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玉《九辩》及其他诗歌作品:中国悲秋文学

宋玉《九辩》及其他诗歌作品:中国悲秋文学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为16篇,公认可信的作品只有《九辩》一篇。宋玉《九辩》是一篇长篇政治抒情诗。《九辩》在语言上亦有特色。

宋玉《九辩》及其他诗歌作品:中国悲秋文学

四、悲秋之祖:宋玉《九辩》及其他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宋玉是屈原以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历史上向以屈、宋并称。关于宋玉的生平,在历史上记载是很少的。从《史记》所载可知,他与唐勒、景差等人都是受屈原直接影响的同一流派的作家,其活动在屈原去世之后,都以写辞赋见长,并继承了屈原作品的风格体制。不过,他们在政治上不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谏。

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为16篇,公认可信的作品只有《九辩》一篇。《九辩》是夏代曲名,《离骚》和《天问》都曾提到。宋玉《九辩》是一篇长篇政治抒情诗。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失落感很强的贫寒之士,全诗充满“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牢骚。作品缺少屈原那种“存君兴国”的政治理想和对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但表现了政治黑暗时代普通文士的悲哀,对于当时的社会弊端也做了一定的揭露,这可以说是它的独到之处。全篇共255句,兹录第一段: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唏兮薄寒之中人,怆恍img6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img7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九辩》在艺术上颇具独创性,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制造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意境,从而抒发感情,展示情愫。如本段诗中苍凉的秋景和诗人失意悲凉的心情交相融合,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其影响之大,乃至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悲秋的传统。唐代的杜甫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处在宋玉的延长线上。(www.xing528.com)

《九辩》在语言上亦有特色。它继承屈原的文采绚烂、词藻秀美而有所发展,有时一连排用八、九个近义词来刻画景物或描写心理,曲尽其妙,表现了诗人用词的丰富和细腻。其句法上也有创获:“悲哉——秋之为气也”,把散文的句式写到诗里,开篇四句所用的音节、句式都是各不相同的,节奏铿锵,气势充沛,给人回肠荡气之感。因此,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容低估,前人就将他与屈原并列,称为“屈宋”。

楚亡以后,楚辞创作经历了短时期的沉寂,到西汉曾得到复苏。汉高祖刘邦本人即好楚声,皇室大臣复多楚人。由于淮南王、梁孝王、汉武帝、汉宣帝的先后提倡,使楚辞的整理和创作得到重视,而仿制之风大起。后由“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辩》、《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16卷。(王)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为17卷,而各为之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今刘向所编已佚,只有王逸《章句》流传至今。集中所收汉人仿作,自不能与屈、宋方驾。唯其中与屈原并称“屈贾”的贾谊,算是屈原最好的学生,其《吊屈原赋》、《巤鸟赋》尤称杰作,刘熙载许为:“屈子之赋,贾生得其质。”(《艺概·赋概》)不过,贾谊之赋,已演变成“赋”体性质,本书划入“汉赋”,不在诗歌论列的范畴了。

汉人仿作楚辞,虽然多狗尾续貂之作,然而,却有感于哀乐而作的“风起云扬”的楚歌,发聩振聋,不愧帝王之辞: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