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命观对自主个性的销蚀:元后期的历史剧
历史剧的创作在前期曾掀起高潮,到中期则为神仙道化等内容取代,但它也并未全然销声匿迹。例如中期的杨梓,就存有《忠义士豫让吞炭》、《承明殿霍光鬼谏》、《敬德不伏老》三种历史剧。《豫让吞炭》本事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演述晋国智氏家臣豫让为报优遇之恩,处心积虑行刺仇家的故事,宣扬“为主忘身”、“为臣尽忠”等古代贞臣节士奉为楷模的报恩观念和侠义行为。《霍光鬼谏》本事出自《汉书·霍光传》,但情节与史实有较大出入,删除了若干有损于霍光形象的原材料,加进了许多虚构成分。该剧旨在表现霍光大义灭亲的忠烈之举,藉以彰显臣事君以忠的宗法道德观念。全剧笼罩着抑郁凄怆的悲剧气氛,字里行间,时而映现出剧作家对贤愚错置的当朝弊政的牢落不平之气。《敬德不伏老》事本《新唐书·尉迟恭传》,但融入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突出了尉迟敬德老当益壮、赤心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疾恶如仇、傲视权贵的憨直倔强品格。这些历史剧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感愤,明显地是前期借古寓今的创作精神的延伸。到元代后期,朱凯等人则对编撰以济世劝俗为旨归的历史剧情有独钟,陆续推出了《孟良盗骨》、《醉走黄鹤楼》(以上朱凯撰)、《风云会》(罗贯中)等系列性历史剧。与上述作家同时而稍后,更有数量甚夥的同类剧作面世,仅传世者就有《博望烧屯》、《千里独行》、《马陵道》、《连环记》、《飞刀对箭》、《小尉迟》、《隔江斗智》、《抱妆盒》、《谢金吾》、《衣袄车》等10余种。
朱凯自幼孑立不俗,与人寡合,曾任江浙行省掾吏,与钟嗣成友好。《录鬼簿》成书之际,凯应约作序,充分肯定此书开创性的理论贡献,称其“文以纪传,曲意吊古,使往者复生,来者力学”。朱凯所作杂剧,今存《孟良盗骨》、《醉走黄鹤楼》两种。《孟良盗骨》存本作《昊天塔孟良盗骨》(故简名又作《昊天塔》),本事出自流传很广的杨家将传说,演北宋三关统帅杨六郎(景)部下大将孟良闯入幽州,盗回被辽国悬吊在昊天塔上的杨令公骨殖的故事。剧作热情讴歌杨家将卫国杀敌、壮烈殉国的英雄气概,其所弘扬的抗敌御侮的民族精神,既气壮山河,又催人泪下,在当时和后世都起到了巨大的感召作用,是元代同类作品中极为出色的一部。曲词质朴豪迈,富有强烈的抒情性。青木正儿曾评论此剧说:“结构整齐,四折都有效果。第一折悲壮,第二折、第三折勇壮,第四折痛快。曲辞本色而极有力。……末期的作品中,我以为《东堂老》、《杀狗劝夫》及此剧,值得推为代表的杰作。”(《元人杂剧概说》114页)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认为此剧“关目按行,曲辞本色,结构尚称整饬,是后期杂剧中较好的作品”。《醉走黄鹤楼》写周瑜于赤壁战后设宴黄鹤楼,刘备赴宴被困,诸葛亮命关平送暖衣拂子,衣中暗藏借东风时取得的令箭,又命姜维扮渔翁献鱼,手上写着“彼骄必褒,彼醉必逃”。刘备得令箭后,趁周瑜酒醉,下楼登舟逃遁。本剧情节曲折,关目新颖,但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盖因剧中主要人物均非主唱角色所致。
元末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也是杂剧高手,他编撰杂剧3种,今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简称《风云会》)一种。该剧本事虽取材于史传,但明显地融入了作者亲身感受到的时代意识。吴书荫说:“作者生活在元末,亲身遭到民族的压迫和歧视,经历了社会大动乱,因此借古喻今,寄托遥深。……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渴望实现南北统一的理想,不能笼统地指责具有浓厚的正统思想。”(《古本戏曲剧目提要》75页)(www.xing528.com)
在大体上可放入元代后期的无名氏作家创作的诸多历史剧中,《连环计》、《马陵道》、《抱妆盒》、《隔江斗智》和《千里独行》等是比较成功的。以汉末王允、蔡邕等谋诛权臣董卓的政治斗争为题材的《连环计》,也是元代后期历史剧中的名作。全剧的戏剧冲突围绕王允、蔡邕等密议连环计循序展开,并将剧情推进到剑拔弩张的高潮。连环计的实质是借刀杀人,即借董卓心腹干将吕布之手除掉权倾天下的太师董卓。此计虽由蔡邕提出,但付诸实施全赖司徒王允的老谋深算。连环计的核心是美人计,而关键人物则是王允收养的义女貂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允发现貂蝉月下焚香思夫,其夫竟是在战乱中失散的吕布。这一发现让老王允茅塞顿开,一个完整而周密的连环美人计的实施方案逐渐形成。王允先是宴请吕布,让他与貂蝉于府中相见,倾诉别离之情,允有意撞破,问明情由,答应让其夫妻团聚。这是第一环,以貂蝉为诱饵,抓住了吕布这把“刀”。第二环是严密部署宴请董卓,席间让貂蝉为老贼打扇,勾起其淫心,尔后顺水推舟,把貂蝉送进董府,故意挑起董、吕反目,激怒吕布攻杀董卓。虽未成功,但吕、董矛盾白热化。这一环可说是波折迭起,凶险莫测,忠奸之间的斗智斗勇,间不容发,令人心弦紧绷,从中可见剧作家组织戏剧冲突的高超技巧。第三环是王允、蔡邕、杨彪等再度设计,以矫诏敦请董卓上朝受禅,让吕布亲手捉拿董卓,为国除奸。从上述扼要分析可知,《连环计》卓越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冲突的安排组织上。戏剧冲突展开的过程起伏跌宕,环环紧扣,而又有张有弛,合情合理,水到渠成。在戏剧冲突激化以至进入高潮的进程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全面而真实的显现。
《抱妆盒》演宋真宗宫闱故事,后来演变为“狸猫换太子”的公案戏,并入《包公案》系列剧目之中。《马陵道》写战国孙膑、庞涓斗智故事,剧情颇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对比亦十分鲜明。《隔江斗智》、《博望烧屯》、《千里独行》均为三国故事,前两剧的主人公是蜀汉军师诸葛亮,后者的主角是忠义双全的关云长。三剧在关目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色,对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成书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