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学史:《白兔记》塑造坚忍劳动妇女典范

中国文学史:《白兔记》塑造坚忍劳动妇女典范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7年上海发现的成化本《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是现知的最早刊本。她的苦难命运和人生意识,代表着古代千千万万受迫害的底层女性的命运,李三娘的坚贞顽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良品质。尤其是在描写普通人,以普通人的悲惨命运感染普通人方面,《白兔记》为中国悲剧的这一民族风格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中国文学史:《白兔记》塑造坚忍劳动妇女典范

二、塑造坚贞顽强的劳动妇女典型:《白兔记》

《白兔记》作者不可考。1967年上海发现的成化本《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是现知的最早刊本。全剧31出,写刘知远和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刘知远年少无靠,为李文奎收留牧马。李见他鼻息如雷,吐气如虹,断其必有发迹之日,便将女儿三娘嫁他为妻。李文奎亡故,刘知远遭三娘兄嫂李洪一夫妇欺压,不得已离家投军,又入赘于岳节度使府中。后因有功,累迁为九州安抚使。其妻李三娘在家饱受兄嫂折磨,在磨房生下咬脐郎,并托人送交刘知远。16年后,咬脐郎出猎,因追赶白兔,与生母相遇,遂得一家团圆。

刘知远本是五代时后汉开国皇帝,然该剧并非写历史之真,主要以民间文艺的思想感情处理剧中的人物和事件。为此,剧中写得最为突出和动人的不是刘知远,而是李三娘。其突出动人的原因,在于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向她逼迫而来的压力,极力表现她忍辱负重、坚贞顽强的性格。李三娘初为富家小姐,后为穷汉之妻,一开始就受到兄嫂白眼。父亲在世,她总算还有依靠,父亲去世,兄嫂的迫害变本加厉。接着夫妻分离,沦为家奴,连生下的孩子也受到迫害。身处恶劣的环境,李三娘从不向命运和恶势力低头。当兄嫂逼刘知远写休书的时候,她当即将休书撕毁。刘知远投军后,兄嫂逼她改嫁,她宁愿选择“日间挑水三百担,夜间挨磨到天明”,也不愿意改嫁。从此以后,李三娘便过着吃不饱,睡不暖,日夜像牛马一般干活的苦日子。就连在磨房生下孩子,一把剪刀也没有,只得用嘴咬断脐带。作品不但展现她所经受的十多年非人经历,同时还表现李三娘能够顽强活下去的动力因由,那就是不望夫荣妻贵,只盼“谐老百年,和你厮守相连”的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她要顽强地把孩子生下来,继而又托人把孩子送给郎君,正是这种普普通通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支撑着她,激励着她。即使是儿夫别后杳无音讯,她“早得夫妻相见”的渴求依然不灭。该剧所以几百年来一直在舞台上体现其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就因为作品所刻画的李三娘是封建时代的普通人。她的苦难命运和人生意识,代表着古代千千万万受迫害的底层女性的命运,李三娘的坚贞顽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良品质。(www.xing528.com)

艺术上,《白兔记》除具有民间戏曲创作的质朴自然特色外,在人物内在思想感情刻画和戏剧结构的完整性方面较之早期南戏有明显的发展。尤其是在描写普通人,以普通人的悲惨命运感染普通人方面,《白兔记》为中国悲剧的这一民族风格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