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汉乐府诗歌的写实倾向

中国汉乐府诗歌的写实倾向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封建礼教的压迫加强了,妇女的地位更低了,汉乐府较《诗经》更多地表现妇女的不幸遭遇。要之,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新篇章。与《国风》一样,汉乐府民歌里女性题材占着重要地位。

中国汉乐府诗歌的写实倾向

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的写实倾向

《乐府诗集》里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是东汉的作品,真实地反映着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其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汉武帝时代,由于长期对外用兵,兴建宫室苑池和大规模地巡游和挥霍,给人民增加了繁重负担,至于成、哀之间,更达到“天下虚竭”的地步,由于王莽改制,导致了绿林赤眉起义;此后直到东汉末年,战乱时起时伏,人民的痛苦有增无减。尖锐的阶级矛盾也就反映到汉乐府民歌之中。如《战城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穷兵黩武的罪恶,诗中对“良臣”之死,并非赞美,而是伤悼,诗人的倾向是反战的。“愿为忠臣安可得”一句,对统治者是有一定威胁性的警示语。《东门行》写一个贫民因家庭生活濒临绝境铤而走险,诗中夫妻别离的场面是富于戏剧性的:无衣无食怎么办?在这个问题上,夫妻二人主张相左。妻子宁忍贫困,不愿丈夫冒险,是不幸不争的典型;丈夫要豁出去,闯一条生路,是反抗斗争的典型。通过一方苦苦挽留,而一方断然引去的离别情节来表现,意味深长。另如《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兔从狗洞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着饭,采葵持着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此诗以艺术概括的手法,描述一位老兵退伍还家,看到的只是一片破败荒芜。诗人措语从容平淡,却使人感到深深的悲哀——这种事在当时想必是司空见惯的吧。

汉代封建礼教的压迫加强了,妇女的地位更低了,汉乐府较《诗经》更多地表现妇女的不幸遭遇。《有所思》写一个热恋中的女子,听说对方变心之后的痛苦复杂的心情,比较富于民间气息。又如《上山采蘼芜》写一个弃妇与她的故夫偶然重逢时的一段简短的问答,从对话语气体会,大约造成悲剧的原因并不在男方,而在男方的家庭——当是家长专制的结果。另如《上邪》一诗,却指天为誓,表现了对爱情的坚贞态度: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东汉后期的社会动乱给知识分子带来忧惧漂泊之苦,在汉乐府中也有反映。如:(www.xing528.com)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屿,相教慎出入。(《枯鱼过河泣》)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悲歌》)

前者是一首寓言诗,借一个不幸者的现身说法,警告同类不要蹈自己的覆辙。《悲歌》是一首游子之歌,诗中游子未能回家,不只是无法还家,实在是因为无家可归,可谓语语沉痛。

汉乐府还有一些别致之作,表现出民歌取材的丰富性,和多方面的成就。如《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采莲人的歌唱,“鱼戏”数句在不断重复中却将方位词作东、西、南、北的腾挪,活灵活现地描绘出鱼儿在水里穿游的生动情态,并隐含男女爱悦之意。

要之,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新篇章。汉乐府民歌大部分是叙事诗,颇能描摹人物的口吻神情,创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或客观地写出一个生活片断,或写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能抓住典型细节以表现场面和人物的思想;较《国风》中的叙事之作,演进之迹甚明,开拓了叙事诗的新阶段。与《国风》一样,汉乐府民歌里女性题材占着重要地位。所不同的是,《国风》里的爱情诗常常洋溢着愉悦,诗中女主人公有时还很骄傲,而乐府民歌很少有描写男女欢爱的诗篇,女主人公的命运往往都笼罩着一层不幸和悲惨的阴影。但乐府民歌中也有讽刺性、喜剧性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