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里兰卡佛教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成果

斯里兰卡佛教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之在斯里兰卡出现了一大批以僧伽罗语《佛经释文》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此外,现代人所作的斯里兰卡佛教文学作品,近年来也有一些被译成中文。斯里兰卡时任驻华大使专为再版写了序言。在中国的斯里兰卡诗歌翻译几近空白的背景下,这两部佛教诗歌总集的翻译,其意义就更不可小觑了。此外,近些年来,一些现代斯里兰卡高僧的佛学著作在中国也有翻译,如德宝法师的《观呼吸》《八正道》,三界智尊者的《觉者之言》等。

斯里兰卡佛教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成果

斯里兰卡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因为宗教在伊斯兰卡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文学艺术作品也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受到僧伽罗统治阶层的推崇与赞助,“成为在斯里兰卡占主导地位的宗教”[4]佛教文化也即成为斯里兰卡的主导文化。随之在斯里兰卡出现了一大批以僧伽罗语佛经释文》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之后随着佛教的发展,不断有佛教文学作品或受佛教文学影响的作品问世,可以说,佛教文学在斯里兰卡文学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其他文学样式所无法比肩的。虽然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在佛学领域很早就有交集,但中国对斯里兰卡古代佛教文学的翻译却是20世纪末叶的事。虽然翻译在总体数量上还很有限,但毕竟改变了中国译介的斯里兰卡作品“都是近现代的作家作品”的状况[5]

1994年,韩廷杰依据印度著名巴利文学者B.C.Law的《岛史》校定本和日译本将斯里兰卡最古老的编年史诗《岛史》译成了中文,于1995年在中国台湾慧炬出版社出版。《岛史》全书共分22章,从叙述佛的生平开始,直到摩诃舍那王统治时期为止。因其年代久远,内容多有重复,叙述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或过详或过简,所以,在对《岛史》进行艺术加工和内容补充的基础上,出现了《大史》一书。两者叙述的基本史实一致,只是后者叙述更加翔实,语言优美,文学性更强罢了。1996年,中国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由韩廷杰翻译的这部斯里兰卡国宝级作品《大史》。中译本分为上、下两卷。《大史》是一部巴利语诗歌体裁的编年史,是以佛教发展史为线索的王朝史,如前所述,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成书于公元5世纪,一般认为并非一人写就,而是摩哈纳摩长老等人分段完成的。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纯属佛教内容,第二部分则分叙历代国王对佛教的态度及所从事的佛教事业。这样一部巨著,中译者整整花费了七年之久方译成功。《岛史》与《大史》中译本的出版对我们了解斯里兰卡的佛教史及王朝史具有极大的意义。

此外,现代人所作的斯里兰卡佛教文学作品,近年来也有一些被译成中文。1996年7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斯里兰卡上座部佛学大师那烂陀长老所作的《觉悟之道》,中译者为学愚,并于2007年6月再版。斯里兰卡时任驻华大使专为再版写了序言。《觉悟之道》全书共分44章,以原始经典为基础,真实地介绍了佛陀的一生,对佛教的发展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并且“结合现代科学和哲学,精辟地论述了上座部佛教的特色,系统地讲解了因果业报、六道轮回、涅槃及菩萨思想,使人耳目一新,其中更有作者自己修证后的真知灼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学者的必读书[6]

德籍斯里兰卡高僧向智尊者(1901—1990),被认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上座部佛教诠释者”[7]。他与德国佛教作家和巴利藏经译者何慕斯·海克合著了《佛陀的圣弟子传》,这是一部关于25位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佛陀弟子,经由佛陀教导而悟道的故事的传记性作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文学性。原名为《佛陀的大弟子——他们的生活、作品与遗产》与一般的佛教传记根据汉译经典或传说故事撰写而成不同,这部《佛陀的圣弟子传》的内容均直接引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佛典、论书与注释书翔实生动地记录了圣弟子们的修行生活与悟道的经历。书中还大量引用了《本生经》中的故事与《长老偈》和《长老尼偈》中的诗偈,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这本传记的说教意味和关注心灵之音的倾向。本书的中文译者是赖隆彦,多年从事佛经、佛经释文和佛教文学等作品的翻译。曾任中华佛学研究所藏文讲师、佛光出版社资深编辑、普门杂志社资深编辑等职本书中译本由橡树林出版社出版时,出版者考虑到凸显故事中主体人物的需要,同时也为减轻读者的阅读压力,将其分为四册发行,分别为《佛法大将舍利弗·神通大师目犍连》《僧伽之父大迦叶·佛法守护者阿难》《天眼第一阿那律·论义第一迦旃延》和《佛陀的女弟子与在家弟子》。

中国著名的斯里兰卡文学研究专家、南传佛教研究专家邓殿臣生前译有多部南传佛教经典佛经,其中尤以《长老偈》和《长老尼偈》最具代表性。《长老偈》和《长老尼偈》是指佛教长老和长老尼们所作的“偈”,“偈”是“偈陀”的略称,“偈陀”是在佛教诞生之前印度已有的一种文体,意思是“诗歌”,具有言简意赅,便于记忆、传颂的优点,因此“长老偈”和“长老尼偈”简单来说就是长老和长老尼们所作的诗歌。有鉴于此,可以说《长老偈》和《长老尼偈》就是斯里兰卡的古代两部佛教诗歌总集。其中《长老偈》包括1291首诗歌,《长老尼偈》包括521首诗歌。在每个长老和长老尼的诗歌前,作者亦将其小传译出,这对我们研究这些偈诗,甚至整个南传佛教的历史都不无助益。此两部佛教诗歌总集,皆由邓殿臣和斯里兰卡留学生威马莱拉担尼合作译出。1992年,二人首先合作译出《长老尼偈》,由金陵刻经处出版。1996年,二人又合译出《长老偈》,并将《长老尼偈》中的“长老尼小传”进行调整,二部译经合为一部,于199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www.xing528.com)

《长老偈》与《长老尼偈》的翻译在中国当代译经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的斯里兰卡文学翻译的重要成果。在中国的斯里兰卡诗歌翻译几近空白的背景下,这两部佛教诗歌总集的翻译,其意义就更不可小觑了。

除《长老偈》和《长老尼偈》外,邓殿臣或独译或与赵桐、赵定成等合译了《大念处经》《大隧道本生》《小诵》《即兴自说经》四部南传大藏经佛典,发表于《藏外佛教文献》(第五辑)。这些佛典本身虽是宗教典籍,但却不失其文学性,特别是其中的本生故事,更是斯里兰卡古代故事文学的典型代表。

此外,近些年来,一些现代斯里兰卡高僧的佛学著作在中国也有翻译,如德宝法师的《观呼吸》《八正道》,三界智尊者的《觉者之言》等。这些著作大多是对佛教义理的解读或总结,文学性不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