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南宋初士风和文学: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论南宋初士风和文学: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南宋初士风和文学赵彦①摘要:南宋初期的时局变化给士人敲响了警钟。(二)南渡士人的士风和文风在北宋末年那种附庸风雅、游山玩水的心情都没有了,士人们转而变得更为关注现实。

论南宋初士风和文学: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南宋初士风和文学

赵 彦①

摘要:南宋初期的时局变化给士人敲响了警钟。他们奔走呼叫,不再沉浸在昔日安逸稳定的日子中,出现了南渡士人和北渡士人。现实的变化也加剧了他们思想的转变和文风转变。南渡士人或激情澎湃,竖起了爱国的大旗;或在文化高压下消极沉默。北渡士人则心思复杂,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苦苦挣扎。

关键词:南渡士人;北渡士人;士风;文风

南宋初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大批的士人从繁华沉迷的美梦中醒来,骤然的亡国之痛使得他们慌乱和迷茫。同时这种变故也促使他们变得清醒,更加地关注祖国的命运,并且把这种感情在自己的诗词作品中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受到时局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一扫前期的萎靡、颓废,转而激昂有力。朱熹也说道:“及绍兴南渡之初,亦自有人才。那时士人所做文字极粗,更无委曲柔弱之态,所以亦养得气宇。”②社会的变迁使得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本来是占据中原地带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现却被金人赶到偏安一隅的南方,士人们的心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根据士人流动的方向,本文把他们分为南渡士人和北渡士人来分别论述。

一、南渡士人的士风和文风

南渡士人是指本来居住在北方却由于靖康之难而被迫南迁的士人。在北宋被灭国之前,这部分人大多都过着声名显赫、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庇护,他们跟随当权者南迁,去家离国。从安逸到逃亡,从家财万贯到一贫如洗,从身居高位到朝不保夕,这种突然的变化使得这部分人的心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南渡文人的生活状态

1127年,金兵南下,北宋都城被攻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金人俘虏,在中原大地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但是面对金人的金戈铁马,他们只能跟随朝廷逃亡南方。在南宋建立初期,只拥有半壁江山的高宗还有着收复失地之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构放弃了淮北大面积的土地,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同时杀害岳飞,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以后金国和南宋就进入了对峙时期。

生活的飘零,让这部分士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无依无靠、居无定所的悲凉心境。对比以前稳定的生活和当前的慌乱状况,对故乡的思念也更为深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故土情结,在《古诗十九首》里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样表现对故乡思念的句子,并且在《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也有这样的记载。在这种思想传承下的南宋士人们,他们的心境可见一斑。如南宋著名诗人陈与义的《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①这首诗以十分鲜明的形象写出了他深深的家国之念。因为牡丹是陈与义故乡洛阳的名花,离开家乡已经十年了,年华渐老,但是却迟迟不能回到故乡,并且人在晚年更有一种落叶归根之感,所以当他凝视着异乡的牡丹时,心中的痛苦难以言说。

生活环境的不适应,风土人情的改变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以前居住在北方的士人,主要是住在陆地,并且是以面食为主。到了南方之后,河流众多,空气潮湿,饮食习惯也有了变化,特别是与当地的语言不通,自卑更为明显。建炎四年,陈与义漂泊至湖南武冈紫阳避乱时写道:“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②将背井离乡、身置陌地、不解土音、深怕被别人嫌弃的心理如实地展现出来。

自古以来,文人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受到儒家风气的影响,他们注重内心的修养,讲究人格的升华,因此不免带有一种清高之气。走亲串友,居人篱下,依靠他人生活也让士人们处在一种心理压抑的状态,一言一行都看着别人的脸色,心中的自卑和压抑也更深重了。如陈与义《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开》中的“世故驱人殊未央,聊从地主借绳床。春风浩浩吹游子,暮雨霏霏湿海棠。去国衣冠无态度,隔帘花叶有辉光。使君礼数能宽否,酒味撩人我欲狂。”③这首诗主要是写在海棠初开时,诗人陪朋友在亭下饮酒之事。这本是雅趣之事,但是诗人在最后一句却点出,希望朋友能够宽放礼节,让自己更加自在。我们可以想象,在自己家中,诗人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但是作为客人,只能约束自己,心中的无奈难以言说。

(二)南渡士人的士风和文风

在北宋末年那种附庸风雅、游山玩水的心情都没有了,士人们转而变得更为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强烈的爱国情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节,成为这个时候士人的一种心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时的词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正视现实的志在恢复的精神所倾注,对花间、柳永一派词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语壮声宏、发扬蹈厉的苏、辛词风,则得到了高度的赞扬。”①如南宋著名词人张元干在南渡之前生活浮华,歌舞升平,所作的词大多是花前月下,歌舞轻狂。在靖康之难的目睹民族灾难后,他的思想变得关注现实,词风也不自觉地变得慷慨悲凉。例如他的名作《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烟。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这句词把政治局势融入词中,写的不仅是文人之词,更称得上为英雄之词。朱敦儒被评价为“青年的放浪形骸,中年的漂泊忧愤,晚年的逍遥自在”②,这其实也是大多数南渡文人普遍的人生历程。

宋代是文学积淀深厚的时期,在特殊的文化熏陶下,不仅文人用诗词的手段表现自己的雄心抱负,抗金名将们也用词来表现自己的抱负理想。他们虽然不是以诗词出名的,但是由于他们爱国思想的深刻,又直接参与斗争,因此,他们的词作也更直接、更能表现一种爱国的热情。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①

那种民族矛盾的直接对抗,使岳飞的语言显得更为铿锵有力,就像是一首战歌,鼓舞着士兵的勇气,也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另外赵鼎、李光和胡铨等都是主战反和的名臣,也是公开向秦桧挑战被贬海南的战友。他们的词作虽不多,但也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他们坚强的生命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如赵鼎的《满江红》(惨结秋阴)和《花心动》(江月初升),李光的《水调歌头》(兵气暗吴楚),胡铨的《好事近》(富贵本无心)等词,“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②。

在南宋刚刚建国的时候,当时的统治者还有重返北方、驱除金人的理想,当时的皇帝赵构也是主战的,但是绍兴和议成了政局的一个转折点,特别在秦桧等人的文化高压下,大批的爱国文人志士受到排挤,走上了隐居的道路,文坛开始萧条。由于畏祸心理导致诗坛出现阿谀奉承之作,同时抒发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与隐逸之思,也成为当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赵鼎《雪中与洙辈饮》云:“朝市邱园定孰优,要将闲适换深忧。”朱敦儒的《好事近(渔父词)》“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也表现的是归隐后那种不问世事、一心山水的闲情逸致。现实的残酷让士人们的抱负成空,不管是那种干脆不管世事的一心逃避的人士,还是在无奈地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林升,都是对统治者那种偏安一隅、不思复国那种无力的反抗,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因此,南渡士人的心态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南宋建国初期的豪情壮志、豪言壮语,到绍兴和议以后的沉闷和不振,相应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抒发理想的热情也渐渐地衰落了。

二、北渡士人的士风和文风

北渡士人主要是那批没有随朝廷南迁或者是被朝廷派往金国滞留不还的使节。由于处在政权对峙的前提下,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们夷夏之防的意识还是相当地强烈。

(一)北渡文人的生存现状

在金国被迫滞留的文人,由于金国希望借助于他们的才华来治理国家,因此对他们进行各种手段的威逼利用。但是大多数的文人还是有自己的坚持,深受儒家“一臣不仕二主”和夷狄思想的影响,不愿意为金国效力。因此他们被金国流放,过着困苦生活的文人。

崔纵,字元钜,抚州临川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确山主簿、仙居丞,累迁承义郎、干办审计司。二帝北行,高宗将遣使通问,廷臣以前使者相继受系,莫肯往。纵毅然请行,乃授朝请大夫、右文殿修撰、试工部尚书以行。比至,首以大义责金人,请还二帝,又三遗之书。金人怒,徙之穷荒,纵不少屈。久之,金人许南使自陈而听其还,纵以王事未毕不忍言。又以官爵诱之,纵以恚恨成疾,竟握节以死。①

当时的一个北渡的文人朱弁也写道:“绝域年华久,衰颜泪点新。每逢寒食节,频梦故乡春。”这首诗就真实地反应了他们这批人的拘囚生活,感情真挚深沉,风格缠绵婉曲,颇能动人。

另外一批是被迫出仕金国的人,他们虽然不愿意在朝为官,但迫于形势,大多数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例如吴激,他奉命出使金国,金国很看重他的才华,就把他留在金朝为官。但当时吴激等人心念大宋,因此内心的痛苦矛盾可想而知。如他的《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榭,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②这首词据洪迈《容斋题跋》云:“先公(洪皓)在燕山,赴北人张侍御家集。出侍儿佐酒,中有一人意态摧抑可怜。叩其故,乃宣和殿小宫姬也。坐客翰林直学士吴激作词纪之。闻者挥涕。”主要表现了他们这群人流落他乡,有家不能归,不得不留于此地的无奈和悲哀。蔡松年,据《金史》记载,他在金国的仕途可为一帆风顺,虽然他感激完颜亮的知遇之恩,但在骨子里还是对宋朝有种根深蒂固的依赖,对民族的忧患意识一直藏在他的心底,因此,他的作品中经常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他的著名作品《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已辱”就是表现这种心理的代表。

(二)北渡士人的文风

因此,对故国的思念,心理的愧疚和矛盾成为北渡士人们的主要心理,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由于又不敢直接地表现自己的爱国情结,他们的文风也变得委婉缠绵,充满了感伤和无奈。如吴激的《岁暮江南四忆》之一:(www.xing528.com)

吴松潮水平,月上小舟横。旋斫四腮鱼会,未输十里羹。捣荠香不厌,照箸雪无声。几见秋风起,空悲白发生。

诗人本是生在江南,长在水乡,那里的一草一木、月下小舟都在诗人的心中留着不可磨灭的印象。现在诗人被迫留在北方,山水气候的迥异更加深了他对于自己故乡的思念,对江南风物的细致描绘恰恰就表现了他的殷切思乡之心。另外,如元好问诗“不眠披短褐,曳杖出门行。月近中秋白,风从半夜清。乱离惊昨梦,漂泊念平生。泪眼依南斗,难忘故国情。”也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为了摆脱现实的苦恼,他们在思想上寻求佛道的帮助,在自己设置的山水田园中沉迷,但是理想毕竟不能取代现实。回到现实中,仕途的险恶、人情的纷扰、内心的不甘又时时刻刻折磨着他们。因此,他们在诗歌中不断地吟咏山水,如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等人都是借吟咏山水田园来寄托自己的幽怀。这种山水景物诗背后所表达的感情却难以明辨。如宇文虚中的《春日》:“北洹春事休嗟晚,三月尚寒花信风。遥忆东吴此时节,满江鸭绿弄残红。”这首诗将南方的春天和北国之春对比描写,四句就将塞北的春天之晚与江南春日的风光旖旎这两幅图景呈在读者面前。但要根据诗人所处的地点可知,北方山水是实写,而江南风物是虚写,这就恰恰拉开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经过了诗人的信息加工,加强了情感力度。另外,蔡松年的《晚夏驿骑再之凉陉观猎,山间往来十有五日,因书成诗》:

兜罗葱郁浮空青,晓日马头双眼明。名山不作世俗态,千里倾盖来相迎。老松阅世几千尺,玉骨冷风战天碧。应笑年年空往来,尘土劳生种陈迹。山回晚宿一川花,剪金裁碧明烟沙。寒乡绝艳自开落,欲慰寂寞无流霞。明日行营猎山麓,古树寒泉更深绿。强临水玉照鬓毛,只恐山灵怪吾俗。陂潮不尽水如天,清波白鸥自在眠,平时朝市手遮日,思把一竿呼钓船。驿骑回时山更好,过雨秋客静如扫。山英知我宦游心,为出清光慰枯槁。可怜岁月易侵夺,惭愧山光知我心。一行作吏岂得已,归意久在西山岑。他年俗累粗能毕,云水一区供老佚。举杯西北酹山川,为道此言吾不食。

这首诗是诗人与山川自然的一次“对话”。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推移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奇美的风光。诗人久居官场,而名山好像也知道诗人的心声,邀请诗人来一同归隐。山水风光的描绘与诗人心态十分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南宋初期的士人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和组成人群的独特性,形成了迥异前代的士风和文风。当然,在这里作者所论述的只是在当时的主流士风和文风,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现象和文章。

参考文献:

[1]刘一止.苕溪集卷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陈与义.陈与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4]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夏承焘.金元明清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阎凤梧.全辽金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9]元好问.中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0]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赵彦,1985年4月生,女,河南南阳人,北方民族大学2009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刘一止:《苕溪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与义:《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9页。

陈与义:《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2页。

陈与义:《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18页。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279页。

夏承焘《金元明清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