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清代散文:理性增多,灵性减少,遗民文学

中国清代散文:理性增多,灵性减少,遗民文学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看,清代的学术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但由于满人入主中原是异族统治汉族,清朝政府对汉文化和汉族文人采取的是高度防范的政策,清朝三百余年都是实行文化专制。表现在散文上,就是理性增多而灵性减少。散文上,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史学家的大量散文,具有遗民文学的特点。

中国清代散文:理性增多,灵性减少,遗民文学

二、清代散文概观

清代是中国古体散文发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文化的角度看,清代的学术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清史·文苑传》:“清代学术,超汉越宋,论者至欲特立‘清学’之名,而文、学并重,亦足于汉、唐、宋、明之外,别树一宗。”但实际上,学术成就高于文学成就,是人们公认的事实。

清代建国前期百余年,是著名的康乾盛世。文章也是盛世之文。但由于满人入主中原是异族统治汉族清朝政府对汉文化和汉族文人采取的是高度防范的政策,清朝三百余年都是实行文化专制。所以,清朝的文化总体上呈现出衰世的特征。具体而言是学术大盛而文学衰弱。表现在散文上,就是理性增多而灵性减少。这是总的倾向。

清初,文禁尚不严密,文人在写作上有较后期更多的空间。散文上,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史学家的大量散文,具有遗民文学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顾炎武等人并不以文人自居,他在《与友人书》引古人言云:“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他们的文章更多的是学人之文。顾炎武对此有一说明:“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人书》二十五)又说“文之不可以绝于天地之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是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这一批学者的文章,大多具有重道轻文的特点。黄、顾、王等人的文章,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易代文人的散文。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一个特殊时期的文人的心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唯其如此,其文章风格,也是其他时期的文人难以效仿的。易代之际的学人,还有王猷定、傅山、归庄、周容、钱谦益、吴伟业李渔、尤侗等。他们的文章,都有一些共同点,即处于新桃换旧符之际的文人普遍具有的抑郁不平之气。

同时的侯方域、魏禧、汪琬等人的散文,则是文人之文,且有纵横之气,也具有易代的特点。但他们同样不以文人自居。魏禧将文章作者分为四类:“儒者之文沉以缓,才人之文扬以急,文人之文文胜其质,学者之文质胜其文。然得其一,皆足自名。”(《张元择文集序》)魏禧的文章,则近于“质胜其文”。(www.xing528.com)

康熙五十年,以盛世著称,但文网渐渐严密,著名的文字狱戴名世“南山案”就发生在此时。以此为始,清朝的文字狱不绝如缕,到雍正乾隆时期,愈演愈烈。盛世的现实和政治的高压同时出现于清朝前期,在这一复杂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影响下,文学也有着相应的发展,桐城派散文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桐城派领袖方苞曾被牵连进《南山集》一案,后经人保释免死,并入值南书房服役。方苞“惊怖感动,不知涕泗”,“欲效涓埃之报”(《两朝圣恩恭记》),从此对朝廷的态度大变,他的散文和大量选本都是“阐道翼教”、“助流政教”之作。刘大櫆、姚鼐也是桐城宿将。姚鼐为文主张义理辞章考据兼具,是清代学术思想在文学中的典型反映。此时也正是乾嘉学派盛行之时。文学与学术思潮的关系,在此表现明显。

与桐城古文相对,郑燮、袁枚的古文少谈义理。郑燮的散文,多是表现日常生活的内容和情绪。袁枚的散文,则谈天说地,喜于议论,但却不高谈义理。袁枚论诗,主张“性灵”,其古文的写作,也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与明代散文和前期散文相比,清代散文中学术的成分加强,这是清代的学术成就也是清代文化特征在文学中的反映,这也是清代散文的一个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