗歌主要都是表现他的亡国之痛和反清复明的决心,诗风慷慨悲壮,如《秋山》、《海上》、《精卫》等诗。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曾积极参加抗清活动,后来隐居写书。他特别推崇宋代诗歌,曾与人选辑《宋诗选》,推动浙派形成。他的诗也有着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亡国之痛,如《感旧》、《宋六陵》等诗。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学者称为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末时参加过抗清活动,南明灭亡后隐居著书。他的诗深受楚辞影响,诗中用香草美人传统来抒怀,如《绝句》等诗。

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一生贫困潦倒,所以他的诗歌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如《风潮行》、《难妇行》等诗,诗风质朴苍劲。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他曾经削发为僧,是清初影响比较大的一位遗民诗人。他的诗歌学习屈原李白杜甫,在当时独树一帜,诗歌中富有民族意识,或表现故国之悲,或反映民生疾苦,如《猛虎行》、《梅花岭吊史相国墓》等,悲慨雄健。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曾在明朝任礼部尚书一职,清朝顺治二年投降清朝,深为当时人不耻。不过他很快就告病归家,而且还和抗清力量暗中联系,支持他们的活动,最后得到了大家的谅解。他是清初诗坛的大师,对清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强调诗作要有真情,又要有学问,要求转益多师,多方学习前人。他的诗作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如《葛将军歌》歌颂市民领袖、《见盛集陶次他字韵诗重和五首》写自己的失国之哀。他还创造性地作了一组大型七律组诗《后秋兴》,共104首,毫无斧凿痕迹。在他的影响下,常熟产生了一个虞山诗派。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朝进士,复社成员,明亡后被迫出仕。不久因母病,还乡归隐。虽然吴伟业是为保全家族才在清朝任了官职,但他心中始终觉得愧疚,为了表示自己的悔恨之情,他将他的《梅村家藏稿》分成仕清前和仕清后两集,临终前让家人给他穿上僧衣,墓碑上也只有“诗人吴梅村之墓”几个简单的字。吴伟业现存诗歌1 000多首,有不少是借帝王、歌伎艺人和战争来表达他的兴亡感慨和失节悲叹,如《临江参军》、《临淮老妓行》、《过淮阴有感》等,还有一些诗歌则写下层百姓的痛苦,以此揭露清朝统治者的罪恶,如《捉船行》等。吴伟业的歌行体诗写得最好,尤其是七言歌行,他吸取了元白歌行体重在叙事的特点,又加上初唐四杰的绮丽辞藻和温、李的韵味,同时融入明传奇的戏剧性,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创作出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人称“梅村体”,代表作是《圆圆曲》、《永和宫词》等。《圆圆曲》中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成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遗民诗人之后最有名的诗人是王士禛。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人,世家大族出身,曾做到刑部尚书。他是钱谦益去世之后的诗坛新盟主。他论诗以“神韵”为主,主张诗歌语言要含蓄、言尽意不尽,诗歌的意境要淡远清幽。他的诗继承了王、孟一派风格,融情入景,意境闲淡,但较少反映社会矛盾,代表作如《再过露筋祠》、《寄陈伯玑金陵》都极富诗情画意。

清中叶的诗坛也是人才辈出。沈德潜(1673—1769),恪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尊崇唐人,提出了“格调说”,要求诗歌既有正统的思想感情,又要有格律、声韵。浙派盟主厉鹗(1692—1752),主张学习宋人,论诗重学问。“肌理说”的提倡者翁方纲(1733—1818),要求作诗必须以学问为根底,内容要合乎儒家思想,他作诗就有以学问为诗、用韵语作考据的弊病,诗作成就不高。这一时期还有号称“乾隆三大家”的袁枚(1716—1797)、赵翼(1727—1814)和蒋士铨(1725—1785),最出名的是主张“性灵说”的袁枚。袁枚要求诗应该写个人的怀抱,要有真性情、自然,要有独创性。袁枚的主张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他现有诗歌4 000多首,多数写封建士大夫的闲情,较少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乾嘉时还有一些诗人如郑板桥不受各种诗歌理论的束缚,用诗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词在清代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据今人叶恭绰编的《全清词钞》统计,清代词人有3 196人,词作8 260多首,比宋代还要多,而且这时期词的创作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清朝初期除了陈子龙、王夫之等词人之外,词坛有“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各有创作个性。乾隆年间,浙派词独领风骚。嘉庆初年,张惠言开创常州词派,盛极一时。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清初阳羡词派的领袖。他学习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用词写时事,人称“词史”。他一生共有词作1 800多首,有同情人民疾苦的,如《贺新郎·纤夫词》等;有抒发壮志难酬的,如《醉落魄·咏鹰》等;还有怀古感伤的,如《夏初临·本意》等。

朱彝尊(1629—1709),浙江嘉兴人。他是“浙西词派”(也有人称“浙派”)的代表人物,现存词作500多首,他学习姜夔、张炎,特别重视词的字句声律,词作风格以典雅工丽为主。他写得最好的是那些写情的词作,如《桂殿秋》等,咏物怀古词如《卖花声·雨花台》也是佳作。

纳兰性德(1654—1685),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后来因为避讳改名性德,字容若。他是太傅明珠的长子,进士出身,又做过皇帝的一等侍卫,深受宠幸。他的词学习李后主,情致婉转,但词中多是离别相思之情,如《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www.xing528.com)

感情哀怨缠绵,而《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写尽对亡妻的思念。

乾隆年间,厉鹗继朱彝尊之后成为浙派词的领袖,他的词学习周邦彦、姜夔、张炎,音律、文词都很工整,词中多是记游、写景、咏物之作,代表作是《百字令》、《齐天乐》。浙派词不同于风格豪放悲愤的阳羡词派,风格以清空虚淡为主,词境单一,所以浙派渐渐走向没落。到了嘉庆初年,就出现了“常州词派”,主张词要有言外之意和比兴寄托,开山祖是张惠言,他的代表作有《木兰花慢·杨花》、《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等。到了讲究词作技巧与审美的周济(1781—1839)那里,“常州词派”真正风靡当时,影响直到清朝末年。

清代散文发展也蔚为大观。清初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大家强调文章要有经世致用的功能,他们写作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和颇有文学色彩的人物传记,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文风朴实。还有“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要求学习唐宋散文的传统,他们创作出了许多朴实流畅、叙事分明的散文。如侯方域的《李姬传》、汪琬的《江天一传》、魏禧的《大铁椎传》等。他们影响了后来的“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是方苞(1668—1749)、刘大櫆(1698—1779)、姚鼐(1731—1815),因为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这一派被称为“桐城派”。方苞提出“义法”说,要求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还要注意文章的写作技巧,在形式和内容之间,内容决定形式。方苞实际上是要求用散文来宣扬儒家思想。他的代表作有《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刘大櫆主张文章要有高妙的文法和气势,要注意音节和字句。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提出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也就是说文章要以程朱理学为内容,要注重对古代文献、文义和字句的考据,同时也要注意文采,他认为文章的要素是“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个字。他的主张是对方、刘二人的理论的补充发展。可以说,到了他这里,桐城派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他编的《古文辞类纂》更是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登泰山记》是他的代表作。

“阳湖派”是桐城派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是阳湖人恽敬(1757—1817)、张惠言。他们的主张和桐城派基本相同,但兼收子史百家、六朝辞赋,文章更加恣肆,并有词采。而曾国藩领导的湘乡派也是桐城派的后学。

除了这几派外,清代的袁枚、郑板桥和沈复等人的散文也颇有特点,类似明代小品文

清代的骈文有所复兴。清初的陈维崧、毛奇龄等人就开始倡导骈文写作,乾嘉年间胡天游、汪中、袁枚、李兆洛等人也写作骈文,像阮元更是将骈文当成正宗。其中骈文创作成就最高的是汪中(1744—1794),他的骈文不模仿古人,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有真挚的感情和浑厚的气势,著名的作品有《哀盐船文》、《广陵对》等,特别是《广陵对》用七体写广陵之事,现征引部分文字如下:

艺祖擢自行间,典兵宿卫,受周厚恩,幸主少国,疑而自立。其有前代懿亲,不乐身事二姓,陈兵守竟,城孤援绝,举族徇之,则李重进以淮南拒命,握节而死,下见世宗也。宋氏极衰,元兵南伐,势若摧枯,列郡土崩,不降则溃。其有孤城介立,血战经年,行在失守,三宫北迁,而焚诏斩使,勇气弥励,忠盛于张巡,守坚于墨翟。则李庭芝乘城百战,国亡与亡也。当明季世,流寇滔天,南都草创,奸人在朝,方镇擅命,国势亦殆哉不可为矣。其上匡暗主,下抚骄将,内揽群奄,外而直鞠躬进力,死而后已。则史可法效命封疆,终为社稷臣也。故以广陵一城之地,天下无事,则鬻海为盐,使万民食其业,上翰少府,以宽农亩之力;及川渠所转,百货通焉,利尽四海。一旦有变,进则翼戴天子,立桓、文之功,退则保据州土,力图兴复。不幸天长丧乱,知勇俱困,犹复与民守之,效死勿去,以明为人臣之义,历十有八姓,二千余年,而亡城降子,不出于其间。由是言之。广陵何负于天下哉?

文中引广陵旧史,征引有据,辞富事核,真是一篇奇文。

思考题

1.请解释“梅村体”、“神韵说”、“桐城派”、“乾隆三大家”、“词坛三大家”。

2.请简单谈谈桐城派的散文理论及其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