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式的意义
民间戏曲在编演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普遍使用“程式”,这在乱弹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在创作实践中,将众多的形式材料作一定的组织和提炼,规约成种种“套式”,供不同作品在编创时择取套用,这便是“程式”。程式是在前人的作品中“积淀”下来的,但同时更成为后来创作的材料基础。通用性是程式的一个基本特征,不同的戏只要情境大致相同,便可套用同样的程式。因而新戏的编创,总是以既有程式作为基本材料,而不是完全从零开始。举例说,武将出场时有一种表演程式叫“起霸”,本是将军上阵前整束盔甲、舒展肢体的动作,但已形成一种包含一系列表演动作的套式(包括出场亮相、拉云手、踢腿、弓箭步、整袖、正冠、束甲、骑马蹲档式、最后亮相等),表演时再配以铿锵的锣鼓,很能表现人物的勇武豪迈气概。这种程式便通用于各种戏,只要是武将出场、整装待发的情节,几乎都要使用它。当然,用于不同人物和不同剧情的“起霸”不会完全一模一样,但也总有一些基本的共性是保持不变的,否则便不是“起霸”的程式了。(www.xing528.com)
在整个戏曲活动中,程式几乎无所不在,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方面也是为了艺术制作的方便。前一点不必多解释,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总是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样式和风格。后一点则与戏曲在创作上的特点有直接关系。戏曲是由剧本、表演、音乐和舞台美术等多种成分综合而成的艺术形式,故一部新戏的编创是相当繁难的事。在此情形下,如果没有一系列现成的形式材料作为基础,一切从零开始,制作上将耗费大量人力和时日。然而民间戏曲迫于生存,不能不紧跟市场,制作上必须“短平快”,编演新戏不允许“十年磨一剑”。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大量使用程式便成为一种“便宜行事”的有效办法。在舞台所涉及的脚色行当、表演动作、文词、唱腔、伴奏等等一系列方面都有现成材料,到时候拿来就用,这样编创新戏当然简便多了。
程式作为手段材料的一种组织和使用方式,几乎渗透于戏剧作品编演的所有方面。上面介绍的行当,就性质而言也是程式,即划分人物类型的程式。下面再简单看看人物妆扮、表演、文词、音乐等方面的程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