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女作家近30年跨文化写作成果

中国女作家近30年跨文化写作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西方“他者”形象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必然产生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想象。想认清“自我”,“他者”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在一系列言说“他者”的词汇、意向、观念和话语的支配下,西方形象不仅是描述,而且暗含隐喻和表现。被“中国”塑造的“西方”形象,是事实与观念共同构造的结合体。这种叙事不仅提供给人们历史事件,而且提供叙事者表达事件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叙事者对“自我”形象想象和确立的方式。

中国女作家近30年跨文化写作成果

第一章 西方“他者”形象

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必然产生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想象。想认清“自我”,“他者”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他者”是“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因为它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1]认识“他者”的意义之一便是以“他者”为镜,确认自身的存在,辨明自身的形象,帮助“自我”透视和确认。文化身份的形成以对‘他者’的看法为前提,对文化身份的自我界定包含着对‘他者’的价值及特征的认识,“按照某种形象我们来观察某物,它是被想象出来的,不同于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对于周围世界的瞬间体验。它为自省提供了阿基米德支点,即,通过不同于我们自身之物的媒介探索我们自身的一种方式”。[2]

萨义德认为,西方需要东方,“这是因为对‘自我’的肯定往往是通过对‘他者’的否定与求异来完成的。正因为如此,每个时代与社会都重建它的‘他者’”,[3]并且,“……我们采取的立场试图表明,每一个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alter ego)的存在”。[4](www.xing528.com)

西方通过对东方的设计、想象、描述进行自我叙事,而在东方对自我的描述中,西方“他者”也参与其中。东方对西方“怎么看”和“看什么”,同样也是东方以西方为镜、折射出“自我”镜像的方式。中国塑造的西方形象是中国解释西方的表述体系。在一系列言说“他者”的词汇、意向、观念和话语的支配下,西方形象不仅是描述,而且暗含隐喻和表现。这种描述不是单纯的客观再现,在叙事者“中国”对“西方”的解释过程中,渗透了中国对西方符号的理解和诠释,是从“本土视角”看西方。

东方中国和西方,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相互解释说明的关系,中国视角中的西方形象对中国的自我阐释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怎样看西方,怎样解读西方,让西方呈现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图景,指涉中国对自身的观察视角和解读方式。被“中国”塑造的“西方”形象,是事实与观念共同构造的结合体。这种叙事不仅提供给人们历史事件,而且提供叙事者表达事件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叙事者对“自我”形象想象和确立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