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追求常道,史学偏重通变,子学则属“百家之言”。所谓“子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开启私人著述为肇始,包括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公孙龙子等“诸子百家”之学。他们的学术之所以称“子”,与先秦时期“子”的意义是密切相关的。
“子”字本义为婴幼儿。在古文字形上,“子”字像婴幼儿头发、手足在襁褓中。如,《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里的“子”即是本义。
在本义基础上,先秦时期的“子”又衍生出五种意义:
(1)男子的通称或美称。《孟子·万章下》:“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赵岐注:“万子即万章,子者,男子之通称也。”《春秋穀梁传·闵公元年》:“季子来归。”范宁集解:“子者,男子之美称也。”
(2)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爵称,进一步引申为对贵族身份者的尊称。如,楚国国君在《春秋》中例称“楚子”;另外,像“季文子”“韩宣子”等大国之卿也尊称为“子”。
(3)对师长的尊称。如,孔子门人常尊称他为“子”或“夫子”。《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之志。”这里是称师为“子”。至于称孔子为“夫子”,因为孔子曾为鲁大夫,故尊称夫子,后遂相沿成为师长的通称。老师对弟子也可客气地以“子”相称,如《论语·述而》:“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4)由对师长的尊称引申为对学有专精或有德的学者、思想家的尊称,如孟子、荀子等;进一步以人名书而有“子”书,“子”又引申为对思想家著作的称呼,如墨子的书称《墨子》,庄子的书称《庄子》。
(5)由指称思想家的著述,引申为指称该思想家的学说,或者以其为代表的学说派别。如先秦时期文献中,涉及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常指他们所代表的不同学说,而这些学说往往为其门人弟子或再传弟子所传述,其中也附有很多后学的不同观点,因此,“子”也成为某派学说的泛称,如《墨子》中就有很多墨家后学关于“墨辩”的思想。
从“子”的各种义项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除了表示婴幼儿的本义外,“子”基本上都是对人的一种尊称。随着春秋末年孔子首创私学,门人弟子尊其为“子”,一些学有专精的学者遂也被纷纷称为“子”。到战国时期,“子”已广泛使用,成为对有学问的学者的普遍尊称,并出现众多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而以“子”名家的人物,于是合起来便称为“诸子”了。“诸子”的学说及研究这些“诸子”的学问就被称作“子学”了。(www.xing528.com)
诸子在战国时期蜂起争鸣,同时代的庄子与荀子就已经开始对其研究了,如《庄子·天下》与《荀子·非十二子》都对当时的诸子进行过不同的论述。到秦汉一统天下,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著《论六家要指》,对先秦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进行了评论。到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天下群书,分为六类,著成《七略》,其中《诸子略》将诸子各家分成十类: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但刘歆认为其中的小说家较不重要,十家中扣除小说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九流十家”。研究诸子学说的“诸子学”也由此正式问世。
东汉班固撰著《汉书·艺文志》,沿袭了刘歆的分类。按刘歆、班固的“七略”分类,天文、历谱、五行、蓍龟、形法、杂占等,被列为《数术略》;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列为《方技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列入《兵书略》。以上“三略”所含的学术门类都没有放在《诸子略》之中。考其用意,因为先秦诸子都是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探讨,所谓“成一家之言”,重“学”而非实践操作方面的“术”,如阴阳家有理论有宗旨,学能成家,故入《诸子略》,而同样强调阴阳学说但偏于技术操作的,如兵阴阳、五行、杂占、医经之类,则放在《诸子略》之外的兵书、数术等类别中了。这种“学”与“术”的区分,也可见汉代学人对于诸子学的看重。
但到西晋荀勖《中经新簿》以四部分类,原先刘歆六部分类中的诸子就与兵书、数术合并了,其后的四部分类大体沿袭此法。到唐初所编《隋书·经籍志》,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正式确定,其中,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等都并于子部。子部在四部中也是包罗最广的,包括十四类,即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加上《经籍志》沿袭南梁阮孝绪《七录》做法,将道经、佛经两教著述附于四部之后,子部实际上共有十六类。“子学”从先秦时期的诸子学到四部分类的子部之学,已形成以思想学说为主,包括实践操作在内的庞杂渊博的学术门类了。
到北宋官修《崇文总目》时,佛经、道经不再作为附录,正式列入子部之中。到清修《四库全书》,子部包含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推步、算书)、术数(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艺术(书画、琴谱、篆刻、杂技)、谱录(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杂家(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类书、小说(杂事、异闻、琐语)、释家、道家十四类。这十四类,包括政治、哲学、科技、艺术、宗教,可谓包罗万象,学与术合,道与器并,在规模与内涵上也远非先秦时期的诸子学所可比拟了。
对于子部之学的庞杂内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叙》说:
“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自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以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叙而次之,凡十四类。……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余皆杂学也。然儒家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其余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于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在博收而慎取之尔。”
子学“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存之亦可为鉴戒”,当“博收而慎取之尔”。这大略表达了传统学人对于庞杂渊博的子部之学所抱有的基本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