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戏曲文学史:蔡伯喈的又忠又孝角色

中国戏曲文学史:蔡伯喈的又忠又孝角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三辞”和“三从”是构成蔡伯喈形象不可分割的内容。由此可见,高明在题目中标明要刻画一个“全忠全孝蔡伯喈”,这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不过,我们又不能片面地对蔡伯喈下一个“不忠不孝”的结论。如果不各执一端,而是全面观照,蔡伯喈形象仍然属于“又忠又孝”的人物,只不过不是百分之百的“全忠全孝”而已。

中国戏曲文学史:蔡伯喈的又忠又孝角色

二、“又忠又孝”的蔡伯喈

蔡伯喈是《琵琶记》中的男主人公。作者给他设计的主要戏剧行动是“三辞”和“三从”。他的父亲盼望儿子飞黄腾达,改换门楣,强逼他上朝应考。蔡伯喈身为蔡家独生子,想到父母八十高龄,于是禀告父亲:“爹爹,你教孩儿出去,让爹妈独自在家,万一有些差池,一来别人说孩儿不孝,撤下爹娘去取功名;二来说爹娘所见不达,只有一子,教他远离。因此我不敢依命。”此为“一辞”。不过,由于蔡公个性刚硬,伯喈过于软弱,加上邻居张太公出面劝说(张太公答应日后蔡家之事他尽力关照),蔡伯喈于是从命。此为“一从”。蔡伯喈状元及第,官拜议郎。但他想到父母年迈,妻子孤独,故“上表辞官”。此为“二辞”。正当蔡伯喈准备上表时,牛丞相见他身居要职,要把独生女儿牛小姐嫁给他,并已奏告天子。蔡伯喈表示:“纵有花容月貌,怎如我自家骨肉”,“我明日上表辞官,一并辞婚便了”。此为“三辞”。牛丞相得知蔡伯喈意图,火冒三丈:“汉朝中惟我独贵,我有女,偏无贵戚豪家匹配?”于是依权仗势,抢在伯喈上表前奏告皇上,于是圣旨下达:“辞官辞婚都不准。”虽然蔡伯喈仍想“再奏”,但面对现实,他不得不都屈从了。此为“二从”、“三从”。

由于高明在剧中突出地围绕“三辞”和“三从”来刻画蔡伯喈,所以有人以“三辞”为依据,认为蔡伯喈是一个“不忠不孝”的人物;有人以“三从”为重点,认为他是一个“全忠全孝”的人物。其实,“三辞”和“三从”是构成蔡伯喈形象不可分割的内容。如果两方面联系起来全面分析,蔡伯喈应是一个既够不上“全忠全孝”,又说不上“不忠不孝”,而是一个个性鲜明,又忠又孝的艺术典型。

为什么说他够不上“全忠全孝”?所谓“全忠全孝”,就是既要尽忠于朝廷,又要尽孝于父母,这是动机、行动、效果三者统一的表现。先看蔡伯喈的“忠”:起初,父亲要他上京应考,获取官职,以便尽忠于朝廷,他不答应;高中后,他又决意辞官;牛丞相要把女儿嫁给他,以便在朝廷效忠,他也要辞掉。从蔡伯喈的表现看,这“三辞”确实是发自肺腑的真言。如果真是一个“全忠”的臣子,他怎能有这种举动。后来,尽管在父亲和朝廷的压力下,蔡伯喈都屈从了,然“屈从”这行动本身,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动机与行动完全统一的人物。例如,他住进牛府后,尽管生活豪贵,又有牛小姐天天作伴,但他的心情从未欢乐过。元本第二十九出“牛小姐盘夫”有如下一段对唱:

[红衲袄](牛小姐唱)你吃的是煮猩唇和那烧豹胎,你穿的是紫罗兰系的是白玉带。我只见五花头踏在你马前摆,三檐伞儿在你头上盖。你本是草庐中穷秀才,如今做着汉家梁栋材。你有甚么不足只管锁了眉头也,唧唧哝哝不放怀?

(蔡伯喈白)你道我有穿的呵,(唱)

[前腔]我穿着紫罗兰倒拘束我不自在,我穿的皂朝靴怎敢胡去揣?(白)你道我有吃的呵,(唱)我口里吃几口慌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钦钦怕犯法的愁酒杯。到不如严子陵登钓台,怎做得扬子云阁上灾?只管待漏随朝,可不误了秋月春花也?枉干碌碌头又白。

如果是全心全意效忠朝廷的人,哪能连皇帝恩准的婚事都不以为快,反以为苦,甚至还要辞掉它呢?可见,蔡伯喈并不“全忠”。

蔡伯喈之所以也够不上“全孝”,主要是从他的动机与效果悖离去分析。他中状元后念着双亲,想辞官和辞婚,但官仍不得不做,并住进牛府,与牛小姐成亲。结果双亲被撤下不能告问,生不能养,死不能葬,甚至妻子也落得个祝发咽糠。这样的儿子怎能说是“全孝”呢?蔡公临死前把张太公叫来,给他拐杖说:“等我那不孝之子蔡伯喈回来,拿这拐杖与我打将出去!”这客观上就是对蔡伯喈不孝行为的谴责。(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高明在题目中标明要刻画一个“全忠全孝蔡伯喈”,这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不过,我们又不能片面地对蔡伯喈下一个“不忠不孝”的结论。因为从这个人物的最终表现看,他尽管不想做官,但终归没有辞官还家,而是服从了圣旨。后来,当他知道父母已逝,回家守孝三年后,欢天喜地接受朝廷的封赏,重返回朝廷。可见,蔡伯喈最终还是要效忠朝廷的。

前面举了一些例子说明蔡伯喈够不上全孝,但从他的一贯愿望看,孝敬父母之心是相当强烈的。高中后圣旨招亲他不以乐,反以为苦,每天思念着年迈的父母和妻子,甚至敢于上表辞官辞婚便是最好的说明。特别是当知道父母在灾荒中丧生的时候,他惨痛欲绝,连官也不要了,立即“捋却巾帽,解却衣袍”,带着牛小姐和赵五娘一块回老家行孝。说实在话,在忠和孝两条道路上,如果让蔡伯喈自己选择的话,他无疑是取后者的。

蔡伯喈形象的复杂性就表现在:既够不上“全忠全孝”,但又是既忠且孝。以往对这个人物出现截然相反的评价,原因在于蔡伯喈身上的确存在许多矛盾因素。如果不各执一端,而是全面观照,蔡伯喈形象仍然属于“又忠又孝”的人物,只不过不是百分之百的“全忠全孝”而已。

作者如此刻画蔡伯喈,即把他写成一个矛盾型的“又忠又孝”的人物,比描写那种性格单一的人物难度大得多。由于作者始终注重描写蔡伯喈的生活环境以及这个环境中形成的特殊性格(换言之,蔡伯喈属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作为艺术形象,蔡伯喈是真实的,成功的。

作为历史人物的蔡伯喈即蔡邕,是东汉末著名文人。他生活的时代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蔡伯喈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长大的封建文人,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时,赋予他更突出的封建忠孝观念,这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作品没有把他写成“全忠全孝”,而是做出那些“不忠不孝”的行动,原因在于作者鲜明地描写了限制蔡伯喈行动的两个具体的生活环境:一个是作为独子的家庭,一个是极端自私自利的牛府。蔡伯喈作为蔡家的独生子,在父母八十高龄的情况下,孝敬父母之心更为突出,既必然也真实。但生活在牛府里,且有圣旨作监督,这种环境决定着蔡伯喈的行孝之心难以实现,因此才会有那些“不忠不孝”的表现。

蔡伯喈形象的真实性还表现在他一出场就显示出性格的懦弱,且这种性格随着环境越来越严峻而愈加鲜明。他无心作婿,结果还是屈从于权势。正由于蔡伯喈孝心突出而又性格懦弱,所以在强大的压力面前,他就做出了许多动机与效果,内在与外在相悖相反的表现。我们从这个人物的苦闷而无法摆脱,只能屡屡屈从于他人,以及蔡家的悲惨遭遇中,可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的罪恶。这就是《琵琶记》蔡伯喈形象刻画的深层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