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后迁居郑州(今属河南)。青少年时代曾受知于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开成年间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辟为幕僚,并入赘王家,遂为牛李党争连累,一生蹭蹬,以游幕生涯为主。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诗有浓厚的感伤情绪,习惯于向以自己为中心的内心世界取材。
在七律的写作上,李商隐可谓异军突起,在老杜七律的凝练典重上,酌采李贺歌诗的瑰奇精丽,从语言、对仗、声律和典故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形成一种精丽而富于暗示的诗风,从而创造出以《无题》诗为代表的新型七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同前)
以《无题》为代表的李商隐七律,扬弃了元白那种对事件本身的兴趣,而转入心灵的象征,即将一己之悲剧性身世及心理,幻化为象征性图景。既有形象的鲜明性、丰富性,又具有内涵的朦胧性、抽象性,从而获得丰富的暗示性,能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而内容的深微,意境的朦胧,手法的象征,语言的典丽精工,余味曲包,开启了从晚唐到五代的词境。
李商隐七绝,管世铭谓其“用意深微,使事稳惬,直欲于前贤之外另辟一奇”(《读雪山房唐诗抄》凡例)。如《乐游原》一诗表现诗人的迟暮情怀,对时代也是一种象征,前人认为消息甚大:(www.xing528.com)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长于咏史,其咏史绝句大都运用见微知著,或即事微挑的手法,具有很高的讽刺艺术: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映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齐宫词》)
寄赠、述怀之作,多着想独到,措语清丽,极富情韵: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或写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或写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都做到了以小见大,启人遐思。综上所述,李商隐的确是杜甫、韩愈和李贺之后,最富于创意的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