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今存诗近千首(日人花房英树编《李白歌诗索引》收诗997首,其中当有他人作品混入)。概括而言,凡属盛唐的题材,也都是李白的题材;具体地讲,李白的题材主要有三大类:政治抒情诗、山水纪游诗和日常生活的歌咏,而这各类题材常常又是渗透交织着的。
李白在开元之末已经成名,他站在盛唐的顶峰,一方面感受着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在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的氛围,一方面也通过其从政经历察觉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潜伏的危机。
诗人经常通过诗歌作政治抒情,抒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蔑视世俗、向往自由、不满现实、笑傲王侯、纵情欢乐、恣意反抗的情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行路难》古题本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李白却借以抒写仕途艰险。理想在现实碰壁,诗情大起大落,悲愤而有豪气英风。拉杂使事,长短其句,也是诗人惯用技巧。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结尾,诗人写道:“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充分表现了布衣之士蔑视王侯的傲岸情怀。
与王维、孟浩然等人喜爱一般人喜爱的优美或宁静的自然美不同,名山大川似乎特别能激发李白的想象力,唤起他创造的热情,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最为动人的形象是黄河长江、庐山瀑布、横江风浪、蜀道山川等。他的山水诗还常与游仙诗结合,于写实中大胆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显示了诗人奔腾跳动的情怀。李白山水诗生动再现了8世纪祖国河山面貌,表现了诗人独特个性,及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后世有许多足不出户的人,就是凭着李白诗篇才认识到了祖国河山的壮大和美丽的。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www.xing528.com)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它运用夸张的笔法,从传说、历史、地理及政治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歌咏蜀道之难,创造出惊险、神秘、奇丽、壮阔的大境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嗟叹咏歌的主题句在诗中三次出现,分别标志情感的爆发、延伸和远出,一如乐章中的主旋律,起到突出主题、强化抒情气氛的作用。全诗句式参差,音情跌宕,语助词的运用和散文化的句法,恰到好处地表现诗人火山喷发、不可遏止的激情。诗人因此被贺知章呼为“谪仙”。
李白的七言绝句多览胜纪行,以写景入神著称,如下诗就是典型例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李白虽然作风傲岸,对于下层人民却显得十分平易可亲。李白诗的内容题材之广泛,在盛唐诗人中是很突出的。除了政治抒情与山水纪游,还有大量日常生活的歌咏,抒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带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主题或思想感情,诸如游子故乡的思念、人际友谊和爱情、妇女命运的悲欢、民间生活之苦乐等,也有个人日常抒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静夜思》用浅近的语言道出一个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意思:人在异乡,哪怕一切都是陌生的,也还有一样熟悉的东西——“明月”,因此它成为乡思的最佳意象。《赠汪伦》寥寥数语,即画出两个乐天派、一对忘形交,一诗中两呼人名,都表现了李白特有的风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