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他的年辈晚于著名杂剧作家庚吉甫、白仁甫、关汉卿,而声名与之相颉颃;又早于张可久,张可久散曲[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称马致远为先辈。这些作家中,已知白仁甫生于1226年,张可久至正初70余岁,约生于1270年左右。据此推算,马致远约生于1250年(元海迷失后称制二年)左右。马致远有散曲[中吕粉蝶儿]《至治华夷》,一般认为是元英宗至治改元(1321)时的作品;周德清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所写的《中原音韵序》则说马致远等名公已死,因而我们又可推定马致远约卒于1321年或稍后。他活动于元朝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时期。
马致远的先辈可能是随金室南迁,在蒙古灭金,北方政局逐渐稳定后,又迁回大都地区的文士。他青年时代曾经追求功名,“且念鲰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黄钟·女冠子]套),但仕路却很不顺利。他在大都先后生活了大约20年,他自己说:“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双调·拨不断]);又经历了“二十年飘泊生涯”([大石调·青杏子]《悟迷》)。但他的行踪还是不易考察清楚。元成宗元贞初,仍在大都。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务官”掌税收。他任职的时间可能在大德(1297—1307)时期。他晚年所写散曲中景物多为江南景色。如[双调·蟾宫曲]《叹世》:
东篱半世蹉跎。竹显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双调·拨不断]: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般涉调·哨遍]套曲的[哨遍]:(www.xing528.com)
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老正宜。茅庐竹径,药井蔬畦,自减风云气。嚼蜡光阴无味。傍观世态,静掩柴扉。虽无诸葛卧龙岗,原有严陵钓鱼矶。成趣南园,对榻青山,绕门绿水。
由此可知,马致远晚年可能隐居于江南,过着“剪裁冰雪,追陪风月”的生活。
马致远交游可考者有王伯成、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卢挚、刘致等。王伯成,涿州人,著有《天宝遗事诸宫调》,杂剧今有《李太白贬夜郎》传世。《录鬼簿续编》吊词说马致远与他为忘年友,马致远年长。王伯成存世散曲中有《赠长春宫雪庵学士》,雪庵即李溥光,他是大德二年(1298)以后,在京城活跃的人物,王伯成与张仁卿为莫逆友,约活动于元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文宗时期。李时中,大都(今北京)人,任中书省掾,除工部主事。主事为首领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工部始设主事五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是元初教坊色长刘耍和的女婿,著名艺人。红字李二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马致远和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在大都共同创作过杂剧剧本。刘致,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平阳)人。大德二年(1298),刘致以文拜谒姚燧,为湖南宪府吏,武宗至大三年(1310),为汴省掾。仁宗延祐(1314—1320)初入京,历官翰林待制、太常博士,出为江浙行省都事,后流寓杭州,卒。卢挚大德二年(1298)曾代祀南岳,到过杭州。马致远与卢挚、刘致在杭州有散曲唱和,可能就是这时期或卢挚致仕后的作品。
从马致远的交游范围来看,还是以文人为主,但与艺人也有密切交往。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称:“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
马致远著有杂剧15种:《刘阮误入桃源洞》、《吕太后人彘戚夫人》、《江州司马青衫泪》、《风雪骑驴孟浩然》、《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王祖师三度马丹阳》、《太华山陈抟高卧》、《孟朝云风雪岁寒亭》、《冻吟诗踏雪寻梅》、《吕蒙正风雪斋后钟》、《大人先生酒德颂》、《孤雁汉宫秋》、《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现存7种:《半夜雷轰荐福碑》、《江州司马青衫泪》、《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开坛阐教黄粱梦》、《太华山陈抟高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