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北朝文学:南北发展不平衡,但融合永不停歇

南北朝文学:南北发展不平衡,但融合永不停歇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换非常频繁,南北方对峙的局面长期存在,南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不平衡的地方,但是在分裂中民族融合的步伐却没有停下来。表现在文学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南方和北方的文学发展不平衡状态实际存在,但南北文风也一直互相影响渗透,到了唐代达到融合。宋文帝时,他被以“叛逆”的罪名杀死。

南北朝文学:南北发展不平衡,但融合永不停歇

第四节 北朝文学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自立,南朝开始。南朝(420—589)包括南方先后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四个朝代先后存在的时间都不太长。其中宋(420—479)存在了59年;齐(479—502)最短,仅23年;梁(502—557)55年;陈(557—589)32年。由出身贫寒的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有过一段经济文化发展的时期,但到后期,政治开始混乱,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机加强势力,于479年消灭刘宋政权,建立齐国。而齐国到了后期也是因为王室内部互相残杀,最后雍州刺史萧衍乘着内乱发兵消灭齐国,建立梁国,称为梁武帝。梁国政治也是一片混乱。548年,梁国发生了侯景之乱。549年,武帝被饿死在城中,梁简文帝萧纲即位。到了551年,侯景杀死萧纲。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建立陈国。

而北方在西晋灭亡后,一直处在“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中。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北方局势渐安定,北朝开始。北朝(386—581)是和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齐(550—557)、北周(557—581)等。534年,北魏孝武帝不满权臣高欢而离开洛阳到了长安,高欢则在洛阳另立新帝,从此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了东魏的皇帝,建立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557年,长安宇文氏家族的宇文觉废了西魏皇帝,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北周”。577年,北周灭了北齐。不过北周政权到了后期,大权渐渐旁落到外戚杨坚手中,到了581年,杨坚废了北周的静帝,建立隋朝(581—618),并于589年灭了南方的陈国,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换非常频繁,南北方对峙的局面长期存在,南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不平衡的地方,但是在分裂中民族融合的步伐却没有停下来。表现在文学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南方和北方的文学发展不平衡状态实际存在,但南北文风也一直互相影响渗透,到了唐代达到融合。

诗歌而言,南朝一直在追求新变中向前发展。首先是谢灵运以山水诗为审美对象,大力写作山水诗,接着又有鲍照发展了七言歌行体。而后到了齐梁陈三代,经过沈约、谢朓等人的努力,出现了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而民歌流入宫廷加上统治者及宫廷文人的修改、拟作,更促成了梁陈时期宫体诗的泛滥。

谢灵运(385—433),东晋谢家士族子弟,其祖父是东晋大宰相谢玄。谢灵运出生在会稽,但小时候被寄养在钱塘杜家,15岁才回到建康,所以小名客儿。谢灵运非常好学,才华出众,18岁时就世袭康乐公的爵位,所以后人又称他为谢康乐。谢灵运出身士族,又有很高的政治抱负,可惜生不逢时。出身寒微的刘裕建立宋政权以后,并不重用士族,谢灵运的爵位也从康乐公被降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等职。因为不被重用,谢灵运心中充满愤懑,常常借游山玩水来抒发抑郁,自我安慰,而且时有放浪惊人之言行。宋文帝时,他被以“叛逆”的罪名杀死。

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期是在刘宋王朝。他一生著作很多,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尤其是在任永嘉太守之后他写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以清新精丽的语言描写了浙江不少地方的山水景色。谢灵运的山水诗一般先叙事,中间写景,最后说理,虽然也有玄言的尾巴,但在景色描写方面,因为对自然景物有着非常细致的观察,所以描摹刻画精妙,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的美,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写山中一天气候和景色变幻万千,山水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而夕阳西下,林峦山壑中暮色深沉,天空云霞飞舞,湖中那重重叠叠的荷叶在夕阳的映照下异常美丽,湖边的img1蒲稗草随着波浪摇曳。这样的湖光山色,这样的宁静自然,让诗人领悟到,置身在自然的山山水水中,与山水合为一体,人不会受到外界世俗的牵累,真正做到淡泊名利,从而得到心性的放松。

谢灵运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山水诗用语工整,诗中有不少名句,如《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语言清新自然,却将春天自然界的蓬勃生机刻画得极为生动。再如《初去郡》中的“野旷沙岸近,天高秋月明”写秋高气爽的景色,也是用语极简,但浑然天成。经过谢灵运的努力,山水诗成为一个独立的诗歌题材,诗坛东晋玄言诗的影响渐渐消失。

鲍照(414?—466),字明远,江苏人。他出身寒门,曾经从事过农业劳动。鲍照一直存有大志,但可惜“才秀人微”,一生不得志。公元439年,他去谒见宋武帝的侄子——临川刘义庆,献上了自己的诗歌并表明自己的怀抱,得到刘义庆的赏识,被任命为临川国侍郎。444年,刘义庆病死,鲍照回到家中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先后做过一些小官,常常是贫病交加。461年,鲍照进入临海王刘子顼的幕中任职。464年,宋孝武帝病死。第二年,宋文帝的第十一子刘彧杀了孝武帝的儿子自立为明帝,这下各地的藩王、将领都起兵反对明帝,刘子顼也起兵响应,失败后被赐死。鲍照也在战争中被乱军杀死。

鲍照虽然仕途不幸,但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就很突出。他的诗、赋、骈文都写得很好,人们将他和颜延之、谢灵运并列为“元嘉三大家”。鲍照写得最多的是诗歌,现存有200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乐府诗,有80多首。鲍照的乐府诗形式多样,三言、五言、七言、杂言等都有,其中既有模拟汉魏乐府的作品,也有学习当时流行的民歌而创作的作品。鲍照在学习中加入了自己的创造,写了不少的七言诗,而且他的歌行体多是以七言为主,也不再是逐句押韵,一韵到底,而是隔句押韵,自由换韵。鲍照的乐府诗内容丰富,有的表现了他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以及作为受到压抑的寒门人士的慷慨不平,有的则描写了游子、思妇、弃妇的情感,还有的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及征夫戍卒的生活

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值得重视,如其中第六首: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诗人因为空有满怀壮志却无法实现,所以情绪激昂,食不下咽,拔剑击柱,仰天长叹。虽然诗人在诗中竭力表现罢官之后的天伦之乐,又以古时的圣贤来安慰自己,但读者还是能清楚地感觉到其中蕴藏的悲愤与无奈。再如其中的第四首: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人心中充满愤恨,可不敢言,只能借酒消愁。

鲍照在诗中也细腻地写出了思妇与征夫的情感。如其第十二首、第十三首即是如此。其十二: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绕绕最伤心。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

细腻地勾画出一个思妇的形象。其十三: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表现了征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鲍照的诗歌在当时虽被人认为“险俗”,但影响很大,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较高。

除此之外,他的《芜城赋》在对比中显出了广陵城的兴衰变化,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全赋语句典雅,骈散结合,历来为人所推崇。而《登大雷岸与妹书》虽是家书,但写景状物细致形象,语言奇丽精工。

沈约(441—513),字休文,浙江人。他出身士族,为人博学,精通文学、历史、佛学。他在宋、齐、梁朝都任过官职。因为他曾经被封为侯,死后谥号为隐,所以后人称他为“隐侯”。沈约是齐梁文学的领头人物。他是南齐竟陵王萧子良的“竟陵八友”之一,在“永明体”产生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永明体”是南齐永明年间形成的一种新诗体,也是后来唐代律诗、绝句的雏形,它对诗的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沈约、谢朓等人在传统音韵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声”“八病”说,归纳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诗歌声律理论体系。不过他们对诗歌的声律要求过于精细繁琐,从实际创作来看,他们也不能完全遵守那些规定。但是“永明体”的出现为后来唐代格律诗的成熟和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沈约现存诗歌有一百多篇,他的诗歌清新哀怨,在他的山水诗、离别诗中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他的《秋晨羁怨望海思归》紧扣诗题,一写秋天早晨的景色,一写羁旅之怨和思归之心。而他的离别诗更是感伤,如《别范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www.xing528.com)

少年时的分别和暮年时的分别各有不同,少年时将分别看得很容易,因为以后总会有再次见面的机会,而老年时的分手则意味着再见很难。所以,今天分手时不要说一杯酒微不足道,也许下次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纵使可以像古人那样梦中寻访,也许都会有迷路的可能,那么我们要拿什么来宽慰相思之情?诗中充满了感伤。他的《悼亡诗》: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更是凄凉悲怨。诗人看到今秋的明月还是去年的那轮明月,地上的小草枯了来年还会再发青,而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逝去则一去不返,相对于永恒的自然,怎不让人感到悲伤?

“永明体”另一位诗人谢朓(464—499),字玄晖,河南人。他出身高门士族,高祖是东晋有名的宰相谢安的兄弟,他的母亲是宋文帝的长女。谢朓为人非常好学,年轻时就很以文才而知名,曾经是南齐竟陵王萧子良的“竟陵八友”之一,也因为文才受到南齐王室的重用。不过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也不能逃脱悲剧的命运。499年,始安王萧遥光密谋夺取帝位,想拉拢谢朓,可他不愿意加入,因此受到诬陷,下狱而死。谢朓因为和谢灵运同宗,人们称他为“小谢”,又因他曾经任过宣城太守,因此又被称为“谢宣城”。

谢朓是齐梁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他现存诗歌170首,其中不少诗已经有了五言律诗的雏形。他的诗歌既有曹植的风格,又兼有谢灵运、鲍照的风格。他进一步发展了山水诗,他的山水诗描写细致,语言清新,没有像谢灵运诗那样有一个玄言的尾巴,情与景结合得非常自然。比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写诗人站在山上眺望京城,只看见夕阳下参差不齐的屋脊,明艳照人,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云霞,澄清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练,平静地流淌向前,江中的小洲上满是喧闹的小鸟,而各种各样的花开满了芬芳的郊野。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由地想到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到那遥远的他乡,再想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心中充满了惆怅。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春天的美景和思乡的情绪和谐地交织融合,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因为比喻得当,色彩对比鲜明,成为名句。他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等也是情景交融的作品,“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些名句就出自其中。而他的小诗如《王孙游》写“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语言清新自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人五言绝句。谢朓不仅在当时的文坛有着极高的声名,而且他的诗歌创作对唐代的诗人也起了重大影响。

北朝文学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和成就。除了北方民歌之外,活跃在文坛的北方本土文人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可算是北方本土文学成就的代表。《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衒之都是北魏作家,前者集六朝地志之大成,写出了祖国的山水之美,后者记录了洛阳的佛寺佛塔及相关的活动。

同时,北朝文学又在对南朝文学的模仿学习中向前发展。来自南方的文人如庾信、王褒等人推动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加速了南北文风的融合。

庾信(513—581),字子山,河南人。42岁以前,他生活在梁朝,和徐陵一起担任萧纲的东宫学士,创作了不少轻艳的宫体诗。侯景之乱时,他逃到江陵。后来在出使西魏期间,因为梁朝被西魏消灭,又因为他的文才出众,庾信就被强行留在了北朝。他在北朝很受器重,先后在西魏、北周任要职。即使后来北周允许南来的人士回去,庾信也不能回,只能在北方终老。所以,42岁以后的他一方面在北朝受尽礼遇,一方面却有着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始终生活在矛盾之中。

因为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庾信后期的诗歌除了与北方贵族的唱和之作还有前期华丽雍容的风格之外,更多的诗歌有了深刻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其中既有对时代沧桑巨变和羁留他乡的感伤,又有对故国山河的思念,还有对人民苦难的关注,风格变为悲凉苍劲。他的《拟咏怀》二十七首可算是代表作。比如其中的第十一首云: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诗人痛苦而又无奈地悲悼故国梁国的灭亡。其中的第三首:

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倡家遭强娉,质子值仍留。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

道出了自己羁留在北朝的痛苦心情。而第七首: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则既有对南归的渴望,对故国的思念,又有羁留之恨。

庾信的一些五言绝句也写得很精彩,如《重别周尚书》写道: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诗的境界开阔,情调苍凉,不同于南朝文人的精致。可以说,庾信的诗歌既吸收了南朝文学声律、对偶、用典等修辞技巧,又有北朝文学雄浑刚健的风格,因而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而他的骈文《哀江南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叙述了梁朝的兴亡历史,作品感情深沉,文辞优美,变化多端,是南北朝赋中杰作。

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推动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对南北文风的融合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思考题

1.请举例谈谈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

2.请举例论述鲍照乐府诗的创作成就。

3.请列举“永明体”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4.请简单谈谈庾信的文学创作及其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