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赋体演变总格局——中国分体学史.散文卷

北宋赋体演变总格局——中国分体学史.散文卷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地说,北宋赋坛对辞赋发展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律赋创作在命题和用韵时,限制日趋严密。总之,崇尚议论和散文化,是北宋辞赋创作的两大主要特色;而内容以描写朝廷典章礼仪、京都宫殿楼宇及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为主,又是这一时期作品题材的相同之处。

北宋赋体演变总格局——中国分体学史.散文卷

第三节 北宋完成赋体演变总格局

在辞赋体式的发展史上,北宋是一个终结期。其原因在于赋的各类体式,如前述及的古文体、骚体、诗体、骈体、律体和新文体的演变,至此都已完成;以后南宋清代,赋的体式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具有实质性的变化。

具体地说,北宋赋坛对辞赋发展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律赋创作在命题和用韵时,限制日趋严密。据魏泰《东轩笔录》载,早在淳化时,太宗就有感于“比来举子浮薄,不求义理,务以敏速相尚”的时风,亲定“卮言日出”(语本《庄子·寓言》)为题试赋,“故使研穷意义,庶浇薄之风可革也”。这种用意,对以后宋代试赋多取渊奥、景祐时下诏“进士题目具经史所出”(《放翁题跋》)定立了总体框架,同时对改变晚唐五代赋风、创立具有宋代特点的“以学为赋”的创作风气,起了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同时在形式上,宋代对律赋的用韵,也作了较唐代远为严格的限制。比如太平兴国时曾诏令“自今广文馆及诸州府、礼部试进士,律赋并以平仄次韵”(洪迈《容斋随笔》),这就是说,不仅用韵数量不能任意增减,前后的平仄次序也不能颠倒。这种规定,客观上助长了对律赋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的刻意追求。(www.xing528.com)

二、新文赋以议论为体的特征得到确定和发挥。元代祝尧在论及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时曾指出:“其首尾之文,以议论为便;而专于理者,则流为唐末及宋之文体。”(《古赋辨体》卷三)用赋来议论说理在宋代大行其道,首先与朝廷取士试赋多由经史出题有关,要在作品中阐发经义、总结史鉴,自然离不开议论;其次,晚唐五代骈俪之风一度回潮,由欧阳修等人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又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掀起了学习古文创作的高潮,这又不能不对“以文为赋”的时代风气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正是在这种双重作用的挟持下,新文赋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期间既涌现出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后《赤壁赋》等优秀篇章,同时也产生了像邵雍洛阳怀古赋》那样通篇议论的极端之作。

总之,崇尚议论和散文化,是北宋辞赋创作的两大主要特色;而内容以描写朝廷典章礼仪、京都宫殿楼宇及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为主,又是这一时期作品题材的相同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