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学生产体系中的主要载体,期刊不仅影响着文学文本的生产和传播过程,还直接参与了对作家的宣传策划,直接控制着文学的接受。文学研究会通过《小说月报》对冰心的重点推出就是典型事例。由此可见,20年代文学期刊已经开始受到社会效应、商业利润、组织利益和轰动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期刊作为一种话语势力也不断介入社会思想、运动或流派的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的舆论导向,在无形中控制着文学的生产与接受,这也标志着现代传播制度开始逐步成型。上述运作模式后来成为现代文学期刊推出作家的主要手段,形成了文学与期刊紧密合作的文学传统。下面就以《小说月报》对冰心的“塑造”为例,来分析一种媒介如何参与作家和作品的出版与策划,进而探究媒介与作家的深层关系。
作为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对完善自身建设有着较强意识,虽然在存在形态上有些松散,但是在理论主张的提出、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推出方面还是投入了很多精力。虽然文学研究会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但起初效果并不理想,茅盾曾经在文章中对“为人生的艺术”受到冷遇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他将客观原因归结为“那时候正是一方面个人主义思潮煽狂了青年们的血,而另一方面‘老’青年们正惴惴然忧虑着‘五四’所掀动的巨人(被侮辱与被践踏的民众)将为洪水之横决”,此外,“主观方面,文学研究会提倡‘人生艺术’的一部分人却只以批评家的身份呼号而不以创作家的身份来实行,也是失败之一因”[30]。在群体内部都未能有效实施到具体文学实践的理论主张,当然无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而另一面,随着创造社的成立,文学研究会的文坛盟主地位就受到了威胁。创造社在成立的当年就推出了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和白话新诗集《女神》等,显示了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的扎实战绩。此时文学研究会却连代表性作家还在筹备运作之中,连茅盾都不能不承认“热情奔放的天才的灵感主义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由创造社发动而且成为‘五四’时期的最主要的文学现象”。[31]这些都给予文学研究会巨大压力,要想保持新文学盟主的位置,借助文学媒介有步骤地实施推出体现社团文学主张的代表性作家的计划,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文学研究会12位发起人中,有将近半数没有自己的文学创作;有些属于社会名流,将更多精力投向社会活动;后来发展的会员,又大多属于文坛新人。相比之下,冰心虽然年纪很轻但已经具备了一定影响力。早在1919年,她的作品就与胡适、鲁迅、周作人的文章在《晨报》创刊的周年纪念增刊上同期刊出,当时她还不满20岁。在以青年为主力阵容与受众群体的新文学运动中,让冰心这样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龄人”作为《小说月报》的代表性作家,是否也隐含着利用青年作家的亲和力而争取青年读者的目的?由上述可见,将冰心作为代表性作家予以推出,的确具有可操作性与实际意义。[32]
在推介冰心时,《小说月报》采用的具体举措也是颇费心思的。首先是保持高频率的上版率,从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发表她的小说《笑》开始,到1930年第21卷第1号的《三年》,冰心在《小说月报》上共发表了20多篇小说、散文和杂谈。这种大力推介,使她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同期的其他作家,获得了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喜爱。
除了让她的作品保持高频率的上“版”之外,《小说月报》还注意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措施,如在“最后一页”中进行重点介绍。“最后一页”篇幅虽短,但在《小说月报》却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它选中介绍推出的都是比较重要的创作,它的介绍在读者中具有一定权威性,对读者的接受心理能够产生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冰心作品发表的前一期“最后一页”上,往往将其冠以“重点篇目”或“值得注意”的文章向读者预先告知,如12卷3号、6号、10号“最后一页”对《超人》《爱的实现》《最后的实现》都有预告。14卷7号“最后一页”上说:“上月出版的文学作品,比较重要的只有冰心女士的小说集《超人》(文学研究会丛书)和她的诗集《春水》(北京大学新潮社)。”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时干脆直接在作品后面附加“附注”、“附记”等,直接抒发自己的赞叹之情。冰心的《超人》发表后,编辑茅盾以“冬芬”的笔名加了附注:
雁冰把这篇小说给我看,我不禁哭起来了!谁能看了何彬的信不哭?如果不哭,他不是“超人”,他是不懂得吧![33]
这种利用大众传媒直接引导舆论导向——为宣传对象制造先导性舆论,先验性地确立作品的分量和价值——的做法的确能够引起相当数量读者对作品的关注,而且策划者对作品的评价与定位也会对读者的接受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证明,这种宣传策略的确富有成效,冰心在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与地位得到了迅速提升。
为了最直观地呈现读者对作家的喜爱与接纳,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深化对作家的宣传力度,《小说月报》的“通信栏”专门刊登读者来信,编辑在刊登信件内容的取舍上有一定的倾向性,目的在于更充分地表明作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如12卷第1期就有署名“赤子”的来信谈论冰心作品的读后感想;第12期署名“许美埙、于宏安”的信中谈到:
……读了冰心女士的《寂寞》后,不知怎么就有许多话待说出来?……这篇系描写“爱的实现”和“失爱悲哀”。……这篇背景的逼真和艺术的高妙,实在可惊!
在第14期,又出现了这样的内容:(www.xing528.com)
振铎先生:
冰心女士作品,有单行本否?又鲁迅《阿Q正传》,已刊行专本否?何处出版?上海有代售否?何家代售?在何处?
并附有回信一一予以应答。而在此之前,已经在“最后一页”里发表过声明,说明由于人手不够或因询问书籍出版属个人私事,要“另行专刊奉答,不再排入通信栏里了”[34],但关于冰心的通信不仅刊出,而且放在鲁迅之前,对她的重视可见一斑。
为进一步扩展并巩固宣传成果,借助文学创作深入阐明社团主张,在对作家作品倾力推出的同时,文学研究会也着手展开相关的文学批评。
首先是发起“征文”活动。在《超人》发表后,12卷5号立即组织针对性的“特别征文”:
对于本刊创作《超人》(本刊第四号)《命命鸟》(本刊第一号)《低能儿》(本刊第二号)的批评。
为了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还特别注明稿酬:“甲名十五元,乙名十元,丙名五元,丁名酬本馆书券。”类似这样的作品发表后迅速组织讨论的做法,在《小说月报》的历史上并不多见,足可见策划者的良苦用心。
其次是通过“创作批评”栏目展开对冰心作品大规模的文学批评。该栏目开设于13卷8号,在接下来的8、9、11号上,共刊出10篇批评性文章,其中8篇都是针对冰心作品的批评。这样大规模而且连续地对一个作家进行文学评论,冰心实属《小说月报》的唯一。综观这些评论文章,关注重点集中于作品对时代的关注与思考,显然更注重冰心创作的感染性、干预性和真实性,而不是文学性,这种批评倾向与文学研究会选择冰心作为社团文学主张之实践者的初衷是一致的。
文学研究会对冰心的推介工作并没有到此结束。在冰心具备一定知名度之后,它开始着手将其作品由“刊”变成“书”,出版创作集。经过努力,冰心的创作集《超人》和《繁星》《春水》先后出版,前者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后者则多次被再版。将作家作品结集出版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作家的影响,也为宣传社团文学主张提供了创作范本,而作家作品的广受欢迎,更进一步提升了社团影响力,这也成为现代作家的成名方式之一:在期刊上发表作品取得一定知名度之后,将自己的作品加入到出版社的丛书中出版。成名之后的作家往往也给期刊和出版商带来巨大收益,如一版再版的作品、读者对作家所在期刊与出版社的喜爱、直接表现出来的销售额的增加等等,这些都表明现代作家已经与文学期刊及出版者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基于社团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压力,文学研究会通过《小说月报》采取多种方式对作家冰心给予了全力推介和塑造,直接影响着文学的接受状况。它所采用的策划、运作方式,后来成为了现代文学期刊及出版者推出作家的主要手段,形成了文学与期刊、出版界紧密合作的文学传统:
粗略统计,在“商务”版的“小说月报丛刊”和“文学研究会丛书”中出现的著名作家除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外,还有徐志摩、周作人、朱自清、王统照、鲁迅、黄庐隐、孙伏园、沈雁冰、郑振铎、老舍、李金发、朱湘、刘大白、顾一樵、敬隐渔、瞿秋白、王以仁、徐玉诺、张闻天、梁宗岱、许杰、张天翼、萧乾、蹇先艾、巴金、卞之琳、艾芜、李健吾、李广田、王仁叔、沈从文、靳以、熊佛西等。另外还有许多著名译者、理论家,这些作家的成名,大部分是经过“商务”的文学期刊——以《小说月报》为主的一番策划,由期刊走向丛书。[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