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歌舞艺术之丰富多彩 | 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

中国歌舞艺术之丰富多彩 | 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众观看演出,会从对舞台艺术的欣赏中获得多方面的美感享受。其中从城门至金殿这一段“跑城”的表演,载歌载舞,身段繁重,对袍襟、水袖、髯口等也有充分利用。

中国歌舞艺术之丰富多彩 | 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

一、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

用歌舞手段表达剧情,一个直接目的是使舞台对生活对象的表现更具“形式美”——悠扬的唱腔和铿锵的念白是生活语言的美化,富于舞蹈性的身段是生活动作的美化,它们不仅传达了剧情内容,而且形式本身也很悦耳悦目。观众观看演出,会从对舞台艺术的欣赏中获得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歌舞手段的使用还有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外化”人物内心,即在再现人物的言行举止的同时,把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可感可触的形式鲜明地表现出来。(www.xing528.com)

“歌”是将语言与极富抒情力量的音乐相结合,故唱腔在戏里总是一种表达人物情感的极强有力的手段。如《捉放曹》中陈宫所唱“这一轮明月照窗纱,陈公台心中乱如麻……”,表述了他后悔自己错投曹操的内心痛苦;《思凡》中色空所唱“小尼姑年方二八……”,道出了她一心想和意中人相聚的急切之情;《走西口》中玉莲所唱“哥哥走西口,妹妹也难留……”,唱出了她舍不得新婚丈夫离去时的伤心和愁怨。这些唱段都出现于人物有动于衷甚至情潮难抑的时刻,倾吐肺腑、直抒情怀的功能都非常突出。场上的其他音乐手段,在配合表达情感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如锣鼓对“脚步”的配合:小丫鬟轻盈的行走,常配以小锣轻快的“台台台……”;老生踱方步,又常用锣钹平缓稳重的“仓且仓且……”;战场上军马冲杀时,又常为金鼓齐鸣、势若崩云的“仓仓仓仓……”锣鼓的这类使用,既配合了人物的步态,更打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态。

以“舞”为特点的动作表演,绝大部分都与人们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明显距离,这种与生活原型的差异也是为了更鲜明、更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仍以“脚步”为例:小丫鬟风行水面般的快步,大家闺秀娉娉婷婷、几乎“行不动裙”的缓步,秀才一步三颠的书生步,大臣端重的四方步,武将气宇轩昂的“龙行虎步”……,这些最基本的步法,都是对生活中的步态进行提炼和改造的结果,其中都有鲜明的情感和性格内涵。身体的动作之外,人物的服饰穿戴和手里的道具,也总要成为“舞化”表演的重要辅助。诸如髯口(长须)、水发(束住根部的长发)、帽翅(纱帽后的两翅)、褶子(长袍)、水袖(袖口上的两块长白绸)、飘带、靠甲(恺甲)、翎子(盔帽上的两根长雉尾)等,以及折扇、手绢、马鞭、兵器等等,它们都好似肢体的“延长”,都可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增加视觉美感方面发挥特殊作用。譬如髯口的甩、抖、掸、撩、推、托、挑、捻、吹等用法,水袖的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用法,在揭示人物心态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力。以折子戏《徐策跑城》为例,此剧述薛家将之后薛刚等带兵杀至京城,要求惩处奸臣,为20年前几乎满门被斩的薛家报仇;一向同情、支持薛家的老臣徐策亲上城头,眼见薛家将重振雄风,惊喜若狂,激动得不骑马、不乘轿,徒步奔向金殿,要奏本除奸。其中从城门至金殿这一段“跑城”的表演,载歌载舞,身段繁重,对袍襟、水袖、髯口等也有充分利用。老徐策一边踉跄踏步,一边激动地唱道:“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血海的深仇终须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他恨不得一步跨到金殿,却颇感力不从心,有时甚至跌跌冲冲。疾走之间,只见袍袖腾舞、白髯飘飞,身段、步态繁复多变,配合着铿锵激越的唱腔,台上一人纵横,台下万众动容,人物心中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激动之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古人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