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约581—682),世称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也是唐代著名道士,宋崇宁二年(1103)被追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关于孙思邈的生年,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生于581年,享年101岁。孙氏少时体弱多病,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主要著述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千金方》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中国古代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由于隋唐时期奉行儒、道、佛三教并立的政策,孙思邈本人又博学多闻,“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旧唐书·列传·孙思邈》),因而,在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孙思邈成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重要医家代表。他立足于“道”,深入医理,以道论医,以医行道,但又能融儒家伦理于医学实践,首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医德;同时,还借鉴吸收佛教思想为中医学所用,在医学思想上对儒、道、佛三教兼收并蓄,有力推动了中医学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展现了诸子学与医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道教自产生起,就和中医学发展密不可分,产生了许多“道医”。但比较而言,葛洪、陶弘景偏重于“药”,而孙思邈则投身于医疗济世实践,以道论医,以医行道,堪称一位不折不扣的“道医”。孙思邈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通晓“道”。欲为“大医”,必修“高道”。他的道教思想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篇名作中,他以道教的基本教义为指导,从医术、医德、医体、医法等不同方面规范了“大医”的思想和行为,并在篇末借老君之口对医、道关系总结说:“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一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在他看来,医、道是统一的,医为道之用,道为医之体,二者玄妙圆融,不可分离。
对医德的重视也是孙思邈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他在《备急千金要方》的首篇《大医习业》中,就对医生的业务与医德修养同时提出了明确要求,认为只有医术与医德两方面都过关的医生,才能“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凸显了对医德的极端重视。在两部《千金方》中,孙思邈立足于仁、勇、智、礼、恕、忠、孝等儒家伦理,系统广泛地阐述了他的医学伦理思想。如,他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又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这些充分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和推己及人的精神。在儒家医德思想的基础上,孙思邈还兼收佛道二教关于普度众生、不杀生及自然无为等思想,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系统论述医德的第一人。(www.xing528.com)
孙思邈“兼好释典”,佛教思想对他的医学思想也有重要影响。他既有关于疾病基本理论方面的“四大”论病及“四百四病”等观点,还在方剂和养生方面深受天竺大医耆婆“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的思想影响,在两部《千金方》中收集了耆婆百病丸、耆婆治恶病方、耆婆汤、耆婆大士补益长生不老方等不少以耆婆命名的方剂及佛教的咒禁之法与导引按摩养生方法等。另外,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对孙思邈也有影响,成为他劝导人们行善避恶和对医家行为进行约束的重要理论依据。如《千金翼方·养性》说:“人生天地中,动作喘息,皆应于天,为善为恶,天皆鉴之。人有修善积德而遭凶祸者,先世之余殃也。为恶犯禁而遇吉祥者,先世之余福也。”
正是汲取了儒道佛三教思想的丰厚营养,孙思邈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在医德医术、疾病治疗、养生防病、药物方剂等不同领域,以自己突出的医学思想和成就,成为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的杰出医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