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弗·纳博科夫:俄苏小说史中的重要人物

弗·弗·纳博科夫:俄苏小说史中的重要人物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纳博科夫一家人不接受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全家逃往克里米亚。一是在欧洲创作时期;二是在美国创作时期;三是在瑞士创作时期。

弗·弗·纳博科夫:俄苏小说史中的重要人物

弗·弗·纳博科夫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在20世纪世界上赢得读者最多的俄罗斯作家之一。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是世界文学史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他用俄语英语写作,把两种文学和两种语言的风格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世界。

一、生平与创作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纳博科夫(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1899年4月10日生,1977年7月2日去世)生于彼得堡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其父是金矿主,不仅拥有万贯家财,还有丰富的家庭藏书,纳博科夫从小就在阅览群书中获得了丰富的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知识。纳博科夫的父母崇尚英国,在他们的影响下,纳博科夫学习英语早于俄语,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文学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1916年,在《欧罗巴导报》上发表了诗作《月亮的梦幻》,同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诗歌集》。按照纳博科夫自己的说法,这个诗集是献给他的初恋情人的。由于纳博科夫一家人不接受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全家逃往克里米亚。1919年,纳博科夫打算加入邓尼金的白军,但未能如意,因为当时红军已攻打下克里米亚,纳博科夫只好取道土耳其,途经希腊和法国,最终到英国定居。1919年,纳博科夫在Г.斯特鲁威的建议下入英国剑桥大学,先攻读昆虫学,后又转成语言学,进行法国文学和俄罗斯文学研究。192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纳博科夫是一位“全才型”人物: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美学家,而且还当过演员,拍过电影;他精通俄、英、法三门语言;还是一位不错的昆虫学家、终生收集蝴蝶标本;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是多面手:会滑冰拳击网球和国际象棋。这一切不但是他生活的经历,而且对他的生活[81]和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俄文小说、8部英文小说、近50个短篇小说、近300首诗和数个剧本,在翻译许多西方的文学名著的同时,也将《伊戈尔远征记》《叶甫盖尼·奥涅金》《当代英雄》等俄罗斯文学经典译成英文。此外他撰写的果戈理和其他俄罗斯作家的评论文章成为当时评论界权威的研究成果。

纳博科夫的创作生涯漫长,创作题材和体裁广泛,他的创作可以分成三个时期。一是在欧洲创作时期(1922—1937);二是在美国创作时期(1840—1960);三是在瑞士创作时期(1960—1977)。

欧洲创作时期是纳博科夫的创作高峰时期。除1923年在柏林出版了两部诗集《山路》和《一串》外,他的大部分俄文小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主要的有《玛申卡》(1926)、《鲁仁的防守》(1929)、《绝望》(1934)、《斩首邀请》(1936)等等。1937年希特勒上台,纳博科夫不得不取道法国(因为他的妻子是犹太人,在德国受迫害),纳博科夫在法国开始用英文写作,到美国后他彻底转用英文,停止了用俄文的文学创作活动。

《玛申卡》是纳博科夫的第一部小说作品,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描写一位名叫列夫·加宁的俄罗斯侨民与自己昔日情人玛申卡的感情纠葛。叙述基本上是由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回忆构成的,对于男主人公来说,那是一段天堂般的幸福时光。在他的回忆中,心爱的姑娘玛申卡与俄罗斯的一切——彼得堡、外省庄园、郊外别墅、花园、积雪、金秋联系在一起,因此回忆不仅是对昔日爱情的留恋,而且回忆充满一种深深的乡愁,表达出一位侨民对自己祖国俄罗斯的热爱。此外,在男主人公的回忆里,天堂般的幸福又与难忘的恐惧和逝去的苦痛糅合在一起。因此“幸福在过去”,在“失去的天堂”就是这部小说的含义所在。

男主人公列夫·加宁性格软弱,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而女主人公玛申卡专一大胆,勇于奉献。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独特处理和娴熟技法,可以窥见纳博科夫继承了屠格涅夫和布宁的小说传统。

《鲁仁的防守》主人公鲁仁的父亲是位平庸的作家,他寄希望儿子成才,能成为一位小提琴家或画家,但鲁仁从小性情孤独,落落寡合;学习平平,没有过人才能。后来是在他表姨的启蒙下迷上了国际象棋,并成为棋界高手。他周游世界下棋,获得很高的声誉,但是由于一次卫冕的失败而不能自拔,最后跳楼自杀了。

小说中的“防守”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从象棋意义上讲,指的是鲁仁在棋盘上的防守;从人生意义上讲,是指他在现实世界中保持自己的人生自由和独立。然而鲁仁在两个层面上的“防守”都是失败的。他的象棋防守失败,棋技走下坡路;他的人生防守失败,他的死就是佐证。小说旨在探讨人生的重要问题,如人怎样对待自己的名誉,怎样对待失败和挫折,怎样进行家庭教育等问题。

从鲁仁成长、成名的经历可以看到,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家庭教育的失败,象棋职业的选择,没有情感婚姻,残酷的社会环境。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自身。在小说中,象棋是一种象征和符号。象棋是鲁仁的职业,棋盘是人生的舞台,象棋让鲁仁成为一个天才式的人物,实现了鲁仁的人生价值,但没能救鲁仁的命。因为象棋世界是一个封闭体系,而现实世界是一个开放体系,鲁仁可以游刃有余地在棋盘操纵棋子,在象棋比赛中屡屡获胜,但是在开放体系的现实生活中,他没有任何经验,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成为他人手中的一个棋子,任人摆布。鲁仁身居封闭的象棋世界与开放的现实世界的碰撞,必然使他感到不适应,甚至无所适从,乃至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斩首邀请》是一部充满荒诞的小说。小说有三个空间,一个是监狱空间,另一个是回忆空间,第三个是主人公的梦幻空间。在每个空间里,主人公岑岑纳特周围的人物和场景都在变换,构成不同的“现实”和“非现实”。小说给读者展示出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这个世界是社会、监狱、牢房,是一个阴森、恐怖、孤独、痛苦、冷漠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荒诞、矛盾、处于崩溃和死亡的世界;另一个是虚构的世界,由主人公岑岑纳特的回忆、梦境、想象构成,是一个充满友爱、和谐、美好的世界,主人公在这个世界里感到自由和快乐,但是这个世界是虚幻的、无法触摸的和非现实的。岑岑纳特这种超于现实的种种感觉呈现,无疑是对极权社会的一种辛辣的讽刺。

长篇小说《天赋》描写一位名叫费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戈都诺夫-切尔登采夫的俄罗斯作家的奋斗史,以艺术的手法讲述主人公戈都诺夫-切尔登采夫的文学创作过程。最后,这位侨民作家的所有理想都实现了:他的小说问世,他的剧本上演并获得成功,他的作品得到他所崇拜的诗人的称赞,他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吉娜的爱情有了明朗的结局……小说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纳博科夫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天赋》的世界如今作为一个幻觉、作为我个人的沉没世界而存在……这是我用俄文写的最后一部(今后再不会写)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不是吉娜,而是俄罗斯文学。第一章的情节基于费多尔的诗作。第二章——这是向普希金猛地一冲,并且是男主人公讲述父亲在动物学领域研究的尝试。第三章转向果戈理,但其真正的内容——是献给吉娜的爱情诗。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书——是一条压缩成为十四行诗的螺状线……”[82]纳博科夫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吸收了小说家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和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经验,把自己的人生素材、20年代柏林的社会和俄罗斯侨民文学环境纳入一种崭新的小说构架,运用现代派小说的联想、组合、化入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现代派小说的特征。

美国创作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1940)纳博科夫去往美国,1948—1959年在美国大学当教授,教授俄语和俄罗斯文学。l941年,小说《谢巴斯蒂安·纳伊特的真正的一生》问世。随后,他又完成了回忆录小说《另外的海岸》(1940—1950)、小说《洛丽塔》(1955)和描写俄罗斯侨民的小说《普宁》(1957)等。(www.xing528.com)

瑞士创作时期。由于《洛丽塔》这部小说在美国引起的轩然大波,纳博科夫不得不离开美国重返欧洲,在瑞士定居。这个时期,纳博科夫继续用英文写小说,并且把他自己早期的作品译成英文。其中主要的作品有:《暗淡的火光》(1962)、《阿达,或欲望之欢。家庭纪事》(1969)和《俄罗斯美女和其他短篇小说》(1973)等。

纳博科夫曾说;“我永远不会回国,原因是:我所需要的那个俄罗斯的全部——文学、语言和我个人的俄罗斯童年——永远与我同在。”1977年7月2日,纳博科夫在瑞士日内瓦湖边的“表宫”旅馆寓所中去世。尽管作家长期流亡,未曾回国,但他的作品无疑是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地表达。

二、长篇小说《洛丽塔》

《洛丽塔》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最有争议的小说之一,同时也是“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被英国编入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100部书之中”[83]。《洛丽塔》1955年用英语写成,1967年纳博科夫亲自将它译成俄文。这是一部关于变态人追求人性自由和权利的作品,小说从性心理的视角反观社会,表现英国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小说绝不是“淫秽之作”,而是如作家所说的“明亮”:“现在,我发现它作为一种令人欣慰的存在仍静静地徘徊在我的屋子里,像一个云雾后面的夏日,人们知道它是明亮的。”[84]

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亨伯特与其继女洛丽塔的爱欲,以两者的性关系为线索;第二部分写洛丽塔的失踪以及亨伯特寻找洛丽塔的过程。小说从1947年的夏天写起,10年前,主人公亨伯特是法国文学教师,娶妻成家住在巴黎。1939年夏天,亨伯特的美国叔叔去世,留给他每年几千美元的收入,条件是他必须移居那里,他的妻子不愿意去美国,与他人私奔了。亨伯特只身去了美国。他因租房子而结识了女房东夏洛特,并对夏洛特的12岁的女儿洛丽塔产生了恋情。可女房东夏洛特爱上了亨伯特,并且自愿嫁给他。如亨伯特不答应就必须离开这里。亨伯特为了不离开洛丽塔,只好违心地娶了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当参加夏令营的洛丽塔快回来时,亨伯特想用安眠药害死夏洛特以占有洛丽塔。没料到夏洛特意外发现了记着亨伯特对洛丽塔恋情的日记。夏洛特决心写信告发亨伯特,但在去邮局的路上惨死于车祸。夏洛特死后,亨伯特将洛丽塔接回来,并带她到美国的各个城市游玩。在旅馆,亨伯特占有了洛丽塔。亨伯特和洛丽塔由继父养女变成了情人。亨伯特尽量在物质上满足洛丽塔的要求,但同时也威胁洛丽塔不要向警方告发,否则她将遭到惩罚。洛丽塔对这样的生活渐渐感到厌倦了。终于,洛丽塔在亨伯特的眼皮下与新情人跑了。3年多,亨伯特一直在寻找洛丽塔的下落。

亨伯特后来到了纽约,他收到洛丽塔的一封信,说她已经嫁人并怀有身孕,需要一笔钱还债。亨伯特根据邮戳的地址,在一座小镇郊外的破房子里找到洛丽塔。洛丽塔向他讲述了这几年的痛苦遭遇,说那位名叫奎尔蒂的导演兼剧作家骗了她。亨伯特给了洛丽塔4000美金(这实际上是洛丽塔母亲夏洛特生前出租房屋的钱)。亨伯特觉得自己对洛丽塔有罪,他回到他与夏洛特居住过的城市,变卖了所有财产,把钱全部落在洛丽塔的银行户头上。一年后,亨伯特找到奎尔蒂,击毙了奎尔蒂。亨伯特在等待判刑的时候,因心脏病突发而死去。1952年圣诞节,洛丽塔也因难产去世。

主人公亨伯特其实是一位聪明的、有教养知识分子。他的父亲是瑞士人,母亲是英国人,亨伯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学时代是在伦敦和巴黎度过的。他成熟较早,13岁便对安娜贝尔产生早恋。他在20—25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对9—14岁的小女孩感兴趣。新婚之夜,他请求妻子穿一件小女孩的衬衣,已经显示出自己的性变态。后来,他接受叔叔的建议移居美国,靠写文章和做广告为生。因为有恋女童情结入医院治疗,从病历中得知自己是“潜在的同性恋者”和“绝对的阳痿患者”。

亨伯特是位性变态者。他的性变态是由于他少年时期不成功的初恋而导致的性心理障碍。亨伯特与安娜贝尔的初恋成为他永久的记忆,但是安娜贝尔的死、初恋的快乐和甜蜜很快变成痛苦的回忆,成了亨伯特的“整个冰冷的青春岁月中任何其他浪漫韵事的永恒障碍”。起初亨伯特在洛丽塔身上寻找的是安娜贝尔的影子,后来亨伯特逐渐对洛丽塔有了感情,但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的谴责。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恰恰表现了亨伯特的双重人格,这正是亨伯特·亨伯特这个名字重叠的含义。

奎尔蒂是与亨伯特相对立的人物。实际上亨伯特和奎尔蒂是双貌人,他俩有许多相似之处:亨伯特生于1910年,奎尔蒂生于1911年,几乎是同龄人,都懂法语,喜欢文学,从事创作,他俩对漂亮的少女都有占有欲。亨伯特和奎尔蒂都在争夺洛丽塔,奎尔蒂是亨伯特的外化的表现,奎尔蒂的存在是以亨伯特为支持的。因此,这是外在的亨伯特和内在的亨伯特在争夺洛丽塔。亨伯特杀死了奎尔蒂,实际上是杀死了他自己,正因如此,奎尔蒂死后不久,亨伯特也很快地死在监狱。奎尔蒂是亨伯特在精神分裂情况下的幻觉,是亨伯特的双貌人。奎尔蒂是亨伯特的另一个自我,代表着亨伯特的自我怀疑。“他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觉得像要窜息。我又压到他身上。我们又压住了我。他们又压住了他,我们压住了我们自己。”

亨伯特是一个具有自传性质的人物,他和纳博科夫极其相似,表现在他们都在早年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亨伯特失去了最心爱的恋人,纳博科夫失去了生养自己的故乡,成了无根之人。而且这种损失都给他们造成了永远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和无法克服的精神障碍。二者的流亡都体现了地域和精神的双重性,由欧洲到美国,无家无根,思维和意识也处于美国文化的边缘状态。纳博科夫对自己流亡身份的印记、对故乡“根”的眷恋体现为对语言的执拗;亨伯特对昔日恋人的投射——性感少女的苦苦追寻与痴狂迷恋及其最终的受挫,导致他精神分裂,流亡一直存在他的潜意识当中。[85]

洛丽塔是一个普通的物化女孩,是亨伯特心目中的“小仙女”,是他泄欲的对象,她长着一双浅灰色的眼睛,满头栗色头发,有着绸子一样的柔嫩的脊背……洛丽塔年龄虽小,但很叛逆;她不爱学习,沉湎幻想,性早熟,生活和观念很开放,无拘无束。是一个美国“时尚”女孩。但她又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主要是由亨伯特造成的,是亨伯特把她毁掉了。但洛丽塔的悲剧也有她自身的原因。首先,洛丽塔的性意识觉醒太早,她在某种程度上也勾引亨伯特,向后者献媚,更多的时候是用女性的魅力去诱惑亨伯特,以满足后者的占有欲;其次,她的性格中任性成分太多,有一定的恋父情结,不论是亨伯特还是奎尔蒂都是年长她很多的男性,洛丽塔对他们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最后,洛丽塔对物质的东西过分地需求。总之,洛丽塔是女性的魅力与可怕的庸俗的结合,她的性格和行为是众多美国小女孩的缩影。

《洛丽塔》是一部对传统的道德进行解构的小说。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述方法,讲述了亨伯特这样一个否定传统道德、有悖传统伦理、在隐秘的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人物形象。小说以亨伯特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便于情感的抒发,能使读者感受到他整个心灵和情怀的颤动,同时读者对事物的判断也难免被他的言辞所左右。亨伯特站在现实的状态来回忆过去,采用的是“经验自我”的视角,以他今天的感觉来写过去,回忆的内容按过去的时间顺序隔断叙述。亨伯特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和其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双重性使小说在故事时间和现实时间中来回穿梭,现实的叙述比对过去的叙述更富有感情,纳博科夫成功地保持了微妙的叙事平衡,亨伯特也成功地实现了其自我辩护的叙事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