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与时事诗
杜甫现存诗1400多首,全面记载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生活和文化艺术各方面的状况;具体形象地反映了8世纪中叶半个世纪——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间唐代社会的面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走过的路程;在艺术上达到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向有“诗圣”之誉,他关心政治,擅陈时事,继承了《诗经》、汉乐府、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而且在诗中给人民生活和民生疾苦以重要地位。
杜诗内容博大精深,题材范围甚为宽广。举凡民生疾苦、社会时事、自然景物、名胜古迹、个人生活、题咏赠答,以及描绘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等等,莫不摄之于诗,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中唐社会文化史。杜甫是个边走边吟的诗人,诗中常纪年月地理,曾被人称为“图经”。总之,杜诗是包罗万象的。
杜甫对前代及同时诗人采取了一种兼容并包、博采众家之长的态度,“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加之家学渊源,学识宏富,故能成为唐诗艺术的集大成者。
以时事入诗,建安作家如曹操、蔡琰已为先导,但如此深入持久地将富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题材纳入诗歌创作,“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杨伦《杜诗镜铨》卷五)者,杜甫实有过之。正因为其情系苍生、心忧社稷,诗写沧桑,因而是文人叙事诗第一个值得推重的巨匠。他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捕捉典型的事件和人物,通过客观的描写,予以生动地反映和再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www.xing528.com)
杜甫有一个非常可贵的习惯,就是实地采访。在《兵车行》、“三吏”、“三别”一类诗中,都可以看到诗人对笔下人物的访谈。这些诗有很强的现场感,诗中活动着征夫、农夫、贫妇、贵妇、权臣、官吏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取法汉乐府的现实主义却不沿袭旧题,而是因事立题即自拟类新闻标题,创作了新题乐府,从而成为新乐府运动的不祧之祖。
杜甫是一个有巨著意识的诗人,“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戏为六绝句》),表明其美学趣味,是爱好雄浑壮阔甚于爱好细致精巧的艺术境界的。杜诗特多长篇巨制,“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杜甫又是第一个大量将叙事、政论引进诗歌创作,并将其与抒情完满地结合,从而使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段更丰富、更完善。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诗人困守长安十年的思想总结。诗分三大段,将抒情、叙事、纪行、说理熔为一炉。第一段纯属咏怀,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白了“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理想抱负,以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政治情怀。第二段写探家途经骊山时的感想,由个人身世感慨转入对国事的忧念,揭露了当时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并为此深感忧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第三段从自家遭遇幼子饿毙的不幸,忧及天下平民,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民胞物与的情怀,在其他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体制宏大,构思缜密,语言古朴,如话家常,是杜诗的力作,也是研究诗人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