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清照:中国词坛女杰及其影响

李清照:中国词坛女杰及其影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清照(1084—1155?靖康二年金兵陷青州,清照南奔,时年46岁。后期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磨难。舌、齿二声占全词半数以上。易安词在后世被推崇为当行本色的典范,如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李清照在词史上享有极高地位,后人评价甚高。

李清照:中国词坛女杰及其影响

二、词坛女杰:李清照

在“南渡词人”中,成就最突出的要数词坛女杰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清照年十八嫁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甚相得。崇宁元年(1102),清照为父榜列元祐党人事,曾以诗上时任吏部侍郎的赵挺之。靖康二年(1127)金兵青州,清照南奔,时年46岁。其后在转徙流离中度过凄凉的晚年。李清照早期曾写过一篇《词论》,文中对晚唐以来的主要词人分别进行了评论,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词体观念。主要内容有二:第一,尚雅,即强调思想的雅正和语言音律的文雅。第二,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强调词与诗的区别。易安自己的词作也十分注重词体特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安体”。

易安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她生活在少女、少妇的温馨和美而又充满诗艺的氛围之中。其词作如: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景物雅致,意象清疏,淡淡的清愁中时时透出闺中的温馨。

后期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磨难。词风也由清丽淡雅变为沉郁哀痛。况周颐说:“以词格论,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沉博,下开南宋风气。非所诣不相若,则时会为之也。”(《蕙风词话》卷四)如《永遇乐》:(www.xing528.com)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元宵佳节,一派热闹景象,而词人却流落他乡,落寞孤寂,衰老憔悴;再对比昔日的“中州盛日”,因倍感凄凉。

易安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第一,语言清新淡雅又通俗易晓。宋人张端义赞其《永遇乐》词“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贵耳集》卷上);清人彭孙遹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金粟词话》)。第二,精于音律,尤其善于将语言变化与声情、词情相结合,达到表现情感的艺术极致。其《声声慢》就是典型的例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有平声韵和入声韵二种,此词选择迫促、逼侧的入声韵是为了表达创深愁重的感受。词中叠字的运用更具匠心,“寻寻(平声)觅觅(入声)”、“惨惨(平声)戚戚(入声)”、“点点(上声)滴滴(入声)”平声、上声与入声交互运用,形成抑扬有致顿挫有节的声调,读之有长吁短叹之感。据夏承焘研究,这首词共97字,其中用舌声15字,用齿声42字。舌、齿二声占全词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舌齿两声交相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字的口吻,写自己忧郁惝恍的心情”(《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易安词在后世被推崇为当行本色的典范,如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填词杂说》)词论家论及词体正变,常将易安词作为正体的代表,如秦士奇说:“闺秀若易安居士,词之正也。”(《草堂诗余》正集)徐君野说:“正宗易安第一。”(《古今词统》评语)李清照在词史上享有极高地位,后人评价甚高。如明代杨慎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词品》卷二)清代李调元甚至说她:“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