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文采派先河——白仁甫的艺术成就

开文采派先河——白仁甫的艺术成就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仁甫则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这些简淡明白的词语正是白仁甫曲语的特色。白仁甫与关汉卿同为杂剧初创期的代表性作家。白仁甫剧曲散曲的语言成就,虽有不同的评价,但都公认其为有自己的特色的行家。首先,白仁甫等确立了以曲为主的中国诗剧模式。由此可知白仁甫在杂剧艺术特点形成的过程有着重要作用。清初洪昇的传奇剧《长生殿》明显地表现出是受白仁甫的影响。

开文采派先河——白仁甫的艺术成就

三、开文采派先河:白仁甫的艺术成就

白仁甫工于词曲,元初就很有名。王博文《天籁集序》说:“律赋为专门之学,而太素有能声,号后进之翘楚者。”明初朱权论曲更是推崇备至,认为他在元代作家中“宜冠于首”,称其词“如鹏抟九霄,风骨磊块,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态”(朱权《太和正音谱》)。由于他受有深厚文学教养的家庭影响,并直接受教于元好问,所以艺术上比较成熟;由于他经历了金朝亡国的变乱,所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富有文采,但是并没有雕琢的痕迹,好像直接从肺腑流出。郝经称赞元好问在艺术上“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郝经《遗山先生墓铭》)。白仁甫则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周德清对曲家要求主要是韵律与词语两方面,韵律要求自然,词语则在清俊。白仁甫是元初期的文采派作家,他注意精炼俊语,但不求堆砌;采用前人诗词成句,多能化为己语。他的作品用语自然,凝练而不拘谨,清丽而又有生气。如《梧桐雨》沉香亭畔小宴一场,对秋来景物的描写:

[中吕粉蝶儿]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征雁。御园中夏景初残,柳添黄,荷减翠,秋莲脱瓣。坐近幽阑,喷清香玉簪花绽。

梧桐雨》第二折写唐明皇对李林甫的斥责与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写汉元帝对文武百官的埋怨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梧桐雨》的语言更为明快。如:

[蔓菁菜]险些儿慌杀你个周公旦。你道我因歌舞坏江山,你常好是占奸。早难道羽扇纶巾笑谈间,破强虏三十万。

这些简淡明白的词语正是白仁甫曲语的特色。同时他根据剧情内容和人物性格也多雅丽俊美的语句。如《梧桐雨》第四折李隆基在园中闲行睹景生情,思念杨贵妃

[白鹤子]那身离殿宇,信步下亭皋。见杨柳袅翠蓝丝,芙蓉胭脂萼。

[么]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依旧的两般儿点缀上阳宫,他管一灵儿潇洒长安道。

又如《墙头马上》第二折,李千金等候裴少俊对月祷告

[梁州第七]早是抱闲怨,时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带云)休道是我,(唱)天若知道天也害。(云)梅香,这早晚多早晚也?(梅香云)是申牌时候了。(正旦唱)几时得月离海峤,才则是日转申牌。(梅香云)小姐,日头下去了,一天星月出来了。(正旦唱)怕露惊宿鸟,风弄庭槐。看银河斜映瑶阶,都不动纤细尘埃。月也你本细如弓,一半儿蟾蜍,却休明如镜照三千世界,冷如冰浸十二瑶台,禁炉瑞霭,把剔团img18明月深深拜,你方便,我无碍,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理。(www.xing528.com)

《梧桐雨》[白鹤子]二曲,是以《长恨歌》中“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演化而来。《墙头马上》[梁州第七]曲中祈求月不要照得太明亮,能给“半霎儿雾锁云埋”,使这对情侣得以相会。不仅语言俊美警拔,而且精细微妙。

白仁甫也长于抒情,善于烘托气氛。如《梧桐雨》第四折写李隆基秋夜闻雨有7支曲子,其中:

[蛮姑儿]懊恼,窨约。惊我来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檐前玉马,架上金鸡;是兀那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

黄钟煞]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苍苔,倒墙角;渲湖山,漱石窍;浸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写秋风、秋雨搅人愁肠,用形象的语言描摹出凄凉的意境,抒写作者的沧桑之叹和人生感慨,是很成功的。

白仁甫与关汉卿同为杂剧初创期的代表性作家。白仁甫剧曲散曲的语言成就,虽有不同的评价,但都公认其为有自己的特色的行家。在戏剧艺术方面的贡献,更不可忽视。首先,白仁甫等确立了以曲为主的中国诗剧模式。作家抒情长诗式的唱叙一个故事或一个人物的遭遇是杂剧作品的主体。白仁甫通过《梧桐雨》倾泻了他对人世的感叹,特别是第四折通过反复渲染、重叠回环的句式,表现盛极而衰的悲凉,直接抒写作者的胸臆,使人读后回肠荡气,余味无穷。如果不是元初这些文人作者背离了传统的士人人生轨道,在杂剧创作中展现他的才华,杂剧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文学脚本,也就不可能步入成熟阶段。其次,从白仁甫的《梧桐雨》、《墙头马上》二剧来看,杂剧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已经成为剧本的主线,它已经摆脱了早期杂剧只侧重表现某种表演手段,或生活中小的片断为主的局面。正是作者描述问题集中,才带来戏剧冲突的集中。《梧桐雨》的楔子是发端,第一折、第二折是发展,第三折是戏剧高潮,第四折是尾声,但由于中国古典诗剧的特殊性,它实际上是另一个高潮——情感高潮。《墙头马上》是围绕着李千金展开戏剧冲突,第一折墙头马上一见钟情是发端,第二折二人私会出走是发展,第三折裴尚书逼写休书是高潮,最后第四折团圆是尾声。再次,由于白朴等作家经历了金末元初近半个世纪的动乱,他们原来所接受的传统的儒学教育经受了极大的振荡,等到社会趋于安定时,他们也没有正常可循的仕进道路,有了更多的浪子文人的特点。他们内心的悲怆与外在的滑稽,使他们既创造了成功的悲剧,也创造了成功的喜剧。《梧桐雨》的悲剧性是人们早就认识到的,孟称舜《古今名剧酹江集》评《梧桐雨》:“此剧与《孤雁汉宫秋》格套既同而词华亦足相敌,一悲而豪,一悲而艳,一如秋空唳鹤,一如春月啼鹃。使读者一愤一痛,淫淫乎不知旧之何从,固是填词家巨手也。”但《墙头马上》的喜剧特点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话剧界、戏曲界联合力量排演《墙头马上》时才认识的。由此可知白仁甫在杂剧艺术特点形成的过程有着重要作用。

白仁甫的杂剧作品表达了作者自己与同时代文人的呼声,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清初洪昇的传奇剧《长生殿》明显地表现出是受白仁甫的影响。

总之,白仁甫是元前期杂剧作家中的重要一翼,是继承金代文学传统,开元杂剧文采派先河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