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传》评析:鲁桓公贿赂取得郜大鼎

《左传》评析:鲁桓公贿赂取得郜大鼎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华父督知道殇公不认可自己,也害怕自己的恶行受到惩处,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宋殇公也杀了。殇公、公子冯、华父、孔父,都是同一子姓大宗族的成员。所以穆公临终,把传位给兄子与夷的事托付给孔父,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信任。于是,本应主持正义的国君们立即统一了口径,对华父督的所作所为予以认可,不加任何谴责。

《左传》评析:鲁桓公贿赂取得郜大鼎

四、贿赂掩盖不了罪恶——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

本篇选自《桓公二年》(前710)。在《桓公元年》的末尾,有一段话是与本篇相连的,其文曰:“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宋国始封于周成王时,第一代国君微子启是商纣的庶兄,子姓,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南)。春秋初期,与周边的国家如陈、蔡、许、曹等相比,宋是个境域较大的国家,有今河南东部以及山东、江苏、安徽的各一部分地。宋国承商之遗俗,国君的嗣位除了“父死子继”外,“兄终弟及”也是通行的方式。公元前729年,第13任国君宣公因太子与夷年幼,临终前决定把君位传给弟和,和立,是为穆公。9年以后,穆公病危,召来大司马孔父嘉说:“我死后,一定要立与夷。”并把自己的儿子公子冯送到郑国去,免得他干扰与夷即位。于是与夷就成了宋国的第15任国君殇公。“殇”这个谥号,是宋人因与夷死于非命而给他定下的。那么,与夷的死是怎么回事呢?他死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1),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2),督惧,遂弑殇公。……

会于稷(3),以成宋乱(4),为赂故(5),立华氏也(6)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7),民不堪命(8)。孔父嘉为司马(9),督为大宰(10),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11):“司马则然(12)。”

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13),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14),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15)。戊申(16),纳于大庙(17),非礼也。臧哀伯谏曰(18):“君人者(19),将昭德塞违(20),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21)。今灭德立(22),而寘其赂器于大庙(23),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24),其又何诛焉(25)?国家之败,由官邪也(26)。官之失德,宠赂章也(27)。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28),义士犹或非之(29),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30),其若之何?”

看上了美而艳的孔父妻,华父督就在考虑用怎样的办法才能不遇阻力地除掉孔父。当时宋国民众正对连年战争抱怨不止,华父督就制造舆论把民众积怨引导到司马孔父嘉一个人身上。其实,作为一国的太宰,负责处理国内外一切大事,这连年的战争,他理应是决策者之一,怎么说也是逃不脱干系的。华父督却居然蒙蔽民众,推委责任,自己装成没事人儿似的,把矛头直指司马,然后利用民心的倾斜,公然杀了孔父,实现了霸占其妻的奸谋。其阴险、毒辣、凶残真是骇人听闻。

然而事情还不止此。民众不明真相,容易受骗,宋殇公再无能,大臣相残,谁是谁非,他总是清楚的。而华父督擅杀一国之重臣司马,事先竟不与闻于君,其肆意妄为,也太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了。宋殇公怎么能不发怒!华父督知道殇公不认可自己,也害怕自己的恶行受到惩处,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宋殇公也杀了。

殇公、公子冯、华父、孔父,都是同一子姓大宗族的成员。论辈份,殇公、公子冯、华父是同一辈的,而孔父却要高一辈,与宣公、穆公兄弟是平辈。孔父的先父正考父,又是宋国的文化名人,相传《诗经》里的《商颂》都是正考父整理改编的。所以穆公临终,把传位给兄子与夷的事托付给孔父,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信任。孔父曾向穆公直说,宋国的大臣还是倾向于由公子冯继位的多一些,穆公不听。于是,殇公即位以后,被穆公打发到郑国去的公子冯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与郑国的战争连年不断,也正与他对公子冯潜在影响的猜忌有关。华父杀了殇公以后,立即把公子冯从郑国迎回来,立他为君,是为庄公。这样一来,郑国对华父就有了好感。而国内,人们对华父弑君的指责也逐渐缓和下来。趁着鲁、齐、陈、郑四国国君在稷邑商讨如何平定宋国局势,他觑准了国君们都是“寡人好货”的,大打行贿牌,不惜献出宋国宝物,把四国国君一一打点周全。于是,本应主持正义的国君们立即统一了口径,对华父督的所作所为予以认可,不加任何谴责。华父督出于卑鄙的目的造舆论嫁民怨于人,杀同僚,夺其妻,杀君,行贿,已是五毒俱全。这样一个人,在血腥的罪行得不到任何惩罚之下,照旧坐稳了宋国太宰的位子,与四国国君收受了他的贿赂以后对他的纵容支持直接有关。

然而,罪恶真能靠贿赂洗刷清吗?当然不能。当鲁桓公得意洋洋地把郜大鼎运回鲁国,放置进太庙时,臧哀伯言正辞严的进谏,就表明了公道自在人心的道理。这段二千七百余年前的谏言,至今读来,仍有史鉴的作用。编选时稍作删节,仅存119字(不计标点),字数虽少,精警之句却不少,建议读者翻回过去再看两遍。

【注释】

(1) 宋督(?—前682):宋国第11个国君戴公的曾孙,名督,字华父(fǔ),按当时称名习惯将字、名连呼,即华父督。其后世以华为氏。孔氏:指孔父嘉(?—前710),宋国第5个国君闵公的玄孙(4世孙),名嘉,字孔父(fǔ),亦连称孔父嘉。其后世以孔为氏,孔丘即其6世孙。

(2) 公:指宋殇公(?—前710),名与夷。

(3) 会于稷:指当年3月,鲁桓公、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在宋国稷邑(在今河南商丘境内)集会。

(4) 成:平定。成宋乱,使宋国动乱的局面平稳下来。

(5) 赂:本指赠送财物,引申指贿赂。

(6) 立:使成立,有承认的意思。华氏:指华父督。此华氏与上文的孔氏,都是《左传》事后的追书,因为当时华父、孔父都只是字,华、孔尚未成为氏。

(7) 十年十一战:宋殇公立于公元前719年,卒于公元前710年2月,首尾都算进,才凑成10年。实际上11战都发生在前719—前712这8年之间,分别见于《隐公四年、五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其中10次单独或联合他国与郑国交战,以失利居多。

(8) 不堪:不能忍受。命:指出军赋和服兵役的命令。

(9) 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的官。(www.xing528.com)

(10) 大(tài)宰:也作太宰,掌管国家内外事务的官。

(11) 宣言:这里指散布流言。

(12) 则:乃是,才是。然:如此,指造成连续的战争。

(13) 庄公:指公子冯(píng),穆公之子。宋庄公(?—前692)在位19年(自前710年起算)。

(14) 郜:古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春秋初年或以前为宋国所灭,其大鼎遂为宋所有。地在今山东成武东南。公:指鲁桓公。

(15) 本句主语省略,为“公(鲁桓公)”。

(16) 戊申:据《春秋长历》,为四月九日。

(17) 大(tài)庙:也作太庙,鲁国始祖周公之庙。

(18) 臧哀伯:鲁国大夫,名达;父僖伯为鲁孝公之子。

(19) 君:统治。君人者,指国君。

(20) 昭德:显扬道德。塞违:阻塞邪恶。

(21) 易:变易,引申为违反。

(22) 灭德:与“昭德”对。立违:与“塞违”对。

(23) 寘:同置。

(24) 象:效仿。

(25) 其:那。诛:指责。

(26) 邪:作风不正,腐败。

(27) :爱。宠赂,贪爱贿赂。章:同彰,公开化。

(28)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造,以象九州。三代时认为得九鼎即有天下(九州),因而成汤灭夏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灭殷迁九鼎于洛邑。

(29) 义士:指伯夷、叔齐。犹或:尚且有。

(30) 昭违乱:宣扬邪恶悖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