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传》黄池之会:螳螂扬臂,黄雀背后?

《左传》黄池之会:螳螂扬臂,黄雀背后?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也可见,吴在当时中原列国心目中已初步树立起大国、强国的形象。这使夫差大为意得志满,介入中原列国以求争霸之心更切。在黄池之会上与长期主盟中原诸侯的晋国面争短长、一决先后,是夫差萦绕心头多少年的一个大愿。黄池之会上吴国和晋国究竟谁争得了盟约时歃血在前的领先地位,历史记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左传》黄池之会:螳螂扬臂,黄雀背后?

三十四、螳螂着意扬臂 知否黄雀在后——黄池之会

本篇选自《哀公十三年》(前482)。

吴国的地理位置,东边是海,南与越接壤,西相邻于楚,北上则为鲁、齐、宋、卫直至晋等中原诸侯国。吴王夫差败越以后,句践卑躬屈节,忍辱求和,使夫差误以为南方已无患可忧。西方之楚于郢都失陷之后两年,水、陆两军又相继败于吴师,为惧吴再入郢都,楚昭王将国都北迁至鄀。在夫差看来,楚已是吴手下败将,即使有些遗留问题,都只属小麻烦,举手之间即可解决。比如蔡国,本是吴入郢时联军成员之一,与楚结下了怨仇。鲁哀公元年,楚昭王颇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风,在事隔12年之后对蔡国实施报复,发兵围蔡。蔡昭侯不得不向吴国求助。第2年,在国内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蔡国被吴国从新蔡迁到了州来(下蔡)。又如陈国,吴入郢时曾召它加入联军,谁知陈国自有打算,认为楚虽无德,吴也未尝有德,从而定下了“楚未可弃,吴未可从”的方针。这自然得罪了吴国。鲁哀公元年,吴败越以后,就腾出一小部分兵力侵陈,以讨旧怨。鲁哀公六年,再次伐陈,这次还招惹了楚国,楚昭王亲自统领军队救陈,不料祸起旦夕,一病死于军中,根本未能对吴师构成任何威胁。陈国得不到楚方任何保护,便看风使舵,索性倒向了吴国。这使楚国老大不快,鲁哀公九年夏、十年冬,楚接连两年伐陈,但楚、吴之间,双方都无意挑起正面冲突。可以说,对吴国而言,基本上西线无战事。

夫差的目光,于是投向了北方。他的野心不小,他要打着吴是周太伯、仲雍之后的招牌,把势力向北推进,求霸中原。中原诸国,本都以蛮夷视吴,吴之入郢,使他们刮目相看。鲁哀公七年(前488)夏,吴人首次与鲁侯会于鄫,途中先经过宋,开口便向宋景公“征百牢”(要求向吴贡献一百头牛用作祭祀的牺牲),宋不敢违抗,遵嘱照办。向鲁国也提出同样要求,鲁哀公的陪同人员子服景伯当即提出周王制礼,以“天之大数”12作为极数,天子飨诸侯之礼,不过12牢,如今吴向鲁征百牢,违礼也太过分了。吴国可不管什么周礼,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也不给。鲁国惹不起,只好也同意了。

鲁国是个二等国,硬的怕,软的也能欺一下,受了吴的气,便拿邻近小国邾当出气对象。鲁军入邾,俘其国君,日夜掳掠。邾国大夫认为鲁国敢这样欺陵小国,是因为当时的两个大国晋弱而吴远;邾国要讨公道,只有从这两个大国中选一个去依托。比较之下,还是选择了路途稍远的吴国。这也可见,吴在当时中原列国心目中已初步树立起大国、强国的形象。齐、鲁两国互有矛盾并导致冲突时,每每想的是同一着棋:联合吴国来增强自己的筹码,以使胜利的天平倾向自己。这使夫差大为意得志满,介入中原列国以求争霸之心更切。为了便于吴国强大的舟师北上,以及粮草等后勤保障的需要,鲁哀公九年(前486),吴国在为领地邗邑(今江苏扬州西北,一说东南)筑城墙的同时,挖了一条沟通江、淮的运河,名叫邗沟。这本是为夫差争霸图谋服务的一个部署,客观上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件好事。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春,齐伐鲁。夏,鲁侯求得吴国帮助,夫差亲帅大军会合鲁军伐齐。艾陵一战,大败齐师,齐主帅国书以及4个大夫成了吴军俘虏。夫差把战利品8百乘革车和3千颗齐军甲士的首级都给了鲁哀公。这一仗,吴国声震中原,夫差在胜利面前也更飘飘然了。第2年,吴把更远一些的卫国国君请到国内郧邑(约在今江苏皋东)来会见。卫出公因路途遥远迟到,他的住所竟被吴国军队团团围困住,要拿他扣留起来。若不是随行人员、孔子的门生子贡说了一箩筐解释的话,把太宰伯嚭说得高兴起来,卫侯恐怕就难以脱身了。

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夏,夫差统领庞大船队,载着数万士兵,通过邗沟由江入淮,经淮水古支流泗水上溯,在古代水道网络中进入济水故道,复上溯至当时宋国北部边邑黄池。就在这里,夫差在获悉后院火起、越军入吴的惊耗下,封锁消息,强打精神,与长期为中原列国盟主的晋国演出了一场争“长”争“先”的闹剧。

早在两年前,夫差整军北上准备打艾陵之役时,正逢句践率领臣下前来朝贡。句践举止容色处处透露出卑微,他祝吴王挥师北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从吴王、众大夫直至列士,他一一都有等级不同的馈赂。收下礼物的吴国将士个个喜在心头、笑在眉梢,唯独伍子胥感到深深的忧惧。就在这一年,伍子胥被吴王赐死。这一次,句践送来的“大礼”,正是伍子胥早就料到、而夫差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1),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2)

六月丙子(3),越子伐吴(4),为二隧(5),畴无余、讴阳自南方(6),先及郊(7)。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8),弥庸见姑蔑之旗(9),曰:“吾父之旗也(10)!不可以见雠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11),王子地助之。乙酉(12),战,弥庸获畴无余,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13),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子弥庸、寿于姚。丁亥(14),入吴。

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15),自刭七人于幕下(16)

秋七月辛丑盟(17),吴、晋争先(18)。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19)。”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20)。”赵鞅呼司马寅曰(21):“日旰矣(22),大事未成(23),二臣之罪也(24)。建旗整列(25),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26)。”对曰:“请姑视之(27)。”反,曰:“肉食者无墨(28),今吴王有墨,国胜乎(29)?大子死乎(30)?且夷德轻(31),不忍久(32),请少待之(33)。”乃先晋人。

在黄池之会上与长期主盟中原诸侯的晋国面争短长、一决先后,是夫差萦绕心头多少年的一个大愿。他开掘邗沟,连通江、淮,那时就早在为走出这步棋作准备了。但是,他愿望实现之际,也正是他梦想破灭之时。他的战略失误是由于被虚荣自大蒙住了眼睛,缺乏对通盘形势的清醒认识和缜密评估,只想着以全力北向争霸,而问题偏偏出在他自认为最保险、最无忧患的南方。

黄池之会上吴国和晋国究竟谁争得了盟约时歃血在前的领先地位,历史记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左传》所记见本篇末句,点明为“先晋定公”。而《国语·吴语》记得也十分明确:“吴公先歃,晋侯亚之。”吴公就是吴王夫差。据《吴语》说,晋同意夫差先歃,是有条件的,即要夫差在盟书上拿掉“王”号,代之以“公”;夫差也退让一步,同意了。《公羊传》与《国语》是一致的,也明确地记录下“吴主会也”,即黄池之会是夫差主盟的。司马迁在《史记》里5次提到黄池之会,除了《十二诸侯年表》没有说谁长谁先外,《吴世家》是这样写的:

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长……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

全部采用《左传》之说。而其余3处则都从《国语》,《晋世家》:

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争长,赵鞅时从,卒长吴。

《秦本纪》:

晋定公与吴王夫差盟,争长于黄池,卒先吴。

《赵世家》:

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卒长吴。

司马迁兼采异说,而似乎更倾向于《国语》、《公羊传》的记载。后世的学者固然有宗《左传》而轻《国语》的,如傅玄“《国语》非丘明所作,凡有共说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国语》虚而《左传》实”,可为代表;但自清代姚鼐《左氏补注序》以来,近人章太炎春秋左传读》、钱穆《吴起传左氏春秋考》,今人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吕思勉《读史札记》等都有《左传》之成书与吴起有关之推测,理由之一就是《左传》对三晋之祖多讳其恶而溢称其美。吕思勉因而说:“然则黄池之会,《国语》所载或反较得实,《左氏》乃晋人讳饰之辞也。”新修《辞海》“黄池之会”条也采《国语》而不用《左传》。

其实我们若往下细读《左传》之文,也能看出一些破绽。黄池会盟之后,吴人要鲁哀公引见对晋定公作一次礼节性会见,鲁大夫子服景伯婉辞说:“鲁国向吴国的朝贡比向晋国的朝贡只多不少,是因为把吴国视作霸主。如今吴国要鄙国引见去会晋定公,岂不是把晋国当作霸主了?”最后说:“且执事以伯召诸侯,而以侯终之,何利之有焉?”“以伯召诸侯”,就是以霸主身份召集诸侯。可见《左传》不经意间也透露出黄池之会是吴国主盟的。因为晋国虽是老牌盟主,但此时因国内卿族相争,动乱频仍,内耗过大,无暇顾及诸侯,国势已颓。六卿之中范、中行二氏刚因与赵鞅互相攻伐长达7年而失败奔齐。加以夫差此次前来黄池,尽帅精锐部队随行,“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史记·越世家》),志在必夺晋先。《吴语》所记与《左传》不同,不是赵鞅“建旗整列”要与吴国一争高下,而是夫差在获悉越袭吴已得手以后,若争霸再不占先,就满盘皆输了,所以用王孙洛之计“必会而先之”,是吴方孤注一掷,连夜以三军迫晋,才使晋方同意夫差先歃的。

但打肿的脸并不是胖子,夫差博得一个虚名,岂能有补于实际。黄池之会,不是吴国胜利的结果,而是夫差身败国亡的开始。

杀子胥夫差争歃

【注释】

(1) 夏:吴把黄池之会定于夏秋间举行,是因为其时淮水以北地区水道无枯竭之虞,有利于吴国船队通航。

(2) 公:鲁哀公(?—前467),名蒋,一作将,定公子,在位27年(前494—前467)。单(shàn)平公:周敬王卿士,食邑于单(今河南孟津北),故以单为氏,单武公子。晋定公(?—前475):名午,顷公子,在位37年。

(3) 六月丙子:六月十一日。

(4) 越子:越王句践。(www.xing528.com)

(5) 隧:道路。为二隧,即兵分两路。畴无余、讴阳一路,句践自为一路。

(6) 畴无余、讴阳:皆越大夫。

(7) 郊:指吴国国都之郊外。

(8) 吴大子友(?—前482):吴王夫差子,名友,立为太子。战败被俘后,为越所杀(据《史记·越世家》)。王子地:吴王夫差子,名地。王孙弥庸:吴王阖庐孙,名弥庸。寿于姚:吴大夫。泓:山名,今称横山,在江苏吴县市西南。

(9) 姑蔑:越国地名,在今浙江衢县境内。姑蔑之旗,为越军中姑蔑部队所建之旗。

(10) 吾父:王孙弥庸之父,即阖庐之子。按阖庐有三子,长子终絫本为太子,鲁定公六年曾伐楚有胜绩。史书未记其何时、于何地死亡,但可推出卒于鲁定公六年以后,鲁定公十四年阖庐死而由夫差嗣位以前。如弥庸为终絫之子,则太子终絫死于与越国的战争中,终img31所建之旗为越军之姑蔑部队收缴并使用。

(11) 属(zhǔ):集合。徒:步兵

(12) 乙酉:六月二十日。

(13) 丙戌:六月二十一日。

(14) 丁亥:六月二十二日。

(15) 恶(wù):嫌恶。其:指越入吴之事。闻:传扬出去。

(16) 自:亲手。刭:割下头。幕:帐幕,随行军队驻扎居住所用。

(17) 七月辛丑:七月六日。

(18) 先:指盟誓时先歃血。

(19) 于周室我为长:吴国王室据说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太伯之后,由于他和次弟仲雍都让位,其父古公亶父才传位给幼子、周文王之父季历。所以吴人说于周室我为长。

(20) 于姬姓我为伯(bà):伯同霸。春秋时期称霸的诸侯,齐桓公姜姓,秦穆公嬴姓,楚庄王芈姓,宋襄公子姓,在此之前姬姓诸侯国中称霸的只有晋国,且自文公以后,历襄公、厉公、悼公以至平公时期,晋皆被尊为盟主。所以晋人说于姬姓我为伯。

(21) 赵鞅:嬴姓,赵氏,名鞅,字志父,又以排行字孟,谥简。又称赵孟、志父、赵简子,赵武之孙,晋卿。晋定公中后期继范鞅以后专晋国之政。司马寅:董氏,名褐,字寅,晋大夫,官司马。又称董褐。

(22) 旰(gàn):晚。

(23) 大事:指订立盟约之事。

(24) 二臣:赵鞅指自己与司马寅。

(25) 建旗整列:使军队以旗分队、整好行列,处于临战状态。

(26) 长幼:指晋、吴两国的位次先后。

(27) 姑:姑且、暂且。

(28) 食者:见选文九注⑤。墨:黑色。指脸色灰暗。

(29) 国胜:国为敌所胜,国亡。

(30) 大(tài):同太。

(31) 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带有华夏族的轻蔑色彩。这里为晋人指称吴人。德:性、性格。轻:不沉着稳重。

(32) 忍久:耐久。

(33) 少: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