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过了顶峰就是下坡——葵丘之盟
本篇选自《僖公九年》(前651)。
这一年的夏天,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第九次会合,这次会上来了个特殊的人物:周襄王派来的太宰周公孔。他代表即位刚第2年的周襄王向齐桓公赐“胙”,而且还带来周王的口头命令:要齐桓公受赐时不必下拜。“赐胙”这种优厚的待遇,对于异姓诸侯是有周朝以来的破天荒第一次;而受赐时不必下拜,即使同姓诸侯也是前所未有的。要知道周襄王得以登上王位,多亏齐桓公使了力。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由于他的母后宠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弟弟叔带,几乎影响了他的父王周惠王。若不是齐桓公在鲁僖公五年(前655)的“首止之会”上请王太子与会,并在会上作出尊王太子的姿态,周惠王恐怕难以打消废太子的念头。两年后惠王去世,也是靠了齐桓公在“洮之会”上与王室代表及诸侯们协调,才稳定了王室,为襄王即位铺平了道路。所以周襄王对齐桓公给予超规格的礼遇,实在是事出有因的。而齐桓公此时的心态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免居功自傲了。据《史记·齐世家》说,当宰孔向他赐胙并宣布周王有命不必下拜时,他竟“欲许之”,是管仲见机行事,使眼色悄悄说了声“不可”,他才不得不下拜受赐的。那周公孔在王室任太宰多年,岂是没有阅历、无识人之明的人?齐桓公的下拜受赐,只是强作谦恭,岂能瞒得过他的眼睛?所以他背后对齐桓公的评价不高,也是很自然的。
出席葵丘之会的诸侯除了盟主齐桓公,还有鲁僖公、宋襄公(他刚刚死了父君宋桓公,还没来得及下葬,照当时的规矩还不能称公,只能称“宋子”)、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本来还应该有晋献公,他是第一次有机会与齐桓公相会,而且是齐桓公在这次会盟中重点要会见的一个诸侯,可惜因为生病,不能准时前来。后来病稍稍有点好转,支撑着要去赴会,却半道遇见了完成赐胙任务后先行告退的宰孔,被他三言两语一劝阻,就打道回府了。
葵丘之会从夏天就开始了,却一直拖到季秋9月,众诸侯才在盟书上签名落款。那葵丘又不是什么旅游景区、避暑胜地,不至于使众诸侯流连忘返。之所以迟迟不举行同盟仪式,最大的可能就是齐桓公在等待晋献公的到来。使从未谋面的晋献公参与会盟,是盟主齐桓公的一个大心愿。这个心愿落空了,他是免不了有所遗憾的。但他未必意识到,使晋献公与他失之交臂的,正是自己的骄。宰孔的背后拆台,正是他的骄造成的。《公羊传》对葵丘之会上齐桓公的表演和诸侯的反应如是描述:“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用现代语表达,“振振然”就是盛气凌人,“莫若我”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叛者九国”,可能有点过分,《史记·齐世家》说“诸侯颇有叛者”,模糊点可能反而确切。别的不说,晋献公的半道而返,不就是叛会不盟吗?
夏,会于葵丘(1),寻盟(2),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3),曰:“天子有事于文、武(4),使孔赐伯舅胙(5)。”齐侯将下拜(6),孔曰:“且有后命(7)。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8),加劳赐一级(9),无下拜(10)。’”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11),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12),敢不下拜?”下,拜;登(13),受(14)。
秋(15),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16)。”
宰孔先归(17),遇晋侯(18),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19),故北伐山戎(20),南伐楚(21),西为此会也(22)。东略之不知(23),西则否矣——其在乱乎(24)!君务靖乱(25),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满则止而退。葵丘之会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同时也是下坡路的开始。
葵丘之盟以后不久,晋献公就因病不治而亡。他生前废太子申生并逼他自杀,立嬖宠骊姬之子奚齐,埋下的祸根在身后立即萌生出一派混乱的政治局面。齐桓公借“讨乱”之名率诸侯之师行军千里来到晋国,圆了圆“西略”之梦。其实等他大老远到达晋国北部叫高梁(今山西临汾东略偏北)的小邑时,晋国的内乱在近邻秦国的干预下,已经趋于平稳。说实话,秦穆公也是收受了晋国的厚赂才发兵护送流亡在梁国的公子夷吾到新绛即位的,史称晋惠公。路途太远,齐桓公来迟一步,未能亲自收拾残局,而坐享他人之成,又有失霸主身分。他不甘虚此一行,便留下隰朋带领部分军队与秦师会合,帮助稳定晋国政局。其实有秦国在协调,有没有齐国介入,对晋国局势的发展都不会有什么重大的影响。齐桓公西略之举,实际上只是徒劳往返。受霸主虚名之累,他在葵丘之盟以后,类似这种劳民伤财之事,可是做得不少。“戎伐周”,“王以戎难告于齐”了,他不能不征集诸侯之师去戍周吧?“淮夷病杞”,又侵鄫了,他不能不会合诸侯商量对策,“且东略”吧?“楚人伐徐”了,他不能不再次兴师动众,去救姻亲之国徐吧?救而并无实效,徐还是吃了大亏,他不能不派兵会徐师,伐楚之附庸英,拣个软柿子吃吃,象征性地给徐国一些安慰吧?但是像这样到处充当救火队长的角色,疲于奔命,累得够呛,也难说有多少成效。盛名之下,可真是其实难副啊!不过他是宁可相信,没有他齐桓公出面,地球是转不起来的。
齐桓公对自己耋老之年还远征晋乱,可是相当得意的。《史记·齐世家》记他洋洋自得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他已经把自己和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相提并论了。贪食的人胃口总是越来越大,称霸已经不能满足齐桓公了,他向往的是效法古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即使一时称不了王,也姑且过一过瘾吧。管仲固劝,他也不听,只好连哄带骗,说封禅之事非同小可,没有远方珍怪之物来到呈现祥瑞,是不能随便举行的,这才权且把事情敷衍过去。
葵丘之盟的内容,《左传》语焉不详。曾在齐国做过客卿的孟子却颇得耳闻。据《孟子·告子下》记载,齐桓公在会上共作出5项决议。其中第1条讲不得改立太子,不得以妾为妻,分明是针对晋献公杀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奚齐而发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料晋献公缺席,条文遂形同虚设。还有如第2条“尊贤育才,以彰有德”和第3条“敬老慈幼,无忘宾旅”,都属于当时的空话、套话,缺少实际措施的支撑,并没有多少可操作性。第4条规定士的官职不得世袭,官职不得兼任,选用士做官必须得当,不可擅杀大夫;第5条规定不准筑堤防以邻为壑,不准禁止邻国前来己国采购粮食,不准在国内有封赏而不通报盟主。盟约订得相当苛细,难免不使诸侯们觉得齐桓公管这管那,管得太多太死,束缚了自己的权力空间,从而产生反感。至于最后的结束语“凡我同盟之人言归于好”云云,也只是表面文章。6年之后春天齐桓公刚在牡丘之会上重申葵丘之盟,到了冬天宋国就为报旧怨而伐曹,哪有一点“言归于好”的承诺呢?宋、曹都是葵丘之盟的“同盟之人”,又都是牡丘之会的与会国,可见诸侯视盟约已为一纸空文。
即以盟主来说,齐桓公自己也并未以身作则。在管仲死后,他非但未能“尊贤育人以彰有德”,还把管仲遗言抛诸脑后,重用雍巫(易牙)、寺人貂(竖刁)等小人;他虽未曾公开“以妾为妻”,却拥有“夫人三”,又因三夫人皆无子,而嬖“如夫人者六人”。如夫人们一人生一个儿子,都想争夺君位。《左传》说齐桓公初立郑姬之子昭为太子,后来却又同意改立卫共姬之子无亏,这就违背了盟约的第一条第一款,结果身后酿成大乱。他死在床上,6个如夫人,6个儿子,没有一个还想得起要给他料理后事,都忙着互相攻击,卷入争权夺位的漩涡中去了。显赫一世的春秋第一霸主,死后凄凄惨惨戚戚地横尸床上达67日,甚至尸虫都爬到门外了,才最后被草草收敛。齐桓公死于鲁历十月,即夏历八月,秋老虎尚有余炎,想必是尸身已腐烂得面目全非,加以臭气难闻,本来应该在日出时举行的殡礼,改在了夜间,以掩人耳目。齐国的霸业,就此中止。
【注释】
(1) 葵丘:宋国地名,在今河南民权东北。
(2) 寻盟:寻求同盟。
(3) 王:周襄王(?—前619),名郑,在位34年。宰:太宰,掌王家内外事务。孔:太宰周公之名。食邑于周,故以周为氏,姬姓,名孔,字忌父(fǔ)。齐侯:齐桓公。胙:祭祀用的肉。这里是祭文王、武王用的肉。周朝的规矩,胙只赐给同姓,不赐给异姓。据《史记·齐世家》,周王所赐除胙外,还有彤弓矢(彤:大红色)和大路(诸侯穿朝服乘坐的车)。
(4) 事:指祭祀,周代把祭祀和战争视为统治者的两件大事。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5) 伯舅:周代同姓不婚,周王室与各姬姓诸侯国多与齐(姜姓)、宋(子姓)、陈(妫姓)等异姓诸侯国通婚,所以周王通常称异姓诸侯为伯舅。这里宰孔话里的伯舅,就是转述周襄王对齐桓公的称呼。(www.xing528.com)
(6) 下拜:包括“下”——走下一级台阶,和“拜”——叩头到地停留片刻,两个动作。
(7) 且:尚,还(huái)。
(8) 以:因为。耋(dié)老:耋,古有释为七十者,有释为八十者,此处不宜拘泥,泛指年老。齐桓公当时年龄,约在60—70之间。
(9) 劳:慰劳。级:等级。
(10) 无:不必。
(11) 天威:喻指周天子的威严。违:离开。颜:脸。咫(zhǐ)尺:8寸为咫,比喻距离很近。
(12) 陨越:跌倒。以遗天子羞:给天子留下羞辱。
(13) 登:升上台阶。
(14) 受:接受天子之赐。
(15) 秋:据《春秋》经文,为九月戊辰,即十三日。
(16) 言:语助词,无实义。
(17) 宰孔先归:宰孔不参加诸侯盟约,所以先回。
(18) 晋侯:晋献公。晋献公从新绛出发,已经过了王城(今河南洛阳),才能与宰孔遇见。
(19) 北伐山戎:《史记·齐世家》:“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20) 务:致力于。略:攻伐。
(21) 南伐楚:参选文13。
(22) 西为此会:可见葵丘之会齐桓公的主要目的是与处于中原西部的晋国结盟。
(23) 东略:指齐桓公可能伐淮夷等东夷。
(24) 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宰孔认为晋国如果不出现动乱,齐桓公是不会向西部用兵的。
(25) 靖: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