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维崧与阳羡词派:中国分体文学史揭秘

陈维崧与阳羡词派:中国分体文学史揭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维崧少负才名,甲申之变,他年仅19,从此长期处于穷愁潦倒、客游四方的境地。相比之下,小令则难以雄肆其气,而陈维崧却能在几十字的小令中纵横意态,丝毫不为形式所拘。阳羡词派活跃于清代初期,而其流风余韵还波及后世,清中期的郑燮、蒋士铨

陈维崧与阳羡词派:中国分体文学史揭秘

二、陈维崧与声势浩大的阳羡词派

阳羡词派的主要活动时期在17世纪下半叶,即清初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在这不到半个世纪的时期里,就在区区阳羡(今江苏宜兴)境内,聚集在此派领袖陈维崧周围的作家竟达百人之多。

阳羡词派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第一,在创作实践中,敢于“拈大题目,出大意义”,大量反映民生之哀,大胆抒发亡国之痛,大力表现乡土之情,以其丰富多彩的创作,加快了清词的嬗进。正如王煜指出,阳羡词派出而“镗鎝辉煌,清词初大”(《清十一家词钞序》)。第二,提出了全新的词学观。陈维崧《词选序》明确指出:“天之生才不尽,文章之体格亦不尽”,“为经为史,曰诗曰词,闭门造车,谅无异辙”,“选词所以存词,其所以存经存史也夫。”将词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实质是向世人宣告,文体的流变是必然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词的出现便是“补古人之所未备”(任绳隗《学文堂诗余序》)。经、史、诗、词并无大小之分,高下之别。阳羡词派不仅从根本上否定“词为小道”的传统观念,而且以补遗补缺的意义阐释“诗余”,强调词的独立价值。第三,及时编辑了《今词苑》、《瑶华集》、《名媛词选》等词集,以巨额篇幅汇录了当代的词人词作,使大批清初词人的篇章得以保存。而《荆溪词初集》则是阳羡词派自我检阅式的群体结集,对自身创作作了镌碑勒石式的历史性总结。

阳羡词宗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出身名门,其父贞慧为复社重要成员,曾因声讨阉党阮大铖而系狱,以气节著称。陈维崧少负才名,甲申之变,他年仅19,从此长期处于穷愁潦倒、客游四方的境地。54岁时,方被荐应博学鸿词试,以第一等第10名授职翰林院检讨,3年后即逝于北京。著有《迦陵词》三十卷,存词1629首。其创作之丰,为历代词人之冠。他崇尚苏、辛,认为其词波澜壮阔而具现实意义,诸长调“如杜甫之歌行与西京之乐府也”,而受辛词影响尤深。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凌厉光怪,变化如神。长调小令,任笔驱使,莫不纵横如意。所以吴梅称之“气魄之壮,古今殆无敌手”(《词学通论》第九章)。

陈维崧词题材广泛,常用词抒写类似杜甫《三吏》、《三别》的主题,反映重大的社会现实。如著名的《贺新郎·纤夫词》揭露朝廷强虏民夫拉纤,闹得鸡犬不宁、妻离子散、民不聊生。那如狼似虎的里正团保,与杜甫笔下的《石壕吏》是那么酷似;“临歧诀绝”的情景更是《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的人间惨剧的再现。

运用歌行手法是迦陵词的一大特征。笔之所纵,信马由缰,飞扬腾跃,气势磅礴。如《贺新郎·秋夜呈芝鹿先生》:

掷帽悲歌发。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其上有、秦时明月。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愁人发。家何在?在天末。  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都只被,江山磨灭。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长杨赋》,竟何益?

笔底挟有一股风云激荡的英雄气,完全不受任何习惯的审美倾向的约束,纵横古今,雄辩滔滔。经史百家、《诗》、《骚》乐府都运用词中,骨力劲拔而神思飞扬,意脉连贯而顿挫分明。而这种雄放苍凉的《贺新郎》、《满江红》就有一百多首,难怪吴梅说:“即苏、辛复生,犹将视为畏友也。”(《词学通论》第九章)

一般说来,慢词因篇幅较长,容量较大,比较容易运气蓄势,故前代词人凡作壮语,多用长调。相比之下,小令则难以雄肆其气,而陈维崧却能在几十字的小令中纵横意态,丝毫不为形式所拘。如《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江山与岁月、怀古与伤今,都从中透射出来。而景物的萧瑟与历史的沧桑,又给人慷慨苍凉之感。惟有英雄眼中,才会有太行山势如蝌蚪浮游的联想;惟有圣手笔下,才会有“黄叶中原走”的感慨。“悲风吼”,既是眼前景象,也是作者悲情激荡的长啸。

阳羡词派的重要作家有任绳隗、万树、曹贞吉、曹亮武、蒋景祁、陈维岳等。(www.xing528.com)

任绳隗(1621—?),字青际,号植斋。著有《直木斋词选》三卷。词风“意气豪上”,与陈维崧相近。如《昼锦堂·述怀》:

少小才华,平生志气,竟欲摧倒江东。可叹一钱遗累,身世飘蓬。金鸡孤悬云日里,玉环双串梦魂中。从今后,一片热肠,都交酒政诗筒。  疏慵。半窗月,三径草,香清茶熟帘栊。那管求田问舍,是处冬烘。摊书昼卧黄梅雨,围棋坐隐落花风。吾心乐,常是侧身怀古,醉里称翁。

此词作于“奏销案”后,作者已被革除功名,但仍可见其当年的豪气。虽然词中一再表示,自己将寄情诗酒、潜心学术、忘却世事,但摧挫颓落的背后,却潜藏着山呼海啸、泉涌风飞的激情。因此,王士禛认为其词与陈其年在季孟之间,堪称“双绝”。

万树(1630?—1688),字红友,号山翁。有《香胆词选》六卷500首。小词自然轻松,多乐府民歌意味,长调亦清疏放逸。如《望江怨·送别》: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尤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词人以轻松语写沉重情,雅韵与俗美兼具,虽用比兴而无曲晦之感,毫不雕琢却有流动之趣,离愁别绪跃然纸上。当然,万树最大的贡献还在于编有《词律》,共二十卷,收前代词作660调,1180余体。在康熙《钦定词谱》问世前,它是词体最全、资料最详、考订最细的一部词谱。

曹贞吉(1634—?),字升六,号实庵。著有《珂雪词》,此集是唯一一部被收入《四库全书》中的清人词集。其作颇具独创性。如《永遇乐·和友人望华山》:

谁凿空蒙?最惊人处,芙蓉千丈。激荡疑潮,奔腾似马,罗列儿孙状。八荒雷雨,一天苍翠,缥缈灵旗想象。待清秋凭陵绝顶,画里秦川如掌。  潼关孤耸,黄河东注,俯览翻增惆怅。飒飒天风,泠泠环佩,九节仙人杖。咄哉韩子,苍龙回驭,那得褰衣长往?耐可拉青莲居士,三峰高唱。

此词写华山的险峻雄奇,有感叹,有描绘,有想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壮阔情怀。作者登西岳指点江山,对八荒品评人物,韩愈畏于巍峨,竟然不敢下山;李白却高歌问天,倍增豪迈。显而易见,他推崇的是李白的风格,向往的是超凡脱俗的气概。

阳羡词派活跃于清代初期,而其流风余韵还波及后世,清中期的郑燮、蒋士铨黄景仁、洪亮吉等都受其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