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间别调:韦庄的诗歌创作与温庭筠相似

花间别调:韦庄的诗歌创作与温庭筠相似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花间派词人之一,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韦庄词的内容与温词大致相同,表现男女恋情、离愁别恨的题材。韦庄颠沛流离,身心俱苦。近代词论家蔡嵩云将花间词人分为浓艳、清丽两类,并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温派浓艳,韦派清丽。”对温、韦差异的形容可谓生动形象。

花间别调:韦庄的诗歌创作与温庭筠相似

三、花间别调:韦庄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四世孙。少孤,家贫力学,屡试不第,困居长安。黄巢入长安,庄陷兵中,辗转自关中洛阳,尝作《秦妇吟》名于世,人称“《秦妇吟》秀才”。后流寓大江南北。唐昭宗乾宁元年(894)进士,授校书郎,官至左补阙。天复中应王建辟,入蜀为掌书记。为花间派词人之一,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

韦庄词的内容与温词大致相同,表现男女恋情、离愁别恨的题材。然而由于二人所处时代和身世经历均不同,因而词中的情感内涵及表现风格皆有所不同:

第一,将身世之感打入词中。温庭筠词的内容大多为描摹女子的形貌,或表现男女恋情,但温词几乎全是客观的描写,绝少渗入作者自己的感情。词中描摹美人形态,作者本人完全处于冷静旁观的角度;描写男女恋情,也仅停留于客观的叙述。韦庄则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写入词中,词中浸满了词人的感情体验,词中之情是以其自身经历为基础的。刘熙载云:“(韦庄词)留连光景,惆怅自怜,盖亦易飘扬于风雨者。”(《词概》)下面这首《菩萨蛮》融入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韦庄颠沛流离,身心俱苦。正如顾宪融所说:“唐末中原鼎沸,韦以避乱入蜀,欲归未得,言愁始愁,所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词论》)韦庄的一些词作记录了他的情感经历。据杨湜《古今词话》载:“韦庄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据,遂羁留之。庄有宠人,姿质艳丽,兼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庄夺去。庄追念悒怏。”下面这一首《女冠子》或为此事而作: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www.xing528.com)

词中充溢着凄婉的情感,非亲身感受不能道。

第二,清疏的词风。近代词论家蔡嵩云将花间词人分为浓艳、清丽两类,并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温派浓艳,韦派清丽。”(《柯亭词论》)同样写男女之情、相思离别,温庭筠常用华美的物象营造浓烈的氛围,而韦庄则用清疏的自然景象表达情思,如《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词中自然景物与主人翁的情绪相交融,语言淡雅,风格清新。王国维《人间词话》:“‘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对温、韦差异的形容可谓生动形象。

花间词人除了温、韦代表浓艳、清丽二派之外,也有一些较有个性的词人。如“抱朴守质,自然近俗,而词亦疏朗,杂记风土者”的李珣(李冰若《栩庄漫记》,《花间集评注》引),“飘忽奇警,矫健爽朗”的孙光宪(詹安泰《风格、流派及其承传关系》,《詹安泰词学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甚至被研究者认为可与温、韦鼎足而三。但是总体来看,花间词人是一个具有相近审美趋向的群体,他们的词作也具有体式、题材、语言和风格的相对一致性。

作为文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词史上常将花间词作为衡量词作优劣的标准,著名词人无不受其浸润滋养,如北宋初期的词人“同叔(晏殊)、永叔(欧阳修)、方回(贺铸)、叔原(晏几道)、子野(张先),咸本《花间》而渐近流畅”(严沆《古今词选序》,《宋词三百首笺注》引),南宋辛弃疾也曾“效花间体”(见辛弃疾《河渎神》自注)作词。清代郭麐还概括出花间体的特征:“词之为体,大略有四。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灵芬馆词话》卷一)花间词派成为了词史上几大重要流派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