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记》士形象及影响探析: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史记》士形象及影响探析: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略论《史记》士形象及其影响闫翻卫①摘要:士是中国古代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文化和思想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士”在先秦西汉的产生发展情况,《史记》中五类士人形象及其所蕴涵的儒家文化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史记》士形象及其影响,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激励着后人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营养。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统一思想,控制言论制约士人的自由。

《史记》士形象及影响探析: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略论《史记》士形象及其影响

闫翻卫①

摘要:士是中国古代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文化和思想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士”在先秦西汉的产生发展情况,《史记》中五类士人形象及其所蕴涵的儒家文化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史记》士形象及其影响,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激励着后人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营养。

关键词:士形象;《史记》;影响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士在中国史上的作用及其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绝不是任何单一的观点所能充分说明的。但是无可争辩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②以此,《史记》一书中形形色色的士人正是先秦、西汉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者。

一、“士”的产生

据袁行霈先生对文学史的分期,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史被归为上古期,先秦文学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与原始宗教密切联系。随着周初分封制的推行,旧的巫文化被礼乐文化所取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有学习的机会,相应的他们也就成为文学的主要创作者。春秋战国之际,分封制度瓦解,在上层贵族与下层庶民之间产生了新的阶层即士阶层,士的数量逐渐增多,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盛行,士也就担当起了传承文化的重任。在政治上,他们可以自由来往于诸侯国之间进行游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那些思想主张不合统治阶级利益的士人遭到了迫害,“焚书坑儒”就是专制与自由撞击的典型例子。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为了休养生息,承继战国游士文化,诸侯王为了积蓄力量,广罗天下贤才,养士之风盛行。到了汉中期以后,汉政权已经巩固,开始对士人群体进行控制。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统一思想,控制言论制约士人的自由。

《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所涉及的人物有四千多个,重要的人物也有数百名。《史记》之所以两千多年来广泛而深刻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与其孕育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及传统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形形色色的士人

(一)立志奋斗者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忠,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①后来孔子也对不朽作了论述,“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人生的“三不朽”之事。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战国至秦汉士人的价值取向及人生态度。司马迁本人也是其中一员,他将“立身扬名”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取向。《史记》的撰述即是为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屈原一生主张修明法度,志在辅佐楚怀王,在《离骚》中感慨,“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③以示自己将用生命来殉“美政”理想。他的一生是个悲剧,有道德,有理想,有才干,却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其留给世人的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足见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很高。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④见始皇则说“彼可取而代也”,⑤这便是司马迁笔下最有气势的悲剧英雄项羽。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作歌、乌江自刎等将一个英雄的成长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司马迁将一个失败的英雄写入本纪,可见项羽本人的历史功绩,特别是最后不肯过江东,司马迁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当时的情景,给人留下无尽的感慨。

韩信是司马迁笔下杰出的军事人才,他早在年少时便自负高才,不屑于恶少的挑衅,忍受胯下之辱,向漂母许诺报恩,弃楚奔汉,又从汉军逃亡等行为,都流露出了其胸中的凌云之志。作者对韩信的结局报以深切的同情,刘邦用人却疑人不是大丈夫应该有的气节,韩信不能够看明白,矜才自负,死得也太屈了。

不论是屈原、项羽还是韩信,他们都立志奋斗,砥砺不懈,虽然结局有些许遗憾,但他们至少拼搏过,他们的人生也是精彩的。

(二)士可杀不可辱者

司马迁在其书信体散文《报任少卿书》中论及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本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也!”①

《史记》中看重人格尊严,抗议侮辱的事例比比皆是。《史记·晋世家》介子推晋国义士,晋文公归国登上王位的时候赏赐随处,因为疏忽,“未至隐者介子推”,②介子推难以忍受这种疏略,遂背着老母上山隐居不出,即便是活活被火烧死也不肯下山,终死都不肯卸下受辱的包袱。

刺客列传》中田光向燕太子丹推荐了荆轲,因自己在年老时才被启用,本已有不平之气,又受到太子丹的怀疑,更引以为辱。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非节侠也”,③田光为表明自身清白,不被怀疑,因而自刎,死守秘密。

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平原君为了博得门人的信赖,不惜以美人的头颅向残疾人致歉,可见平原君爱士养士的心理,也显示了残疾人对人格尊严的看重与捍卫。

通过正义的抗争和过人的智慧洗去耻辱且最终成功的士,司马迁是给予褒扬的。伍子胥乞食、韩安国被囚卒溺、苏秦遭妻嫂冷淡等,这些都是激励士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去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

(三)恩仇必报者

西汉刘向的《说苑·复恩》里讲述了当年的饿夫灵辄为报一饭之恩抵挡晋灵公的手下帮助赵宣子脱险的故事,知恩图报是美德。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史记》中有许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义士。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①苏秦是著名的游说家,早期不遇,受到家人亲友的嘲笑,于是他就发愤苦读,据《战国策》记载,苏秦失意回家后为出人头地而夜以继日地读书,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清醒了继续读书。终于苏秦在游说燕赵成功后,接着提倡六国合纵联盟,最后身佩六国相印。“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贷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②苏秦不忘宗族亲友的恩德,当初去燕国时,曾经向人借了一百个铜钱做盘缠,现在要用一百斤黄金归还他作为回报。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为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曾经是布衣时,从人寄食,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絮的大妈接济他给他饭吃,当他封楚王后,“召所从食漂母,赐千斤”,①对于普通的老百姓韩信都能不忘记他们对自己的恩德,可见韩信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刺客列传》中的五位刺客为了报答主上的知遇之恩,与敌人殊死搏斗。以“士为知己者死”为道德标准,共同反抗暴秦。

当然也有以牙还牙的勇士李广李将军是汉朝的名将,将兵抗击匈奴屡获战功,而终生不得意,最后被迫自杀。当年李广被免官,夜里和随从与他的一个朋友在田间饮酒。回来经过霸陵亭的时候,遭霸陵尉呵斥,“就是现任的将军也不许夜行,何况是卸了任的将军。”②于是,硬把李将军扣留在亭下过了一宿。不久,武帝起用李广,拜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③

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④我们说人死为大,可是在当时的情境,伍子胥替父兄报仇不得不叫人为之称快。

(四)恪守信义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⑤这五者即“恭、宽、信、敏、惠”。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司马迁对恪守信义者总是给予特别的称赞。

《吴太伯世家》写季札北上访鲁途中结识徐君,徐君喜爱季札的佩剑,但不好意思说,季札心里明白,但因出使的需要暂未给予,使鲁回国,途经徐地,闻徐君已死,甚为悲伤,遂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相赠。随从不解,季札回答说,“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①这种对死者的无欺之举可谓守信之极了。

《游侠列传》首段有这样的记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②游侠是忠信义的典型代表,司马迁对他们颇有赞赏之词。郭解的外甥和人喝酒,强迫别人喝过量的酒,被人杀死,郭解不怪罪凶手,反而说自家的外甥有过错,是信义至极了。

(五)富贵还乡者

出门在外的游子年老的时候总是思念自己的故乡,想着衣锦还乡、落叶归根。《史记》人物形象普遍存在着富贵还乡的想法,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项羽在焚烧了咸阳后一心想东归,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③

刘邦当了天子之后,回到故乡,唱起《大风歌》袒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还有许多衣锦还乡的场面,如苏秦、刘邦、司马相如、主父偃等人都有类似的记载。苏秦富贵归乡,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④苏秦兄弟妻嫂的前倨后恭的变化,足见人情冷暖。

在司马迁笔下,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都是历史的重要角色,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撰写着历史,活跃在时代的舞台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三、《史记》士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各民族的文学创造,必定受到各民族传统及流行思想的正反深浅各种程度不同的影响。儒家思想历来是影响中国文学的主要思想。由思想影响更前进一步,便是人格修养。所谓‘人格修养’,是意识的,以某种思想转化、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使抽象的思想形成具体的人格。”①“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制度中,出于现实的需要,人们的利益、要求、期望集中于某一个楷模身上,即为理想人格。这种人格范型最典型地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②本文所论形形色色的士人形象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到的理想人格的体现。

士人们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的个人经历、心理感受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紧密相连。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无不深深地影响着士人们保家卫国、献身祖国事业的抱负与理想。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贯穿了思想史的发展。而在众多思想中儒家思想是影响先秦西汉士人的主要思想。自从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以来,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且儒学的整体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仅先秦到两汉,各时期的儒家思想各有不同。战国,儒家思想受冷落;秦朝,儒家思想遭压制;西汉,儒家思想享“独尊”。士人们的语言、行动、地位随着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变化。“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的儒家理想价值及“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的要求使得士人们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精神: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坚韧不拔、战胜挫折,勇于创新、敢于革命,忧国忧民、崇尚正义,追求独立

《史记》士形象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强大的动力。许多作家在《史记》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对号入座,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些士人的特点,他们的身份、气质和思维都与这些士人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著名的大家受其影响,普通的老百姓也是受其影响深厚,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轼的高风亮节,李白的清逸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等,从各个层面都可以看出。《史记》中许多经典的故事成为文学典范,如飞将军李广、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等,他们作为传统的中华文明被后代一一学习。元明清的一些典故更是直接进入戏剧小说的创作,许多还被改编后搬上舞台,霸王别姬、鸿门宴、屈原投江等影视剧作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www.xing528.com)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之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①司马迁自比孔子,担当记载历史的重任,倾注了个人的血泪,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凝聚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担当起服务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任。使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更加懂得如何在生活中给自己定位,把《史记》中士人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聂石樵.司马迁论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28

[2]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刘向集录.战国策(第2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常昭.《史记》士形象论[J].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6]张大可.史记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7]刘向.说苑[M].长沙:岳麓书社,2002

[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马亮宽.略论士人知识群体的形成及社会属性[J].山东:聊城大学学报,2004,(7)

[11]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韩兆琦.史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韩兆琦.新白话史记原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闫翻卫,1986年9月生,女,汉族,陕西榆林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第94页。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版,第1087~1088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900页。

林家骊译注:《楚辞》,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第31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02~203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页。

张燕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27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2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4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729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744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004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177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177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688页。

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265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184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399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17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744页。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7页。

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8页。

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0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