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在元曲家中的艺术成就,备受推崇。他去世后不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就以“关、郑、白、马”并称。所举40首定格作品,包括带过曲,实36题,其中马致远有4首:一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二剧曲支曲《岳阳楼》[仙吕·金盏儿]与《黄粱梦》[仙吕·雁儿],一套曲支曲[双调·拨不断]《隐居》。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更将他列为元曲家首位:“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顽,有振鬣长鸣,万马皆暗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近世吴梅《曲学通论》:“大抵元剧之盛,首推大都。自实甫继解元之后,创妍丽之言;而关汉卿以雄肆易其赤帜,所作《救风尘》、《玉镜台》、《谢天香》诸剧,类皆奔放滉漾,斫弛以自喜;东篱又以清俊开宗,《汉宫》、《荐福》,允推大家。自是三家鼎立,矜式群英。”近世任讷《曲谐》:“杂剧推元四家,余谓散曲必独推东篱,小山虽亦散曲专家,终是别调耳,余人则皆非专家。既然散剧兼长,则古今群英,以东篱为领袖,可谓至当矣。”从以上诸曲评专著的意见,可以知道,元曲四大家中,散曲杂剧综合评价,马致远的地位最高。但对马致远的艺术风格的评论则有同有异。评论者都认为马致远是文人作家,且词采、格律均为大手笔。但朱权称其曲“典雅清丽”(《太和正音谱》),吴梅称其“清俊”;而何良俊则称其“老健”(《四友斋丛说》),李调元称其“豪爽”。近世冯沅君《中国诗史》将诸说统一起来,称“马致远颇似词中苏轼”,“于豪放外兼有清逸”。冯说为多数人接受,所以,论者多将马致远列为豪放派的新盟主。关汉卿、白仁甫、马致远都是开创元曲新局面的大家。但马致远年辈较关汉卿、白仁甫晚,他体现了元曲创作由本色自然,发展到多样化的衍变过程。马致远的作品更多突现了作家自身的精神世界。马致远虽然寻求消极隐遁的道路,但他的愤激之情却在悲凉的意绪中回荡。因而,他的作品仍具有豪放的气势。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所举定格作品中,对马致远在音律方面称誉甚多。如评《黄粱梦》第一折[雁儿]曲:“此调极罕,伯牙琴也。妙在‘君’字属阴。”评《岳阳楼》第一折[金盏儿]曲:“妙在七字‘黄鹤送酒仙人唱’,俊语也,况‘酒’字上声以转其音,务头在其上。”
马致远既是位掌握声韵、文辞的高手,又是一位极富感情的诗人,在描摹形象、刻画境界方面,臻于妙境。如《汉宫秋》第三折,作者以无限同情的笔墨,细致绵密地描绘了汉元帝对昭君的思念之情。汉元帝送别昭君后所唱的三支曲子([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是传世名曲。
(尚书云)陛下不必苦死留他,着他去罢。(驾唱)
[七弟兄]说甚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免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第四折中对汉元帝于汉宫闻孤雁悲鸣的描写,更为出色。
[白鹤子]多管是春秋高筋力短;莫不是食水少骨毛轻?待去后愁江南网罗宽;待向前怕塞北雕弓硬。
[幺篇]伤感似替昭君思汉主,哀怨似作薤露哭田横。凄怆似和半夜楚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上小楼]早是我神思不宁,又添个冤家缠定。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声儿,和尽寒更。不争你打盘旋这搭里同声相应,可不差讹了四时节令?(www.xing528.com)
[幺篇]你却待寻子卿,觅李陵。对着银台,叫醒咱家,对影生情。则俺那远乡的汉明妃虽然薄命,不见你个泼毛团也耳根清净。
[满庭芳]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林风瑟瑟,岩溜泠泠。我只见山长水远天如镜,又生怕误了你途程。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十二月]休道是咱家动情,你宰相每也生憎。不比那雕梁燕语,不比那锦树莺鸣。汉昭君离乡背井,知他在何处愁听?
[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燕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随煞]一声儿绕汉宫,一声儿寄渭城,暗添人白发成衰病,直恁的吾当可也劝不省。
从全剧看,第三折戏剧冲突已进入高潮,并交代了结局,这一折只是余波;但从戏剧效果来看,这一折却又掀起了情绪高潮,以强烈的抒情笔调,描绘了汉元帝悲苦心境,破幽梦的孤雁,悲凉空寂的汉室秋夜,形成了诗的意境。它和白仁甫《梧桐雨》第四折写唐明皇怀念杨贵妃的凄婉忧怨之情极为相近,堪称为姐妹篇。它们都是抒情式的诗剧,都是借历史上的兴亡聚散,抒写作者的胸臆。它们的手法、意境、效果是相同的。
[思考题]
1.结合白仁甫的生平谈《梧桐雨》的主题思想。
2.试论白仁甫、马致远剧作艺术的共同点。
3.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的影响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