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除了您之外,还有许多您的学生也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已经构成了一个学术团队,发表出版了许多著作、论文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称之为“刘泽华学派”,您是怎么看待这一学派的?
刘:我与合作者在某些观点上相近,并构成了一个学术团队,但叫“刘泽华学派”,我想是批评我的人加给我的。
《历史教学》:也不全是批评您的,前几天《史学月刊》的主编李振宏先生在《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期待中国思想史的蓬勃春天”。在文章中,他指出学派的出现表明了学术的进步,使中国思想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且把“侯外庐学派”和“刘泽华学派”,作为两个代表来论述。
刘:是吗?看来也不全是批评我的。但最早称“刘泽华学派”的是批评我的。从我的本意来讲,我没有要建立一个学派的意思,因为我一直主张独立思考,强调学术个性,我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关系,你们看我很早以前写的文章,就是这个意思,强调要争鸣。我1984年写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的后记里,就说谁对我批评,我给谁高分,确确实实,我给了一些学生高分。我从来没有要求学生,要求同事听我的,我强调争鸣首先要敢于与自己的老师争鸣!
《历史教学》:虽然您的本意并不是要创建什么学派,但事实上正如李振宏先生所说形成了具有“独特言说方式”的学派,而且学界的很多人,无论是批评的还是支持的,也在用“刘泽华学派”这个词。(www.xing528.com)
刘:我的学识、能力很可怜,零打碎敲,即使有点学术个性,也说不上学派。我认为我们是自由联合体,有分工合作,又各自写自己的东西,这未尝不是一种推进学术研究的方式。如果说派,不管别人怎么批评,我个人是沿着“五四”的文化批判派接着往下走的。
《历史教学》:说到“五四”,2009年是“五四”90周年,很多人回顾“五四”,也有很多争论,很多强调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对“五四”更多的是批评,这与您有很大的不同。
刘:我的看法确实和现在的弘扬潮流不一样,我自认为我是持分析的、批判的态度。这样,我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弘扬派”批评的一个靶子,因为我讲得确实是比较多一些。其实与我观点相近的人也不少。我欢迎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即使用词很严厉,我也高兴。我也希望所有的学人都应该突出自己的个性,这样才会真正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有通过百家争鸣,才能在不同方面提出问题,只有不同认识的综合才能更接近历史,更接近实际。如果只是沿着一条线认识,多半走向偏颇。过去我写过一篇说偏激和相激的文章,相激一定会出现偏激,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