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融新理想入旧风格: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晚清的掘墓人,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皆以诗歌作革命宣传和战斗武器,抒发政治愤懑,多挟议论以行,有唤醒民众的作用,以沉郁的风格和洋溢的豪情震撼人心。这是一批政治诗人,以丘逢甲、蒋智由、谭嗣同、梁启超、秋瑾等最为著称,这批诗人生于国难当头之际,大都以天下为己任,故为诗不及个人得失,而心关万家忧乐。诗多以血泪写成,应当以超审美的标准予以评价。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蛰仙,民国后以仓海为名,台湾彰化人。光绪进士,官工部主事。甲午战后,在乡督办团练。因抗日兵败回广东,创办学校,推行新学。民国成立后曾被举为参议院参议员。有《岭云海日楼诗钞》。梁启超(1873—1929)青年时即有感于清廷政治腐败,与康有为一起积极从事维新变法运动。戊戌政变失败后,东渡日本,“猛忆中原”一诗即用了著名的“闻鸡起舞”的故事抒写其对国事的关怀和振兴中华的决心。有《饮冰室合集》。秋瑾(1875—1907)乃近代革命女杰,庚子事变后献身革命,谋求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成为她诗歌抒写的基本内容。有《秋瑾集》。这批诗人,以革命者的气概,承继了龚自珍所开风气,从而形成当时诗坛大气候。他们的诗作以洪钟一般的音响,压倒了四面的虫吟。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这些诗具体内容虽有不同,但都是爱国志士的悲壮之鸣,一方面怀有极深的忧患意识,一方面则热血沸腾,有壮志未酬誓不罢休之概,十分鼓舞人心。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兴起,上层社会内部发生激烈的守旧与革新的冲突,西方声光电化科技知识传入,一些思想趋新的诗人,冲出旧的营垒,发动了一场“诗界革命”。此期新派诗人,黄遵宪最称翘楚。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今梅州市)人。光绪举人,曾任驻日本使馆参赞。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就,使他思想上发生了极大的震动,认识到变法的必要。后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目睹了美国的大选。后修《日本国志》,被推荐为驻英二等参赞。长期的外交生涯,使他接触了西方文明,开拓了政治视野,以改良主义为思想武器。回国后积极参加戊戌变法,后罢官归家,常与丘逢甲唱酬,与亡命日本的梁启超书信往还,并大量从事新派诗的创作,因此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的旗帜。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所谓新派诗,就是运用旧体的形式,纳入新时代的思想和生活内容。也就是“旧瓶装新酒”或“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黄遵宪广泛借鉴古人和民歌,大胆使用新事物、新名词和流俗语入诗,康有为赞为:“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与菽园论诗》)
星星世界遍诸天,不计三千与大千。倘亦乘槎中有客,回头望我地球圆。(《海行杂感》)
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日本杂事诗》)
《海行杂感》诗表现的宇宙观及通过妙用古典表现的对于太空飞船的联翩浮想,《日本杂事诗》诗中对富士山逼真生动的描绘,都得力于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以及作者眼界的开放。
光绪十年(1884)作者驻美任旧金山总领事时所写《纪事》一诗,记叙该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西洋镜”,在诗坛别开生面。诗共八段,除末段抒发感慨以外,其余各段,皆叙述诗人亲见亲闻的驴象之争。竞选中投入大量经费以行贿争取选票,是资产阶级政党为竞选获胜施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第六段写道:
众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诱。浓绿茁芽茶,浅碧酿花酒。……琐屑到钗钏,取足供媚妇。上谒士雕龙,下访市屠狗。……指此区区物,是某托转授。怀中花名册,出请纪谁某。知君有姻族,知君有甥舅。赖君提挈力,吾党定举首。
这里不但叙述贿选的现象,而且摹拟贿选者甜言蜜语的声口,惟妙惟肖。作者可谓睁开眼睛看世界,目光和笔触犀利敏锐,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阴暗面。全诗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传统古诗的格局,语言运用也熔古今中外于一炉,充分表现了革新诗风的精神。不过,古典的运用难以完全贴切,显露了旧体诗在表现新生活时所固有的局限。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曼殊为其法号,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出生于日本横滨,其母为日本人。早年因家庭矛盾而为僧,然而民族危难又使他不能忘情于现实,后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苏曼殊独特的身世、生活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时僧时俗,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放浪不羁。他曾向陈独秀、章太炎求教,起步虽晚,而悟性很高,专工七绝。有《苏曼殊全集》。其佳作有如: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春雨》)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著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过蒲田》)
作者这类七言绝句,将异国情调与传统风格结合起来,多以阴柔之美与龚自珍七绝的阳刚之美相映生辉,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随着五四运动的到来,新诗狂飙风靡中国诗坛,新诗的创作成为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五七言古近体诗逐渐失去往日的荣光,虽然在写作上不乏传人,但在整个诗坛所占份额和地位,却已今非昔比。至此,中国诗史便跨入了另一个崭新的时代。
[思考题]
1.元好问诗有何特色?《中州集》是怎样一本书?
2.前后七子为什么主张“诗必盛唐”?它对明诗有何影响?
3.为什么说时调山歌为明代“一绝”?
4.清初“江左三大家”指谁?其诗歌创作各有什么特色?
5.龚自珍《己亥杂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晚清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谁?其创作有什么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毛诗正义》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有阮元校刊《十三经注疏》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
《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
《全唐诗外编》 王重民等辑录中华书局1982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
《乐府诗集》 (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
《宋诗钞》 (清)吴之振等辑管庭芬等补中华书局1986
《宋诗纪事》 (清)厉鹗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中州集》 (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1959
《元诗选》 (清)顾嗣立编中华书局1987
《晚晴簃诗汇》 徐世昌编闻石点校中华书局1990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古诗源》 (清)沈德潜选编中华书局1963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78
《唐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选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75
《宋诗精华录》 陈衍选评曹中孚校注巴蜀书社1992
《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选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75
《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选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75
《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1979
《曹植集诠评》 (魏)曹植著丁晏诠评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陶渊明集》 (晋)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
《孟浩然集校注》 (唐)孟浩然著徐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王右丞集笺注》 (唐)王维著(清)赵殿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李太白全集》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www.xing528.com)
《王昌龄诗集》 (唐)王昌龄著黄明校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唐)高适著刘开扬笺注中华书局1981
《杜诗详注》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集注中华书局1979
《岑参集校注》 (唐)岑参著陈铁民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刘禹锡集笺证》 (唐)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白居易集笺校》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李贺诗歌集注》 (唐)李贺著(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樊川诗集注》 (唐)杜牧著(清)冯集梧编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
《李商隐诗歌集解》 (唐)李商隐著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宋)梅尧臣著朱东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苏轼诗集》 (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
《山谷诗注》 (宋)黄庭坚著(宋)任渊等编注有《四部备要》本
《剑南诗稿校注》 (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白石诗词集》 (宋)姜夔著夏承焘校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元遗山诗集笺注》 (金)元好问著(清)施国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牧斋有学集诗注》 (清)钱谦益著(清)钱曾注有清春晖堂刊本
《吴梅村诗集笺注》 (清)吴伟业著(清)程穆衡原笺(清)杨学沆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影印)
《渔洋山人诗集》 (清)王士禛著有清康熙刻本。
《敬业堂诗集》 (清)查慎行著有《四部丛刊》本。
《郑板桥集》 (清)郑燮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小仓山房诗文集》 (清)袁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瓯北诗钞》 (清)赵翼著清刻本1785
《两当轩集》 (清)黄景仁著李国章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龚自珍全集》 (清)龚自珍著王佩诤校中华书局1959
《人境庐诗草笺注》 (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岭云海日楼诗钞》 (清)丘逢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燕子龛诗笺注》苏曼殊著马以君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诗品注》 (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历代诗话》 (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清诗话》 丁福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诗话续编》 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苕溪渔隐丛话》 (宋)胡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沧浪诗话》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诗薮》 (明)胡应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唐音癸签》 (明)胡震亨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列朝诗集小传》 (清)钱谦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带经堂诗话》 (清)王士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随园诗话》 (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瓯北诗话》 (清)赵翼著霍松林等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艺概》 (清)刘熙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中国诗史》 陆侃如冯沅君著大江书铺1931(多次重印)
《中国诗歌发展史略》 郑孟彤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古诗考索》 程千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唐诗综论》 林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唐诗风貌》 余恕诚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铎著商务印书馆1930(多次重印)
《中国文学史》 刘大杰著中华书局1949(多次重印)
《中国文学史》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多次重印)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多次重印)
《中华文学通史》 张炯邓绍基樊骏主编华艺出版社1997
《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