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博览》:您是怎么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是王权主义的,能阐述一下吗?
刘泽华: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会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它最核心是为君主服务。除了极少数人主张“无君论”以外,其他人都不约而同地主张各式各样的君主制度。君主制度本质是人治,归根结底都会走向专制。比如说儒法道墨,他们都在呼唤理想的君主,对君主制寄予很多的理想。寄予的理想越多,给予的王权就越多。希望王权拯救人类,必须赋予它权力,赋予它各种资源,甚至把天下都赋予它,然后靠它去拯救世界。它到底能不能救这个世界,是另外的问题。
中国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是君主制,从开始就走上了王权专制的道路。先秦只能叫“王”,从秦始皇开始才叫“皇”。我提出“王权主义”包含了后面的皇权,反之则不然。由“王”到“皇”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周虽然实行分封制,好像是分权,但是周天子和各诸侯还是专制体制,只是范围大小、区域有所不同而已。所以我用“王权主义”来概括整个中国历史的特征。
《学习博览》:有一种观点说明朝有几位皇帝被内阁架空,有很多不自由的地方,会不会影响到您对王权主义的判断呢?
刘泽华:这不是制度的问题,是皇帝个人能力和兴趣上的问题。崇祯都到明朝末年了,在他当权的十几年中,可以换掉50个宰相,这反映什么问题?一个末代的帝王,竟可以时间不长就换一个首辅,权力又是从何而来?嘉靖为“大礼仪”之争,打死了那么多人,最后还是皇帝胜利了。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大臣、太监专权,太后、皇后专政,他们不过是扮演了皇帝的角色。这只是王权的另一种转化形式,它的本质还是“王权主义”。北京大学祝总斌教授研究丞相制度得出一个结论:丞相、宰相就是皇帝的大管家。田余庆先生写《东晋门阀政治》,表面是司马和王氏共天下,实际上最终还归结于皇权、王权。
《学习博览》:您是在哪一年形成“王权主义”这套理论的?(www.xing528.com)
刘泽华:应该是在1979到1982年这几年间基本形成的。我当时有几篇文章,比如最早的一篇《清官问题评议》。1978年、1979年,当时要求清官出来,平反冤假错案。我认为“清官”观念不是好东西,本质还是人治。这篇文章竟然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当时还讲纳谏、进谏,有人认为是民主,我认为它只是专制主义的一种补充形式。进谏和纳谏,讲的是兼听而独断,允许人进谏,但决断归当政者,这怎么能算民主呢?
1982年,我写了《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一文,认为先秦诸子争鸣不是在“争”什么样的体制,而是争哪一种君主专制。它的归宿点在君主专制。像孟子说的要“定于一”,最后归结于要有一个圣君。秦始皇完成了“大一统”,他是先秦的政治文化和政治观念的必然产物。秦始皇是一个“杂家”,他吸收了儒、法、道、墨等许多家,不能简单地说是法家,我认为更多的是儒家,至少是儒法混合的。其实,儒家一直没有离开政治舞台,即使在先秦法家最盛行的时候,一些诸侯打着“王道”的旗号,实行的也是儒家之道。韩非说得很清楚,六国为什么灭亡?因为六国尚仁义,就是崇信儒家。这个观点从考古发掘里也可以找到实证。汉初也是崇尚儒家的。第一个祭孔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刘邦,他需要儒家的这一套礼仪来维护统治。
《学习博览》:中国怎样才能走出王权主义?
刘泽华:王权主义很简单,就是独裁。要走出王权主义,必须要解决权力制衡的问题。让外科医生给自己做手术大概也不那么容易,但还是应该逐步推出不同层次的制衡机制,不要让权力过分膨胀。顶尖的大格局不变,也可以有分级,实行权力制衡的空间。譬如不要采取简单的归口政治,不要搞一把手说了算,人民代表大会切实行使否决权,总书记上任要竞选,权利结构不要搞统一的,如公检法不要统一在一个口,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透明化,媒体监督真正放宽等等。还是有很多可以运作的空间的。
另一方面,要让社会成长起来,成为独立的一种力量,实现博弈,逐渐培育出公民社会。社会如果不发展,想有制衡力量也很难。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想包办社会就会出来黑社会。其实,美国的社会问题也很多,但是那个社会在多年的磨合中有一个博弈。比如工会要求增加工资,可以罢工、上街游行,这都是自由的。我在美国经常会看到一个人拿着标语抗议,他就用这种一个人的抗议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社会总是要发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社会发展起来,我们才能够实现对权力的制衡,才能够走出王权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