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传》六、葛之战:周王威严扫地

《左传》六、葛之战:周王威严扫地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葛之战使周王威严扫地——王以诸侯伐郑本篇选自《桓公五年》。周王开始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逐渐并最终彻底失去控制诸侯的力量。平王得以东迁成功,依赖最多的是晋文侯和郑武公。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平王东迁,只是周王室衰微的开始;直到“繻葛之战”,才使周王的威严几乎扫地。可见繻葛之战后,周王直接统治区域王畿之内已是人心消沉,对王政完全失去信心,只想一觉睡下不再醒来,以逃避闹心的“百忧”。

《左传》六、葛之战:周王威严扫地

六、img5葛之战使周王威严扫地——王以诸侯伐郑

本篇选自《桓公五年》(前707)。

西周之初,王对诸侯国的绝对统治地位由周公东征(诛管叔,放蔡叔,杀武庚,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平定淮夷东土)而得到巩固和加强。及至季世,夷王虽稍衰,仍能威服诸侯,甚至听谮而烹齐哀公于鼎,也只引起齐国内乱,对王命则无敢抗者。厉王无道,引起国人作难,以至被迫下台,放逐至彘,但在位时对诸侯国仍有威慑力,如楚之熊渠初曾立三子为王,终因惧厉王讨伐而放弃王号。宣王号称“中兴”,伐姜氏之戎等虽有败绩,征玁狁、荆蛮、淮夷、徐戎则多战功,司马迁有“诸侯复宗周”之表述。幽王亡西周,然为博褒姒一笑,初举烽火时诸侯亦能毕至。逮至平王东迁,王室衰微之势方大显。周王开始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逐渐并最终彻底失去控制诸侯的力量。

平王得以东迁成功,依赖最多的是晋文侯和郑武公。郑武公在平王朝一直任执政重臣卿士之职。平王二十七年,郑武公卒,子庄公继任卿士。但平王到了晚年,有点不喜欢郑庄公的擅权,逐渐倾向于另任虢公为卿士,却又不敢得罪庄公,至死未曾付之实施,甚至还采取了“周郑交质”(周把王子狐、郑把太子忽各送往对方为质)的措施,保证不取消庄公卿士的位置。平王于五十一年(前720)去世,周王室刚想在易卿士上有所动作,即为郑庄公获知,马上作出反应,于当年之夏收、秋收季节,分别派祭仲率领军队到周王畿内掠取麦、禾(小米),向王室示威。郑庄公本人也直到周桓王即位后的第3年(前717)方去“朝王”。但周桓王也是个有性格的人,庄公来朝,他竟“不礼”,而且两年以后,他还把卿士制度特意改革了一下,由一个增至右、左两个,并宣布虢公忌父任右卿士,郑庄公由独掌王政降为左卿士,想以此作为过渡,最后剥夺庄公卿士之职,周、郑矛盾就更见深化。终于在8年以后(鲁桓公五年,前707)因桓王削去庄公卿士之职,庄公以“不朝”回应,而发生了繻葛之战。

夏,……王夺郑伯政(1),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2),郑伯御之(3)

王为中军(4);虢公林父将右军(5),蔡人、卫人属焉(6);周公黑肩将左军(7),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8),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9),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10),必奔(11)。王卒顾之(12),必乱。蔡、卫不枝(13),固将先奔(14)。既而萃于王卒(15),可以集事(16)。”从之(17)。曼伯为右拒(18),祭仲足为左拒(19)。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20),为鱼丽之陈(21)。先偏后伍(22),伍承弥缝(23)

战于繻葛(24)。命二拒曰(25):“img6动而鼓(26)!”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27),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28),王亦能军(29)。祝聃请从之(30),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31),况敢陵天子(32)!苟自救也(33),社稷无陨(34),多矣(35)。”

夜,郑伯使祭足劳王(36),且问左右(37)

平王东迁,只是周王室衰微的开始;直到“繻葛之战”,才使周王的威严几乎扫地。孔子把“礼乐征伐”是“自天子出”还是“自诸侯出”,看成是“天下有道”还是“天下无道”(《论语·季氏》)的标志。“礼乐”,指文治;“征伐”,指武功。周平王在位51年,是既无文治可见,又无武功可言,确实只是平平而过。他的孙子周桓王想以“天子”之尊,用王师与卫、蔡、陈三国之师组成联军,讨伐郑国,责庄公对周王大不敬之罪,却由于他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其智商明显不如郑庄公的二公子子元,结果不但兵败如山倒,而且被一箭穿肩,狼狈而逃。若不是郑庄公做事有点分寸,他很可能成了祝聃手下的俘虏。在“题解”里我们说周桓王是个有性格的人,但人光有性格是不行的,至少还得有明智,有本事,不然准要吃大亏。

诗经》里的《王风》是从东周王城地区采集的民歌。其中有一首《兔爰》,据《诗序》说,是“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诗中有“逢此百忧,尚寐无觉”之类的句子。可见繻葛之战后,周王直接统治区域王畿之内已是人心消沉,对王政完全失去信心,只想一觉睡下不再醒来,以逃避闹心的“百忧”。至于诸侯国间,更是从郑国“小霸”的局面中得到了信息,一个五霸迭兴、真正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即将开启。

【注释】

(1) 王:周桓王(?—前697),名林,前719—前697年在位。郑伯:郑庄公。夺……政:指罢卿士之职。

(2) 诸侯:指蔡国、卫国、陈国的军队。

(3) 御:迎战。

(4) 中军:古代作战时把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由全军的统帅主领中军。此处的“中军”即引申为统帅之意。

(5) 虢公林父(fǔ):周桓王时右卿士,忌父(fǔ)之子。虢为国名,指北虢,有今河南三门峡市、山西平陆一带之地。将(jiàng):率领。

(6) 蔡人:指蔡国的军队,下“卫人”、“陈人”同。蔡,姬姓国名,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后为楚国逼迫,先后迁至新蔡(今属河南)、下蔡(今安徽凤台)。

(7) 周公黑肩(?—前694):时任左卿士。谥桓,又称周桓公。

(8) 子元(?—前673):即公子突,名突,字子元,郑庄公之次子。后为郑厉公,前后二次在位共11年。拒(jǔ):同矩,方阵。

(9) 陈乱:指陈桓公死后其子弟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的相互残杀,参阅选篇《善不可失,恶不可长》题解。

(10) 犯:冲击。

(11) 奔:逃散。

(12) 王卒:指周王的军队。

(13) 枝:同支。不枝,支持不了。(www.xing528.com)

(14) 固:必定。

(15) 萃:聚集。萃于王卒,谓集中力量对付周王的中军。

(16) 集:成。

(17) 从:听从。主语“郑庄公”省略。

(18) 曼伯(?—前695):即太子忽,名忽,字曼伯,郑庄公之长子。后为郑昭公,前后二次在位共3年。

(19) 祭仲足:名足,字仲,此字名连称。

(20) 原繁:郑国大夫。高渠弥:郑国大夫,后郑昭公为其所杀。公:郑庄公。

(21) 鱼丽:古代车战的一种布阵方法,具体说法不一。杜预引《司马法》以为是战车在前、步卒在后的一种阵法。陈(zhèn):同阵。

(22) 偏:古代战车25辆为一偏。伍:古代士兵五人为一伍。

(23) 承:承担。弥缝:弥补缝隙。

(24) 繻(xū)葛:郑国邑名,一称长葛,在今河南长葛。

(25) 命:命令。主语“郑庄公”省略。

(26)img7:古代旗的一种,这里指中军的旗。鼓:击鼓。古以击鼓为发动进攻的信号

(27) 师:军队。

(28) 亦能:还能。有人认为“亦”是“不”的讹字,可存一说。军:用作动词,指挥军队。

(29) 祝聃:郑国大夫。

(30) 从:追逐。

(31) 上:陵驾。

(32) 陵:欺侮。

(33) 苟:如果。自救:保卫好自己。

(34)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古代立国以农为本,天子、诸侯皆祭社稷,引申为国家的意思。陨:毁坏。

(35) 多:足够有余。

(36) 劳:慰问。

(37) 左右:指虢公林父、周公黑肩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