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感发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感发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这个“物”,既是自然界外物,也是人们所生活着的现实社会,人的情志都是感物应物,也就是由客观外物触发而产生的。这就是自然界外物对人内心情志的一种触动。刘勰指出,不同节候,自然景物是有异的,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感发

第二节 自然界物象的感发

上一节谈到诗歌的作用时,曾引用过一段文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大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说,你的情志在你心中活动,这种活动如果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就形成了诗。可是,你的情志又是怎样活动起来的呢?是什么东西使它活动起来的呢?既然中国古典诗歌是以“情志”为其生命,因此,探讨“情志”活动的始因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这就需要联系“因物兴感”之说来分析了。

若按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的理论来看,“情志”尚非人的精神本体,而“心性”才是本体;心之未发曰“性”,已发则曰“情”,“心性”是实体,而“情志”不过是它的活动功能。但未发的“心性”是虚静空明、寂然不动的,它本身不会产生诗;只有当它活动起来,转化为“情志”后,再用合适的语言意象表达出来,才有了诗歌。那么,问题就又回到了上面所提到的:是什么事物能够使得“心性”发动和“情志”产生呢?这靠的就是自然界的外物了。《礼记·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里虽然谈的是音乐,但是,它明确认定“人心之动”,即人的情志的活动,是由自然界外物所引起的。《礼记·乐记》又云:“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后来东汉的王延寿将此观念第一次移用于诗歌领域,提出了“诗人之兴,感物而作”(《鲁灵光殿赋序》)的观点。此后,人们对这个观点不断地进行着有影响的论述。如刘勰认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而陆机将此叫做“感物兴哀”(《赠弟士龙诗序》),傅亮则称之为“感物兴思”(《感物赋序》),萧统谓之为“睹物兴情”(《答晋安王书》),萧纲则云之为“寓目写心”(《答张缵谢示集书》),虽称谓有异,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可见当时被人们所共识。直至北宋初期,诗人梅尧臣有诗云:“圣人于诗言,曾不专其中。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因物兴感”即从此中来。故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凭借着外物而引起感发,所感发出来的便是“情志”。

但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因物兴感”的感发过程中,“心”是主体,“物”只是凭借,虽然“因”于物,实则“源”于心。也就是说,“心”接受“物”的感发亦非单纯的影照,此“应物”不同于彼“映物”;除感受外,还应有应答的作用,即是“心”与“物”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这种心物交相为用的关系,亦可借用一首古诗来说明。苏轼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宋诗的风趣而富有哲理的特征,于此诗表露无遗。我们知道,琴作为乐器,是音声之所从出处,但它自身却又是不会自动奏鸣的,这就好比寂然无动的“心性”;而手指作为触击乐器的外物,它本身也不是音声之源头,但因为手指与琴的交相为用,遂使得美妙的乐声能够迸发出来。此诗所揭示的心物关系,不正说明了“因物兴感”恰恰是人的生命的感发,而只有将诗歌视为一种生命的形态,这种“因物兴感”才会源源不断,长久保持。

前面所说的这个“物”具体又是指的什么?它为什么能够使人内心的情志活动起来?对此,南北朝齐梁时的文学理论家钟嵘作了解答。他有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品》,在其中的序文里,钟嵘写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认为,能够使自然界外物活动起来,从而引起你内心情志活动的,那是“气”。古人以为,宇宙之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季晨昏。比方说:夏天阳气最旺盛,但到了夏至这一天,阳气盛到极点就会开始衰落,阴气就会逐渐增生,慢慢地天气寒冷,草木凋零。等到阴气发展到极点,就是冬至,从冬至日这一天起,阳气又开始增生,于是天气又慢慢地变暖。春夏秋冬就是这样有序地循环运动着。由于四季冷暖不同,所以,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和草木鸟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而我们人的内心也就会随着自然界外物的这些变化而受到感动。所以这个“物”,既是自然界外物,也是人们所生活着的现实社会,人的情志都是感物应物,也就是由客观外物触发而产生的。钟嵘的观点与上面所引用的刘勰等人的观点是一致的,也与《礼记·乐记》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即都注意到了文学中的情与物、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都肯定了文学是主观的心、意、情、志的表现,要吟咏情志,摅写主观意识到的道、理;同时也认识到主观的情志心意都是“应物感斯”,由客观外物摇荡触发而产生的。并特强调指出:“言此事必深知此事,到得事理曲尽,则其文确凿不可磨灭。”(刘熙载:《艺概·文概》)

接着上面的话题,我们进一步追问:人的内心会受到什么样的感动呢?晋代著名诗人陆机在他的理论名作《文赋》中回答了这个问题:“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也就是说,看到春夏秋冬季节的更替而感叹生命的流逝,看到万物错陈而思绪纷纭。心中受到了芳春和劲秋的感动。那么,为何春天会引起人内心的欢喜,秋天会引起人内心的悲伤呢?这是因为,春天草木的萌发、鸟兽的生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生命的勃发旺盛、青春年华的美好;而秋天草木的凋零、鸟兽的栖归,自然使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和终结。这就是自然界外物对人内心情志的一种触动。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对此论述得更具体:所谓“物色”,就是自然景物。刘勰指出,不同节候,自然景物是有异的,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诗人感物有其必然性,“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圭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特别是由此创作得以激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于春林共朝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而当诗人的内心被感动得无法平静时,他就要想办法把这一份感动表达出来,这就是“摇荡性情”了;至于“形诸舞咏”,可举一例,《世说新语》里记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即晋朝大将军王敦,他喜欢曹操的诗,每当他喝了酒后,就要吟诵曹操的《龟虽寿》诗,而且是一边吟一边用铁如意敲打珊瑚唾壶,天长日久,竟把唾壶敲打出了很多缺口。由此看来,《毛诗·大序》里所说的“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真是一点儿也不错呀!

既然自然界外物能够引起诗人作诗的感发,那么,我们就要对它进行一番讨论了。一般来说,外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的“物象”;一类是人事界的“事象”。我们先来讨论自然界的“物象”,人事界的“事象”将放到第三节来讨论。

其实,上面所引陆机说的“悲落叶”的“劲秋”和“喜柔条”的“芳春”,就都属于自然界的物象。此外,钟嵘在《诗品·序》里也举了一些自然界的物象: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这也就是说: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春之风和鸟、秋之月和蝉、夏之云和雨、冬之冰和寒,都能够感动诗人,从而使他们写出美好的诗词来。

先看春风、春鸟的春之物象。李煜有首很有名的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后主还有一首小令词《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在这两首词里,词人都写到了春风和明月,而由此所引起的却是一种悲伤痛苦的感情。这是因为李后主破国亡家,成为阶下囚,被从故都金陵带到了北宋的都成汴京拘禁起来。以往每年春风吹来之时,他都是以帝王的身份在御花园里赏月看花;而现在春风吹来之时,他却已经失去了家园,就连性命都掌握在人家手中。春风明月虽常在,但旧时那种看花赏月的自由生活却永远也不会再有了。

王国维于《人间词话》里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这所谓“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后主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有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如怕看到春风明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后主的词是一种由“对比”而产生的感动。

还有一种是由春之事物与诗人内心达到“共鸣”而产生的感动。例如,屈原的《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认为:太阳和月亮每天都在匆匆运行,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春天与秋天往来交替,草木又渐渐凋零了,而当你看到草木凋零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身也将像这些草木一样衰老、死亡。这就是一份感动,而且是由他物的变化引发自身也将发生变化的感动,因此,这也是一种较为深刻的感动。非如此,不能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诗句来。

那么,是否只有今昔盛衰的对比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大题目,才能引起诗人的感动呢?不是的!写诗也不是非得有如此深沉强烈的感动才能写的。对于一个心灵敏感的诗人来说,有时候外界只需有一点小小的物象的变动,就能够引起他心灵的感受,从而产生出诗意。例如,日本诗人松尾芭蕉写有一首俳句:“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2]初读之后,或许你会感到这首俳句有什么趣味呀?这不再平常不过了吗!这里面哪里有什么今昔盛衰的对比?哪里有什么人生无常的感叹?如你再仔细体味一下,或许你有所感觉了:诗人只是表现了大自然之中某种景象在突然间所产生的一个小小的变化,只是作者对于那种特殊的闲寂境界的一种会心的真实记录。——你可以想象:诗人正在书房读书或写作,书房的窗外有一方被树木、花草围绕着的小池塘。四周环境幽静,诗人聚精会神地读或写;突然“扑通”一声响,诗人内心一动,起身窗边探看,只见池塘水面涟漪微荡,却不见什么。诗人会心一笑,若有所思后,提笔写下了上面所引的这首俳句诗。诗人要反映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只是想表现在极幽寂的境界内忽然听到那种因青蛙跃入池塘而响起的水声,以及这种特殊情景所唤起的作者心理体会,表示深得清寂幽玄的意境;或是作者因这种外界事物变化而引起的“心动”,仅此而已。

这里大家有必要注意一下“心动”这个概念。“心动”是什么意思?当然不是指人的心脏在跳动,它另有所指。据说,有一次禅宗六祖慧能听到两个小和尚在争论一个问题:风吹幡动。到底是幡动?还是风动?两个小和尚争论不休。慧能就对他们说:“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自己的心在动。”大家细心体会,是否感觉到这话颇有味道。佛家主张自心清净,当然是反对心动的;而诗人则相反,只有永远保持一颗活泼善良的心,才能够写出好诗来。故而“心动”就是要求诗人的心灵要敏锐,要对自然界事物的细微变化都能有所感觉。

例如,大家都很熟悉孟浩然的一首小诗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此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但细读再三,便有一番趣味在其中。此诗的艺术魅力并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的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诗人清晨醒来,还没有起床到外面去看,他只是凭着昨晚听到的风雨声和今早听到鸟啼声,就敏感地联想到繁茂的春花经过一夜风雨的吹打,一定纷纷零落了。而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即心动)的起始、萌芽阶段,是能够让读者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动之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迹,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自己沿着诗人的心动之迹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诗人因花落而心动,因心动而触动情感,因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一泓清泉,晶莹透彻,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深得大自然的神韵。

我们再来看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小诗《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诗人们对春雨总是怀有极大的兴趣,因为春回大地,万物苏发,是需要一场场及时雨来滋润万物生长的。所以春雨总能引发诗人的“心动”。杜甫就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诗句。韩愈也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的诗句。杨万里也不例外,他也因春雨而“心动”,故而写下这首小诗。

此诗写的很有趣味,诗人一开始就说:为什么春天的细雨呀,既不肯索性下大一些,又老是不肯停?诗人认为,那是它在妒忌我宿外有如此美丽的山色,所以故意下得像珠帘似的挡住我的视线。你看,这就是诗人。他们对大家看惯了的自然万物总是保持着一种关怀和敏感,所以经常能够发现生活中新的情趣。这也就是诗人有别于一般人的地方。另外,从这首小诗里,你还可以感觉到诗人对自然之物的观察是十分仔细、准确的。大家想想,一年中不同季节的雨是否相同?春雨的特征是怎样的?夏雨、秋雨呢?这“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肯多不肯无”不正是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吗?然后再由春雨的特征生发开来,赋予春雨以人的秉性,整首诗顿时鲜活起来,充满生活的情趣。你不得不佩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春风和春鸟是春天里比较有特色的物象;而秋月和秋蝉,则是秋天里比较有特色的物象了。

我们先来看一首杨万里的诗《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此诗首句正是袭用了这句俗语的语意。“才近”二字,紧扣了题目中的“八月十二”,只差三天,便是中秋,真可称得上是“近”了。原本每月的十五,月亮都是光明的,但这句俗语要突出的是“中秋”,其重点在“分外”。分外者,特别之意也,即较之其他月份更要清亮一点。八月十二,虽还未到中秋,可却接近中秋了;虽未达到“分外”,却也是“已清”了。这就初步点出了题意。第二句进一步写“望”。诗人所望见的是“鸦青幕挂一团冰”。仰望天空,俨然帷幕,色比鸦青,倍觉淡雅。在这淡雅的帷幕之上,悬挂着一轮明月,色泽的幽雅、美丽,颇能引人入胜。并且诗人在此不说“月”,而称“一团冰”,甚是新颖。团者,圆形也;而冰者,凉冷也;清亮也;白洁也。这较之“一轮月”,不仅更为形象,而且还创造出了一个既优美而又冷清,既光明而又幽雅的境界。这不仅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并能给人以情操上的陶冶。

第三句“忽然觉得今宵月”,在整首诗中是一个转折,于第二句到第四句的一个过渡。语句通俗易懂,就是一句大白话。但请注意,这种新鲜活泼的语言,正是诚斋诗的一大特点。第四句则说明“忽然觉得”的内容所在,也就是对“今宵月”的一个遐想。原来这个月是“元不粘天独自行”。“元”即“原”字,意思是:原来月亮并不是粘在天上而是独自行走的。夜空片云全无,一轮明月高悬,似乎无所附丽,独自运行。诗人设想新奇,月夜晴空的境界顿时全出。月,是历代诗人最喜欢吟咏的景物,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月是千姿百态、各呈风情的;而使人们由月所引起的遐想,也是趣味迥异的。而杨诚斋能独辟蹊径,别有所思,石破天惊,呈现奇趣,出人意表。它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清新的感觉,促使着读者的思想也活跃起来。杨万里的好友张鎡于《携杨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诗中云:“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南湖集》卷七)这个评价是很准确地道出了杨万里诗的主要特点,大家可以细加咀嚼体味。

我们再来看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蝉》:(www.xing528.com)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唐诗中咏蝉很有名的一首。蝉喜欢藏在高高的树枝上,人们只能听到它的叫声,而很难看到它。诗人说:你栖身的地方这么高,本来就很难找到食物,只能餐风饮露,可是你饿着肚子还这么一天到晚不停地叫,有什么用处?你纵然叫得声嘶力竭,又有谁能理解你,同情你呢?——这已经有点不像是在说蝉了。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的,但作者有这样的感受呀,故听到蝉的鸣叫声而引起自身的心动。首句中的“高”,既指蝉栖息高树,又暗喻自己的清高;而蝉的“难饱”,则又与诗人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不能摆脱蝉的困境,故而是徒劳的。这既是写蝉,更是写自己,作者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向有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最终是徒劳的。故借蝉来写出这种感受。

接着,诗人从“恨费声”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做衬托,把自己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了一步,从而达到抒情的顶点。蝉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就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之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碧绿本无什么关系,可作者却责怪树之无情,这看似无理,但在无理处却可见作者的真情。“疏欲断”是写蝉,更是写自己。就蝉而言,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但就寄托身世遭遇而言,责怪有权者本可依托却无情,则是有理)

诗人接下来就联系到自己,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老是局限于咏蝉上,有些话就不好说了。而转折到自己身上,宕开一笔,就可见深度。诗人于各地做幕僚,小吏一个,故称“薄宦”;我为了谋生糊口而来到官场,可是在官场中能够实现我的政治理想吗?这些年来我在各地流转,就像是一段树枝在水里漂来漂去,不知会漂向何处;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诗人说,我的故乡呀,恐怕早已长满了荒草,哪一天才能够回去呢?诗的尾联又回到咏蝉上,诗人最后说:感谢你用叫鸣声不断地提醒我,我和你一样,虽清贫但高洁,绝不会和那些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家伙同流合污的。你看,李商隐此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却是在写自己。很显然,李商隐的这首诗要比杨万里的那首诗深刻得多。因为杨万里的诗只是写出了一种生活的情趣;而李商隐的诗却有着抒情言志之寄托。

钱钟书先生对李商隐的这首诗有一段评论:“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树无情而蝉亦无情)错综细腻。”(《谈艺录》)

上面谈了一些春和秋之物象对诗人的感发,那么,对于夏和冬来说,又有哪些物象容易引起诗人的感发呢?这就是“夏云暑雨”和“冬月祁寒”了。

夏日的天气变化特别迅速,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可突然间飘过来一片乌云,马上就是一场大暴雨。所以有人说:六月的天,如同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颇为形象。这也就是夏日的气候特色。诗人们对此是十分敏感的,于是用诗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例如,杜甫写夏日大雨有一首诗,题目就叫《大雨》: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执热乃沸鼎,纤img7成缊袍。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阴色静垅亩。劝耕自官曹。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杜甫写夏云暑雨,却从冬雪写起。开头八句叙述久旱而始有雨,他说:这上一年冬季一直没有下雪,土地自然很干旱,到了春天又一直不下雨,农民都愁得发出嗷嗷的声音。于是上天就回心转意,在初夏的时候突然就布满了整个天空的浓云,大地上到处是狂风和响雷的声音,一场大雨冲刷了满地的蓬蒿。为何满地都是蓬蒿呢?因为久旱不下雨,庄稼都枯死了,当然就只剩下满地的野草。而经过这场大雨之后,农民就可以清除野草,在田里播种了。接下来,诗人就具体写这场大雨带来的情景。雨水之大,以至“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而大雨所激荡,洗涤着城邑,扫除了秽恶之物;不仅旱苗复苏,而暑气亦清;诗人是“已喜黍豆高”,即便自家屋顶漏雨,也是“敢辞茅苇漏”!而最后八句,诗人则是“向以肺病聚药,今雨凉神爽,不烦进饮之劳,因知造化润物,施及不毛者,各有生意也。劝耕、操耒,结出同庆甘霖意。”(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一)

杜甫还写有一首诗《喜雨》: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在这首诗中,诗人具体说明了他为何喜雨的原因所在。因岁旱已久,庄稼将绝死;而兵兴又生,祸不单行;故诗人发出了“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的感叹。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沧江夜来雨”,久旱得雨,故而诗人极喜。但兵戈未息,诗人又忧,且无力解决,希望唯有一场毫雨足以洗雪之,故而有“真宰罪一雪”之诗句。诗之结尾四句含义深远:峥嵘,是很高的样子。夏日那种带着雨的浓云厚厚的在天上,就好像山一样。显然刚才已经下过一场大暴雨,但诗人认为下得还不够,他在想:怎样才能驱赶着雷公,使它能够到东南方的吴越去再下一场大雨,把那里一切龌龊肮脏的东西都冲洗干净,因为此时东南一带战事又起。诗人虽身在蜀中,可心却想到吴越,感时之意何其深远矣。故孙季昭曰:“杜诗结语,每用‘安得’二字,皆切望之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此云‘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皆是一片济世苦心。”(引自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二)

所以,“朱夏云郁陶”写的是夏云,“霈泽施蓬蒿”和“滂沱洗吴越”写的都是暑雨。之所以举杜甫诗为例,不仅仅是为了要说明“夏云暑雨”物象可以引起诗人的感动,更要指出的是:杜甫与其他诗人是有所不同的。本来,诗人之所以异于常人,是由于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动传达出来,使别人甚至千百年以后的人读了他的诗之后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感动。而且还不止于此,读者还可以从诗人的感动中引发联想,并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发出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永远是生生不已的。因此,有学者给它起名叫做“感发的生命力”。

我们还要意识到,宇宙间的生命是有所不同的:有健康的生命,也有病态的生命;有小猫、小狗的生命,也有雄狮、猛虎的生命。同时,感发的生命也有着数量与质量上的高低、优劣、深浅、厚薄之分。我们只要把以上所讲的诗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杨万里写春雨的那首诗,写得很活泼,很有生活情趣。但那只是一种偶然的、细微的、纤巧的感发,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内涵。而李商隐的《咏蝉》诗,则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极大悲哀,自然比杨万里的《春雨》来得深刻,其艺术表现手法也丰富得多;但是所写也只是个人的悲哀,胸襟不够博大,境界不够开阔。杜甫为何被后代尊为“诗圣”?那是因为,他的诗感发生命力是深厚博大的,他所关怀的不是个人的得意或失意,而是国家和老百姓的苦难。他为什么在诗中要说“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因为,当时吴越一带正有叛乱,兵戈未息,老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希望朝廷有人能够平息那里的叛乱,解救那里的生灵。所以,他这两句诗也是有所寓托的。

当然,不能认为别人的那些诗就不好,这里只是为了要区分各种感发生命的不同才这样讲的。因为,同样是花,牡丹有牡丹之美丽,草野之中的小花也有小花的美丽;同样是禽兽,雄狮、猛虎自有其大生命之美,小猫、小狗也自有其小生命之美,这些都不是可以拿来互相比较的。另外,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物象与人心之间的感发关系也有种种不同的层次,有的是由物及心,有的是由心及物,还有的是即物即心。这就需要大家在阅读中仔细地去体会了。

我们再来看宋代诗人王令的一首诗《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此诗虽因苦热而发,但诗人并未单纯写个人苦热之感,而是于诗中表现出天下人之苦热。此皆因诗人胸怀济世大志,虽身处贫困,却常思有以拯救天下之人所致。在王令看来,即或有清凉世界,但如果不能提携天下人同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正是他所承受的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

诗之首联写清风本应能够驱热,此刻却无力驱除暑热;太阳能够助热,此时却应落而不落。此联中的“屠”字用得新奇,“屠”字本意为屠杀,亦可引申为消灭。“着翅”一词,用语生动;落日原本无翅,可“着翅”上山,显其不肯降落。这是诗人自铸的新词。“屠”字以示对暑热憎恨之深,“着翅上山”以示盼望日早落山之切。诗的颔联则从人间忧惧江海之枯竭,联想到苍天也该怜惜河汉的即干。暑旱虽烈,但未必能使江海都竭,可人们却有这种心情。河汉也未必能干涸,可苍天应该为河汉之即干而担忧。第三句是实写,第四句是想象。思路开阔,寄情深挚。此联用人意推测天心,以天人对照,显示天心之不可理解,与人意不同,正见诗人驰想之高远。

颔联是渲染暑旱之严重,颈联则是写追寻清凉的紧迫心情。诗人由名山想到仙岛:昆仑山上有的是积雪,那里可能是凉爽宜人。蓬莱仙岛在虚无缥缈的海雾之间,那里可能留有寒气。诗人先用“积雪”以示昆仑之高大雄伟,所以有终年不化之积雪。又用“遗寒”来示蓬莱为神话中传说之仙岛,那里远隔人间,或许有不曾为暑热所驱逐而遗留下来的寒意。故而在诗人的想象中,此二处该是清凉世界,也是他所向往的地方。尾联则紧承颈联之意,表现了诗人甘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怀。诗人表白:虽有如此清凉的世界,但当天下人都在苦热中之时,如果不能拯天下人脱离火炕,不能与天下人共同前往的话,那么,自己也就不忍独游其间。此诗表达了诗人要把整个世界提在手中的胸怀气度和深沉的情谊,他的终极关切是兼济天下,这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至于冬季里令人感发的物象,首推的就是严寒风雪了。为什么?大家想想:现在社会的物质条件多好啊!冬天来了,大家穿的是什么?取暖的是什么?吃的又是什么?而古代社会中,其物质水平远不如现在。特别是冬季来临,那简直是穷人的鬼门关。白居易的《卖炭翁》,还有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就没有说“路有热死骨”,尽管夏暑也会热死人,但远不及冰雪严寒对人的威胁大。所以读者阅读欣赏古典诗词,一定要把作品还原到作品所产生的时代中去,而不能用现代社会的尺度去衡量古代作品。

还是举杜甫诗为例,他写有一首《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这首诗是杜甫被困于沦陷的长安时所写。“安史之乱”时,杜甫从鄜州赴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押送到长安。幸而安史叛军并没怎么留意他,他也就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内心的痛苦,艰难的生活,仍然在折磨着他。过了不久,唐军大败于陈陶这个地方,死伤四万多人。为此,杜甫写有《悲陈陶》等诗,表示哀悼。这首《对雪》诗,也是为陈陶之败而作的。

诗中说:官军死了那么多的人,野地里到处都是鬼魂的哭声,我一个人被困在长安,妻子儿女在鄜州生死未卜。首句中的“多”字,既是哀叹唐军战败,平添多少新鬼,也以此表现自己心情之沉重;第二句中的一个“独”字,则足见诗人所处环境之险恶。三、四句正面写出题目。先述黄昏的时候浓云密布之情景,再写大片的雪花在回旋的风中飞舞之景象。这样就分出层次,突显出题中的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待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此诗中描写严寒风雪的“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两句,形象十分真切,对偶也非常工整,而且还不仅如此,这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是“融情入景”,把诗人当时心里的那种烦乱忧愁的感觉,都融会在“乱云”、“薄暮”、“急雪”、“回风”等意象中表现出来了。

五、六句则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盛酒的瓢已经被我扔掉了,因为早已无酒可饮;冰冷的火炉还在,但炉子里一点儿火也没有了。这里的“绿”是指代酒。要特别注意第六句所表达的趣味,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偏要说有“火”,而且还用了一个“红”字,感觉好像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但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产生了幻象:炉中熊熊火光,照得眼前一片通亮,满室温暖。这种幻象,如用电影艺术来表现,可能会更形象。不知大家看过无声电影时代的大师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淘金记》没有。里面的主人公流浪汉待在一间破房子里,又冷又饿,只好将脚上的皮鞋煮着充饥。流浪汉望着皮鞋,却产生幻觉,电影镜头一切换,皮鞋马上变成了一只香喷喷的烤鸡。你看,杜甫与卓别林在时空上差别很大,诗歌和电影,也有着表达方式的不同,但都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心态,这是值得大家玩味的。

再看诗的最后两句,长安附近已全被叛军占领,与外界隔绝了消息,我只有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在屋子里面出神地发呆。“书空”,用的是晋朝殷浩的典故。殷浩曾做过大将军,被黜放后,每天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旁人细看,原来他写的是“咄咄怪事”四个字。这个典故用来形容当一个人心中有忧愁烦闷而不能化解时的那种出神发呆的样子。杜甫此典故用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他对国家及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我们再看一首晚唐诗人罗隐的诗《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诗题是“雪”,但诗所写并非咏雪,而是对雪是否瑞兆进行议论。就一般情况而言,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的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但此诗作者偏用其短,这是有意为之。首句“尽道”二字,感觉语含讥讽。因为瑞雪兆丰年,本是辛勤劳动的农民在看到飘洒的冬雪后所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联系下面的诗句,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与“贫者”不同的另一社会层面的人们,即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贵、富商大贾们。他们于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雪景之时,正在异口同声地发着瑞雪兆丰年的议论呢!他们或许会自命为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也正因为是此辈在“尽道丰年瑞”,所以诗人接着就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是丰年,情况又如何?这一反问很有力量,因为“尽道丰年瑞”者心里也清楚,唐代末期,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是丰年还是歉年,都处于悲惨的境地。可诗人没有将此道破,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

三、四句没有顺着第二句继续感慨、议论,而是回到第一句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因为诗人的写作目的并不是抒发对贫者即使处于丰年仍不免受饥寒的同情,而是将矛头指向“尽道丰年瑞”者。所以,他于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于吃饱穿暖之际,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已忘记了这帝都长安城还有许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雪”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雪”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但话语中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热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与犀利透骨的揭露,冷峻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此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诗人由雪而引起“心动”,由瑞雪兆丰年而产生广泛的社会联想。诗中没有形象的画面,但诗人的情感及自身形象却鲜明可触。

以上我们对自然界的物象与诗人心灵之间的关系,用具体的诗歌作品逐一进行了讨论。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诗歌作品时注意分析。但要指出的是:自然界的物象并非是引起诗人感发的唯一因素。因为,人生所接触到的事物毕竟不仅仅是草木鸟兽;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所接触最多的还是人,并因此而构成了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引起诗人感发的,除了自然界的物象外,还有人事界的“事象”。

当然,这将是下一节的内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