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篇,大体配乐歌唱,一篇诗往往由数章组成,每章句数或同或异。特别是在《国风》和《小雅》中,由数章组成一篇的重章叠咏,非常普遍,可看作是《诗经》结构上的一种基本程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诗的基本内容在前章中已得到表现,以后各章只在前章的基础上适当改变一些字句,由此构成以章为单位的重叠歌咏。
重章叠咏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易辞申意:每章歌词大体相同,只在某些地方更换一两字略寓变化。如《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是一首恋歌,主要的意思在第一章已经说完,后两章几乎是第一章的重复,其句数、字数和句法结构都完全相同,只是每句改换一、二字面,易辞申意而已。
二是循序推进:在易辞申意时,改换的字在程度上有推进,使诗意逐渐加深。如《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此诗描写周大夫感慨周室的衰微,其首章兴语“彼稷之苗”,在第二、三章中分别变为“彼稷之穗”、“彼稷之实”,就有递进诗意,深化抒情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三是加“副歌”的叠咏:诗篇在作部分叠咏变化时,各章有几句歌词完全相同,相当于当代歌曲中的“副歌”。这相同的几句歌词,有的放在末尾,如《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此诗用比喻和暗示写男子求偶失望,全诗共3章,各章后四句完全相同。也有的诗篇将这种类似于“副歌”形式的几句相同的歌词放在开头,如《豳风·东山》写征人在归返途中的念家,全诗共4章,各章开头都重复出现“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四句。
《诗经》中的重章叠咏,有的较规范,有的不甚规范。规范的叠咏,是指一篇中的各章全都叠咏,这是叠咏的主要形式,最常见的是三章叠咏,如《周南·桃夭》、《王风·黍离》、《魏风·伐檀》、《秦风·蒹葭》等;或两章叠咏,如《鄘风·柏舟》、《王风·君子于役》、《郑风·溱洧》等。不甚规范的叠咏,是指同一篇中,只有部分诗章叠咏。如《周南·关雎》共5章,其第二、四、五章叠咏;《周南·卷耳》共4章,后3章叠咏;《邶风·北门》共3章,第二、三章叠咏等。重章叠咏的产生,当与集体歌唱这一事实相关。为了尽兴,一首歌曲常须反复演奏多次;为了便于记忆,歌辞必须简单易记。乐曲反复演奏,每遍配合的歌词却不用新填,因为歌词的主要内容只要一段就已表达清楚,简单的作法是将已唱过的歌词加以反复,为了避免完全雷同,只需在某些部位约略改变一些字面以示变化。
要之,《诗经》中的叠咏方式相当丰富,读起来一唱三叹,大有助于抒情。叠咏形式提醒读者,这些诗原本是用来唱的,而不是写来看的。当诗写来看时,叠咏的形式也就自然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