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绩、王勃等骈体赋
初唐骈赋,既有效仿梁、陈宫廷的君臣流连光景之作,如唐太宗作《小山》、《小池》二赋,许敬宗、徐贤妃(惠)均应诏奉和;又有歌功颂德的作品,如虞世南《白鹿》、李百药《赞道》、谢偃《述圣》等赋;但最有特色的,当推下层文人抒写怀抱、具有个性的篇章。其中王绩的《游北山赋》和王勃的《涧底寒松赋》即很有代表性。
王绩(585—644),隋末名儒王通之弟,太宗时曾为太乐丞,后弃官归隐,以嗜酒闻名。他的《游北山赋》作于晚年隐居家乡东皋时。赋以纪游的方式描绘了北山的风光景物,回忆了其兄王通当年在此讲学及自己幼年的生活遭遇,抒发了高蹈出世、闲适旷放的隐逸之情。赋中描写山景一段尤为精彩:
云峰龟甲而重聚,霞岫龙鳞而结络。水出浦而潺潺,雾含川而漠漠。足忻足赏,爰游爰豫。结萝幌而迎宵,敝茅轩而待曙。尔其杂树相纠,长条交茹。叶动猿来,花惊鸟去。起公子之殊赏,谈王孙之远虑。山水幽寻,风云路深。兰窗左辟,菌阁斜临。石当阶而虎踞,泉映牖而龙吟。月照南浦,烟生北林。阅丘壑之新趣,纵江湖之旧心。
用语朴实自然,令人有如入画中之感。他的这种风格洗去了六朝铅华,在初唐骈赋中透出一缕清新的气息。
王勃(650—676)在初唐四杰中诗文成就最高。他早年以《滕王阁序》名扬天下,后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斥退,从此潦倒。在现存12篇赋中,以《涧底寒松》一篇最能反映他怀才不遇的身世感慨。赋由旅蜀途中偶见深涧松生发感叹,既为其“托非其所”惋惜,又为其“才高而位下”悲哀:(www.xing528.com)
惟松之植,于涧之幽。盘柯跨险,沓柢凭流。寓天地兮何日?沾雨露兮几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故其磊落殊状,森梢峻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嗟英鉴之希遇,保贞容之未缺。攀翠崿而形疲,指丹霄而望绝。已矣哉!盖用轻则资众,器宏则施寡。信栋梁之已成,非榱角之相假。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斯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
一股磊磊不平之气从字里行间溢出,句句写松,又句句不离坎坷的人生遭遇,可谓物我两得,风韵独具。
他的另一篇《春思赋》,则以饱满的激情抒写了春回大地时给各类人所带来的情思。如其中第五段写江外客对江南春的思念:
忽逢江外客,复忆江南春。罗衣乘北渚,锦袖出东邻。江边小妇无形迹,特怨狂夫事行役。凤凰山上花无数,鹦鹉洲中草如积。春江澹容与,春期无处所。春水春鱼乐,春汀春雁举。君道玉门关,何如金陵渚?为问逐春人:年光几处新?何年春不至,何地不宜春?亦有当春逢远客,亦有当春别故人。风物虽同候,悲观各异伦。
意境美,形式也美。许梿在评庾信《春赋》时曾指出:“六朝小赋,每以五、七言相杂成文,其品致疏越,自然远俗。初唐四子颇效此法。”(《六朝文絜》)王勃此赋便是一例。此外,骆宾王(638?—684)的《荡子从军赋》也是同类作品。赋作于作者第一次出塞时,从“胡兵十万起妖氛,汉骑三千扫阵云”入手,既写了长期征战边塞的艰苦,又表现了征夫和闺妇相思的凄苦,最后归于战罢归来相逢的喜悦,高亢激昂的情调中不乏缠绵悱恻的情思。陈熙晋说此赋“借子山之赋体,摅定远之壮怀”(《骆临海集笺注》),即指出了它在形式上的继承和内容上的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