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空骚雅的白石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姜夔早岁孤贫。宁宗庆元三年(1197)进《大乐议》,乞正雅乐。五年上《圣宋饶歌》,诏免解与礼部试,不第,以布衣终。白石人品峻洁,有名士风度,时人评他“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藏一话腴》)。白石才华极高,诗、词、文、字无所不精。在诗学批评方面有《诗说》一部,见解独到而深刻。姜夔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还是在词的创作方面。
白石词的题材以感时伤世、咏物言志及追记恋情为主,并无大的拓展。有的词论者以“比兴寄托”论白石词,如宋翔风《乐府余论》说:“(姜夔)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如《齐天乐》,伤二帝北狩也。《扬州慢》,惜无意恢复也。《暗香》、《疏影》,恨偏安也。”恐失之坐实。以提到的《齐天乐·咏蟋蟀》为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这首词即包含了时事艰辛、身世感伤和恋情悲苦的多重感受。姜夔的词大多像这首词一样,并无坐实单一的词本事,而是感时触景的情感表现。
白石词远承周邦彦,南宋黄昇说他“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题白石词》)。论词者将二人并称为“周姜”。缪钺《论姜夔词》谓:“周词华艳,姜词隽澹;周词丰腴,姜词瘦劲;周词如春圃繁英,姜词如秋林疏叶。姜词清峻劲折,格澹神寒,为周词所无。”(《四川大学学报》1984.4)白石词风,南宋末的张炎以“清空”、“骚雅”概括之,其《词源》卷下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从此,清空、骚雅就成为白石词独特风格的代称。
清空与质实相对。大致说来,清空的审美特征如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所说:“清者不染尘埃之谓,空者不著色相之谓。清则丽,空则灵,如月之曙,如气之秋。”姜夔的清空首先表现在清幽空灵的意境上,即如刘熙载所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并以“藐姑冰雪”(《词概》)形容之。如《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www.xing528.com)
这首词借咏梅以怀人。词中多用素洁的意象,如“月色”、“玉人”、“疏花”、“冷香”、“瑶席”、“夜雪”、“寒碧”等,营造出清疏高旷的境界。“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使用虚字是构成清空的重要手法。唐圭璋谓“虚字能使语意转折灵活,流走自如而又传神入微,且能避免平铺直叙的缺点,在这方面,白石词是有着独到的造诣”,并举其《疏影》: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唐氏分析道:“这几乎是每句上面用虚字,使它们自为开合,变化虚实,跌宕曲折,空灵夭矫,且又余韵无穷;词中所出现的许多平实典故,由于有虚字的前后承应,在音节上是给人以谐婉灵动的感觉,在内容上则启发人由怀古而思今,由此生出无限的遐想。”(《论姜白石及其词》,载《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62.3)另如《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几句中的“算”、“须”、“纵”、“仍”等虚字,使词张弛、吞吐有致,转折、跌宕有力。虚字的运用,“句语自活,必不质实”(张炎《词源》卷下)。
骚雅有二层含义:一是雅正。张炎说:“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词源》卷下)雅正有摒弃淫邪、音律语言规范、风格避免极端的多重含义。二是继承屈原《离骚》所开创的“香草美人”之比兴寄托传统。如《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前的小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金人南侵,曾在扬州烧杀掳掠。姜夔此词表达感怀家国、伤时念乱的“《黍离》之悲”。词中没有慷慨激昂的呼喊,而是从侧面着笔,虚处传神,而更显得哀婉深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