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押韵和平仄的韵律美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押韵和平仄的韵律美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押韵和平仄韵律是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由此所构成的韵律美是构筑古典诗歌艺术美的重要因素。所以,历代诗词歌赋均被称为韵文或美文。韵,指的是押韵,律,指的是平仄格律,这是近体格律诗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韵头是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的高元音,又称介音。同一韵母包括许多不同的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诗、词、曲是押韵的。如第一首的韵脚是“荒”、“茫”、“墙”、“肠”、“乡”。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押韵和平仄的韵律美

第一节 押韵和平

韵律是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由此所构成的韵律美是构筑古典诗歌艺术美的重要因素。所以,历代诗词歌赋均被称为韵文或美文。可以说,有诗皆押韵,无韵不成诗;离开韵律美,就没有诗词歌赋的艺术美。韵,指的是押韵,律,指的是平仄格律,这是近体格律诗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对古典诗歌格律知识的简介就从这两个概念开始。

一、押韵及相关知识简介

(一)什么是“韵”?

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准确理解的一个问题。所谓“韵”,虽指的是押韵;但所押的这个“韵”,又是什么呢?它指的就是音韵相同的读音,大致就是《汉语拼音方案》中所讲的韵母所发的音,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如用汉字来表现,就是韵母相同的字。

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由辅音充当;韵母由单个元音充当的叫单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充当的叫复韵母,韵尾含鼻音的叫鼻韵母。韵母可能包括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头是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的高元音,又称介音。韵尾除短紧的高元音构成外,还可能由鼻辅音构成,如庄(zhuāng)、良(liáng)等字。韵腹是汉语一个音节中发音最响亮而又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音节可以没有韵头,如当(dāng)、奔(bēn)等字;有的音节也可以没有韵尾,如多(duō)、刮(guá)等字;有的音节还可以没有韵头、韵尾,如答(dá)、博(bó)等字。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知道,“韵”和“韵母”是两个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概念。韵是韵母去掉韵头以后的部分,只要是同韵的字,都可以用来押韵的。

我们还应知道,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于语音、文字上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么,古音、古韵与今音、今韵之间,自然也是有同有异的。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能用汉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常常说“读若某”,后人说成“音某”,这种注音方法叫做“直音”。大约在汉魏南北朝时期,音韵学家在急读法、缓读法和长言、短言的基础上,产生了反切和四声。

反切法是古代的常用拼音方法,比起直音法来是有着极大的进步;它是汉语音韵学的开始,也是现代汉语声韵的基础。反切法要求切上字和被切字同声,切下字和被切字同韵同调。例如,“红,胡笼切”,“坎,苦感切”。这实质上就是将“胡、笼”两字急读拼出“红”的读音,将“苦、感”两字急读拼出“坎”的读音。相对现代汉语拼音来说,红(hóng)是由胡(hu)的声母和笼(lóng)的韵母拼成的;坎(kǎn)是由苦(kǔ)的声母和感(gǎn)的韵母拼成的。

(二)什么是押韵?

押韵是诗、词、曲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曲中的所谓押韵,指的是诗、词、曲中诗句的一定位置上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同一韵母包括许多不同的字。如“东”dōng,“童”tóng,“戎”róng,“中”、“终”、“忠”zhōng,“工”、“公”、“功”gōng,“龙”lóng,“红”、“虹”hóng等字的韵母都是ong;又如“毫”、“壕”háo,“刀”dāo,“逃”、“桃”táo,“牢”láo,“遭”zāo,“槽”、“曹”cáo,“高”、“羔”gāo等字的韵母都是ao。这类韵母相同的字,叫同韵字,凡是同韵字,都可以用来押韵。在汉语拼音中,有些韵母的前面还有韵头,拿壮、鸯、商这三个字来说,ang前面的i-、u-算韵头,那么,不同韵头的字也算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一首诗或词、曲读起来为什么会感到声音和谐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诗、词、曲是押韵的。下面我们可以举两首诗来看看:一是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一是鲁迅的《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上面两首七言律诗,都是逢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句末押韵的字叫“韵脚”。如第一首的韵脚是“荒”、“茫”、“墙”、“肠”、“乡”。“茫、肠”两字的韵母是ang,“墙、乡”两字的韵母是iang,“荒”字的韵母是uang,押的是ang韵。第二首的韵脚是“求”、“头”、“流”、“牛”、“秋”。“头”字的韵母是ou,“求”、“流”、“牛”、“秋”四字的韵母是iu(iou),押的是ou韵。在一定的位置上,同韵的字反复出现,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和谐,就构成了诗的音乐美。

古代的诗有的照现在的语音来读仍十分和谐,这是因为古代是同韵的字,在今天的普通话里也还是同韵的字。但是,有的古诗用普通话语音来读,并不十分和谐,那是因为古今语音有变了。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xia),白云生处有人家(ji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a)。”(押的是下平声六麻韵)

古代近体格律诗、词、曲的押韵,情况略有不同,下面分别作一简介。

古人写格律诗多依照韵书押韵。我们知道,汉字的数量是很大的,东汉时许慎所编著的《说文解字》收入汉字九千三百多,而到了清《康熙字典》时,却收入汉字多达四万七千多。可见,时代不同,字数也在变化。而人们出自审音辨韵的需要,对韵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如六朝时就已有人编写了一些韵书,最早的是魏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隋代的潘徽于《韵纂·序》云:“《三苍》、《急救》之流,微存章句;《说文》、《字林》之属,惟别形体。至于寻声推韵,良为疑混;酌古会今,未臻切要。末有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商。”(《隋书·潘徽传》)此二书虽早已散佚不传,但据此可知它们是汉语最早的语音专著。而隋代陆法言把他所掌握的几万个汉字,按其韵母,分为一百九十三个韵部,编为《切韵》。这部书,继南朝齐代周颙《四声切韵》和梁代沈约《四声谱》之后,比较完整地把汉字的声韵归类,使得此书既可供创作时选韵,又可供读书时审音辨韵之用。陆法言的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可惜《切韵》也已散佚,今仅存残本。到了宋代,为了科举考试的需要,陈彭年、邱雍等人奉命重修《切韵》。陈、邱等在《切韵》和唐代孙愐《唐韵》的基础上,增添了字,也增添了韵,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即增广切韵的意思。《广韵》是按韵编排的韵书,全书共分二百○六韵部,是留存至今的最完整的古代韵书,虽成书于宋代,但反映了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到了南宋末期,山西平水人刘渊,根据唐、宋语音,重编韵书,称为《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为一百○七韵部;其书流行于世,因刘渊为平水县人,其书又刊行于平水,故称其韵书为《平水韵》。此书亦早已不存,《古今韵会举要》沿用了它的韵目,并有简略说明。元代阴时夫编著一部按韵排列的类书《韵府群玉》,也沿用了《平水韵》韵目,又将刘渊《平水韵》中的韵部进行了微调,共一百○六韵部。而据王国维考证,在《平水韵》成书稍前,南宋王文郁编著有《新刊韵略》、张天锡编著有《韵会》,亦为一百○六韵部。这就是元、明、清直至当代写近体格律诗的依据。

平水韵共分为一百零六韵:平声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而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因此。这里只讨论一下平声韵的情况。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上平声是平声上卷的意思;下平声是平声下卷的意思。

上平声十五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是韵部的代表字,每一韵部都用该韵部的一个字来代表,这也就是所谓的“韵目”。每一韵都有很多同韵的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用来押韵。

古代同韵的字,有些在普通话里仍然是同韵字,有些就不是同韵的字了。由于初学的人对古诗韵不是很熟悉,我们在讲诗的押韵时,不用古诗韵的名目,只注出普通话的读音。同一首诗的韵脚,一般情况下是普通话同韵的,古代也同韵;有时是普通话不同韵的,但古代是同韵。

词虽然是格律诗的另一种形式,但在用韵方面却没有格律诗那么严格,不但整首词的韵脚可以通用邻韵,而且还扩大了使用邻韵的范围,把有的不属于本韵部邻韵的其他韵部,也作为通用韵来使用。故而词之用韵情况与近体格律诗相比,则要宽泛得多。

词之用韵要求不那么严格,从词这种诗歌样式正式产生的唐代就是如此。当时的词是用来配合乐曲供演唱用的;而格律诗,除了用于一般场合,还用于考试,所以要求要严格得多。

词之用韵大体是参照古体诗那样使用宽韵。由于词在唐代就使用宽韵,以后五代的词人在用韵上也仿效唐人的方式,并由此一直影响到后代的词人。而且从宋代开始,词韵使用的宽泛程度,还扩大到仄声韵中的上声韵和去声韵可以通押,这就给词人在用韵上带来更大的方便。

词在用韵上的改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这一改变,词人就从用韵方面所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由过去在一个韵部中选韵字,扩大到相邻的韵部中选韵字,避免了限于一个韵部用韵所难免造成的用韵贫乏的情况,这就会因为有充分的选韵余地而提高词的艺术效果。所以,词韵从格律诗的单一韵部押韵改变为通用邻韵,导致仄声韵之上声和去声通押,这是用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而这一革新。则直接导致了词人创作上飞跃,此后许多优美词作的产生,都和词韵的革新是分不开的。

研究词韵的著作,流传到现在的有传说是明代的陈铎所编著的《箓斐轩词林正韵》。陈氏此书,将词韵分为十九个韵部,把上、去、入三声分属平声韵部,这一分法,对以后编著词韵的人起了先导的作用。清代初期,沈谦研究了宋词中用韵的情况,编有《词韵略》。此书也分为十九韵部,其中属于平、上、去声的有十四韵部,属于入声的有五韵部。每个韵部以本韵部中的两个字领韵。这部韵书刊行后,就受到词人的重视,将其作为填词用韵的根据。清道光年间,戈载以沈谦的《词韵略》为基础,编成《词林正韵》一书,也是属于平、上、去三声的十四韵部,属于入声的五韵部,共为十九韵部。这部韵书刊行后,一百多年来一直在词学界通行,影响很大。

至于元曲的押韵情况又与诗、词不同。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这里所说的元曲是指散曲。散曲按地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北曲和南曲。简略地说,当金王朝统治北方及入主中原时期,中原的词传入北方,形成北曲。之后元政权统一中国后,北曲又影响到南方,南方文人及艺人根据南方的曲调和语言习惯,创造了南曲。

散曲最初是金、元时期的民间小调,初期的用韵只要求合于当时北方的语音,不像近体格律诗和词那么严格。元代初年,江西高安人周德清,根据从金代以来到他所处时代的戏曲与散曲用韵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当时北方的语音,又参考了平水韵,把平水韵一部分韵部的字作些调整,编成了一部名为《中原音韵》的曲韵。这部曲韵书分为十九韵部,每个韵部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部分,而把入声分别归入到平、上、去三声之中。从此,《中原音韵》就成为北曲所依据的韵书。至于南曲,最初仍按填词的习惯用韵。后明太祖朱元璋宋濂、乐韶凤等人编有《洪武正韵》一书,写曲之人也有采用这部韵书的。

元曲一般以北曲为代表,今天尚能见到的全部金、元散曲有三千多首,几乎全是北曲。故而这里所谈到与散曲有关的问题,都是以北曲为准。因此,《中原音韵》可作为曲之押韵的最有权威的韵书。

(三)古典诗歌为什么要押韵?

诗人们在创作诗歌时,总离不开韵。因为押韵能够使诗句起到声韵谐和、曲调优美、好读易记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即便是最原始的歌谣,原本也是可歌的,或是为了歌唱而作的;即使“歌”不入乐、不合乐,乃至只供吟诵,也都是要讲究音节、音调和适口。所以,无论是原始的歌谣,还是后来的《诗经》、《楚辞》,都是有韵的文学。当然,押韵的文字不一定就是诗,如中医学里的“汤头歌诀”,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虽也押韵,但却不是诗。故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写诗一般首先是要讲究押韵的。因为押韵是中国诗歌于形式上的第一个特征和最重要的条件,是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优秀传统。尽管在诗史上,曾有过两次废韵的尝试:一次于六朝时期,人们翻译佛经,对其中音律部分,为求照顾意义的准确,只能注意节奏和字数的齐一,于是译出了不押韵的四言诗或五言诗。这种被称为“偈语”的东西,除善男信女外,一般人不会对它多加注意的,更谈不上从中获得多少情趣了。另一次废韵,则是“五四”时期出现的白话诗运动了。至于废了韵,其审美效果如何,人们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吧!

诗歌为什么需要押韵?历代诗人学者对此多有论述。白居易认为:“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与元九书》)可见押韵在诗歌内容的表述,在情感的抒发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金代王若虚则认为:“诗之有韵,如风中之竹,石间之泉,柳上之莺,墙下之蛩,风行铎鸣,自成音响,岂容拟议?”(《滹南诗话》)也就是说,诗之押韵,是大自然的安排,是诗的自然属性,是不可置疑的。而清代沈德潜则将用韵视为诗歌作品的重要基石,他于《说诗晬语》中云:“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故有看去极平,而断难更移者,安稳故也。安稳者,牢之谓也。杜诗:‘悬崖置屋牢。’可悟韵脚之法。”由于韵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把押韵与否作为诗与文的区别标志,就如明代李东阳所说:“虽有格律,而无声韵,是不过排偶之文而已。”(《麓堂诗话》)

概而言之,押韵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一是连串作用。诗歌的语言较为特殊,它可以省略、颠倒、跳跃乃至变形,无须语法上的完整。许多松散的、似无干系的意象,一经韵脚的连串,便成为完整美妙的境界。确实,诗歌在吟诵之时,一般在念到句末的一个字时,便会节奏拖长。当多数的句子于句末的韵母相同,同声相应,便能产生统一和谐的效果。这样一来,韵的作用就等于是一条金线,把涣散的声音如同珍珠般贯串起来,使之成为整体。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文中也指出:“韵的最大功用在把涣散声音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这是很有道理的。

二是记诵作用。押韵合辙,最便于记诵,这是一个常识。按照清代章学诚的看法是:“所以便讽诵,志不忘也。”(《文史通义·诗歌》)此话甚是有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记忆需要联想,而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存贮是分类的,从形式上说,有语音方面的,有语意方面的。性质相近的信息,会处于相邻的区域;当大脑中某一个信息被唤起时,它的左右邻居,也就会受到感应,活跃起来;这就引起了联想,形成了有序的思维。而有序的思维活动,会增加信息的力度,加强记忆的能力。押韵,就是于语音方面推动人的思维活动。韵的有规律的配置,能够触发读者的语音联想,当读到上句时,因句末用韵字的韵母作用,就会牵动起另一句句末的韵母,从而让另一句的影像浮现出来。

三是审美作用。如前所说,诗歌是艺术,而艺术则要讲究形式的美,要有能引起审美的元素。中国古典诗歌从产生之日起,就自觉地从文字本身去发现与构建音乐的体系,从押韵、节奏、平仄等方面建立起声律之学,并使其趋于精纯,更能适应情感抒发的需要,声情之美,日臻华妙。正如沈约所指出的:“夫五色相宜,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诗歌艺术的审美效果。而就欣赏者来说,对声韵了解程度之深浅,也直接关系到其欣赏的效果。一个有着较深声韵知识的读者,在其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对诗作的体味就会深刻全面得多;而对声韵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来说,他对诗歌的欣赏就会留下空缺处。正如清代沈德潜指出的:“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情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发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说诗晬语》)他又说:“杜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改则弊病去,长吟则神味出。”(《说诗晬语》)“改”属于构思范畴,而“长吟”则是欣赏的行为了。在诗歌吟诵的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韵”了。

四是构思作用。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看,诗歌押韵的要求,固然对诗人的创作带来了限制的一面,但它又能起到促进诗歌创作的一面。因此,诗人的创作构思必须纳入到韵律的框架之内,正所谓诗“以声律为窍一,物象为骨二,意格为髓三”。(旧题宋梅尧臣:《续金针诗格》)诗人创作诗歌先要立意,并就意之所及,列举韵字若干,以供驱遣、磨合。它大致可分为立意、寻韵、琢句、谐声等步骤。只有将心中的意象与激情经过声律化的处理后,诗歌的创作过程才算完成。诗人常会产生这样的经验体会:当他选取了一定的韵字时,其思维活动就有了一定的方向,这就又使得他不可能漫无边际地去选择形象了,而只能寻着韵字的方向去进行。而语音的联想,又会推动着形象的联想,会启动那些藏于脑海深处的信息,就在不经意之间,忽然会意想不到地找到非常确切的意象,从而使诗句获得了意境。在这里,韵脚就像一块磁石,它能吸引脑海中的信息朝着一定的方向活动;它又如同一把钥匙,能够帮助人们打开形象的仓库。至于押韵或用韵在诗歌(包括散文)创作中的作用,古人也多有论述,如明代谢榛云:“凡字异而意同者,不可概用之,宜分乎彼此。此先声律而后义意,用之中的,尤见精工。然‘禽’不如‘鸟’,‘翔’不如‘飞’,‘莎’不如‘草’,‘凉’不如‘寒’:此皆声律中之细微。作者审而用之,勿专于义意而忽于声律也。”(《四溟诗话》)强调的是在词意相同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声韵的效果,而不能专注于词意而忽略了声韵。清代刘大櫆云:“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论文偶记》)同样强调在文章的写作中,选什么样的字,多一字或少一字,应以声韵为出发点,以声韵为选择的标准,这可以说是将声韵等因素摆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了。清代袁枚则云:“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其音涉哑滞者、晦僻者,便宜弃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亮;‘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随园诗话》)袁枚强调的是: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选好韵脚是第一位的事,炼字、炼句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从声韵出发。这也是很有见地的诗歌创作经验。因为诗歌在押韵时,所呈示出来的音乐性,并不仅仅是一个便于记诵或单纯审美的问题,它还会对诗歌作品的整个内涵,产生积极的意义。例如,19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首小诗翻译成中文后是这样的: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很显然,译者在翻译时,是注意到押韵的问题的;因为“高”和“抛”同属一个韵部。如果不考虑押韵的话,则可以有另一种译法: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重。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弃。

从词义的角度看,“高”与“重”,“抛”与“弃”,可谓是一样的。但后者的译法,因不押韵,读者不仅不易记,而且吟诵的音乐美感也大大地打折扣;更主要的是,末句押“抛”,声音嘹亮而悠长,它除了与“高”相押之外,还给人以昂扬、坚定的感受。如果用去声的“弃”字,则会给人有幽远和不稳定的感觉,也就会影响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四)古典诗歌押韵的规则

古典诗歌必须押韵,但因为古体诗、近体格律诗、词、曲押韵的情况有区别,所以各自有着不同的押韵规则。现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1.古体诗的押韵

古体诗不受格律的限制,在押韵方面,比近体格律诗要自由得多。

(1)古体诗押韵,其用韵字,可用平声字,也可用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

(2)古体诗有的一句一押韵,有的二句一押韵,有的三、四句一押韵。

(3)古体诗可以一韵押到底,也可以于诗中换韵。

(4)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可以与邻韵通押。(www.xing528.com)

(5)古体诗中可以押重韵,即可以重复出现韵脚字。

2.近体格律诗的押韵

(1)韵脚的位置是固定的。无论律诗或绝句,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首句是否用韵,则由作者自定。七律、七绝首句用韵的居多,算为正体;不用韵的为变体。五律、五绝却以首句不用韵为正体,用韵的为变体。

(2)一般只能押平声韵,少数押仄声韵的属于变格。而且必须一韵押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3)律诗或绝句的韵脚,通常只能在一个韵部中选择韵脚字,不能邻韵通押,更不能四声通押。只有首句起韵的可用邻韵。押错了韵,叫做“出韵”或“落韵”,这是不允许的。

(4)近体格律诗不能有重韵,即在一首诗中不能出现重复的韵脚字。

3.词的押韵

同诗比较起来,词的押韵比近体格律诗要自由得多,但比古体诗则限制要多,比新诗的押韵就更严格。因为词有词牌的缘故,不同词牌的词,有不同的押韵情况,怎样押韵,是押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词谱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近体格律诗通常只能押平声韵,而词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但是,词谱规定押平声韵的,不能押仄声韵,如《忆江南》、《水调歌头》、《沁园春》等;规定押仄声韵的,则不能押平声韵,如《卜算子》、《念奴娇》、《鹊桥仙》等。还有押仄声韵的词牌,特别规定必须押入声韵,如《满江红》、《忆秦娥》等。

(2)词的押韵,有密有疏,密者可一句一押韵,二句一押韵;疏者则有三、四句甚至五、六句一押韵的,如《六州歌头》等。

(3)词的押韵,有一韵押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有换一次韵的,也有换多次韵的。一韵到底的如《长相思》、《卜算子》等;多次换韵的如《虞美人》、《菩萨蛮》等。

(4)词的押韵,除用本韵的外,押同韵的情况也很多。这也正是《词韵》比《诗韵》要宽的缘故。

(5)词的押韵,有的可以出现重复的韵脚字,如白居易的《长相思》、陆游的《钗头凤》;有的词谱未注明叠韵的,一般不可重韵;但也有的词人却用了重复的韵脚,这在近体格律诗中是不允许的,可在词中却似乎要宽泛得多。

4.曲的押韵

诗和词都须押韵,曲也不能例外,但是曲的用韵与诗、词的用韵有几点明显不同的地方。

(1)一韵到底。凡是北曲,不论是一首小令、套数,或是杂剧一折戏中的曲子,只能用一个韵,不能换韵。至于南曲传奇,一折中的曲子是可以换韵的。北曲这种一韵到底的规定,与近体格律诗以及限用一个韵的某些词牌相同。但多数词牌是可以转韵的,这种转韵的方式不适用于北曲。

(2)平仄通押。近体格律诗用韵不能平仄通押。词的用韵,也只有《西江月》、《渡江云》、《哨遍》、《戚氏》等少数词牌可以平仄通押。北曲无入声,以入声字归入平、上、去三声中,平仄通押。南曲则保留入声,入声可以代替平声。北曲虽然没有入声而且平仄通押,但是押平声或是仄声,要按曲谱规定来进行,应押平声的不能用仄声,应押仄声的不能用平声;而且规定用去声为韵的地方,不能用平声字或上声字代替,如用入声字代替,也要这个入声字是归入去声的,否则也不能用。

(3)可以重韵。近体诗是不能重韵的,即便是百句以上的排律,所用韵脚也没有重复字。词中除了出现叠句才有重韵出现外,也只有在为特殊的需要时才使用重韵。曲中的小令由于形式短小,用韵的句子不多,所以不易重韵;但套数和杂剧,限于一韵到底而又不能换韵,而且容纳的曲子数量多,需要押韵的句子也多,往往感到用来押韵的字不够使用,于是不避押韵字的再度使用,造成重韵。

二、平仄

平仄是根据传统的四声来区分的。传统的四声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为平、上、去、入。

平声字如:边、天、飞、堂、寒、麻字等。

上声字如:古、草、老、近、柱、是字等。(注意:后三个字普通话里读去声,古音读上声)

去声字如:菜、树、放、汉、世、送、笑字等。

入声字如:桌、切、白、食、尺、百、麦、物字等。

五度标记法

四声,指的是古代汉语里的四种声调。而声调是汉语(以及某些其他语言)的特征。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和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55)(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35)(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214);去声是一个高降调(51)。具体直观的可见下面的五度标记法。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就是平、上、去、入,和今天普通话里的四种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其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的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当然,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字。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是不能押韵的。

什么字归于什么声调,在韵书里是清楚的。但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时,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时,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在现代汉语里多得多。例如: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入声,形容词,频繁。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辨别四声,是辨析平仄的基础。

知道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声。“仄”,按字义理解,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区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大约是比较长的音,而且是一个平调,没有升降的,而其他三声大约是比较短的音,有升有降,因此形成了两大类的对立。如果让平仄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那就能够使声调多样化。因为,同一句话用相同的声调就有点呆板,用不同的声调才有变化,才能有节奏。诗、词中平仄交替或对立,就能构成诗、词的节奏与旋律,形成诗、词的音乐美。因此,平仄是诗、词格律的重要因素。

那么,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替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里是对立的。

在诗词的平仄格式中,凡“平”的位置,就要选用读平声的字;凡“仄”的位置,就要选用读仄声的字(上声字、去声字和入声字均可)。

这种平仄格式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下面这两句诗的声调:

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 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平声  平声  入声  去声  平声  平声  去声  去声

去声  平声  平声  去声  入声  平声

其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而言,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开头是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而仄仄后面跟着的又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开头是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而平平后面跟着的又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沉舟”对“病树”,是平平对仄仄;“侧畔”对“前头”,是仄仄对平平;“千帆”对“万木”,是平平对仄仄;“过”对“春”,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怎样辨别平仄呢?在普通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了,而入声则已经消失了,分别归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去了。针对这种情况,平声字好办,只要把阴平、阳平同等看待就行了。而入声归到上声、去声的也好办,因为上声、去声也都是仄声。唯有归到阴平和阳平里的入声字就较难办,非查字典不可。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字的(比如说,你是江浙人或是山西人、湖南人、华南地区的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其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就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的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里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的方言里的声调,那就更好办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就都归到了阳平里了。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于阳平,哪些字属于入声,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和湖北等地略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成了去声,又有一部分变成了上声,这都是仄声,好办。只有由入声变为阴平、阳平的,才会有辨别平仄的困难。这也只有查找字典或韵书来解决了。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字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而这个障碍是必须要靠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一本《同音字典》,查此书很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