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生读经史子集:发掘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

医学生读经史子集:发掘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六经”的传承则离不开孔子。“六经”作为古代文献典籍,在孔子以前早已存在,那时被称作“六艺”。文字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已经跨入了文明时代。因此,“大学”课程合计共六门,在名称上沿用小学“六艺”之名,也称“六艺”。周王室从收藏的典册中选取一些篇章,作为大学“六艺”中“书”的“教材”,供贵族子弟学习,这就是《书》的最早源头。

医学生读经史子集:发掘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

经学,作为解说、阐发儒家经典以进德成圣的学问,其基本典籍便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即通常所说的“六经”。而“六经”的传承则离不开孔子

“六经”作为古代文献典籍,在孔子以前早已存在,那时被称作“六艺”。中国文明起源很早,在文献记载中,司马迁的《史记》以黄帝为开端,《尚书》则以《尧典》开端,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从商代中期盘庚迁殷开始。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的甲骨文字。文字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已经跨入了文明时代。到了公元前11世纪,周代殷而立,实现了一系列制度变革,由甲骨文和青铜铭文形成的文献记录也在不断增加,逐渐在周王室“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式下汇集形成了称为“六艺”的文献典籍。

据《周礼》记载,孔子以前的“六艺”有“小学”和“大学”之分,内容不尽相同。

“小学”,即贵族子弟的基础教育,教学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即文字,“数”即计数,二者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语文和算术,是学习文化的基础知识;“礼”和“乐”是当时贵族从事政治宗教活动的基础知识;“射”“御”指射箭、驭车,是战争活动的基本技能。从内容看,小学“六艺”是对贵族子弟进行知识和技艺的教育和训练,以培养贵族统治所需要的能文能武的初级人才,不一定有固定的统一的课本。

所谓“大学”,《礼记·王制》说“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属于高等教育,基本课程有诗、书、礼、乐“四术”。对此,《礼记·王制》说:“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与“小学”相比,“诗”是新设的,“书”不再是学习书写与造字原则的基础教育,而是读历史文献的训典之类;“礼”与“乐”也不仅是礼仪、音乐,还包括理论,因此,“大学”更多的是理论学习,需要基本的课本。从西周到春秋末期的数百年间,虽然各诸侯国教育制度变化多样,但以“诗、书、礼、乐”为主要课程的官学教育仍然存在。

在诗、书、礼、乐四门课程外,大学教育还包括《易》和《春秋》。关于后两门课程,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一》中说:“乐正崇四术以教士,则先王之诗、书、礼、乐,其设教固已久。《易》虽用于卜筮,而精微之理非初学所语;《春秋》虽公其纪载,而策书亦非民庶所得尽窥。故《易象》《春秋》,韩宣子适鲁始得见之。则诸国之教未必尽备。盖自夫子删定、赞系、笔削之余,而后传习滋广,经术流行。”

因此,“大学”课程合计共六门,在名称上沿用小学“六艺”之名,也称“六艺”。

大学“六艺”中,《诗》是古代的歌谣选集,它被列为第一门课,是因为当时诸侯国在政治、外交等活动上都往往用诗来应对。如,《左传》《国语》中屡屡见到在朝聘、会盟、酒宴等场合,人们引诗述怀、赋诗喻意,乃至冷嘲热讽、展开斗争。所谓“赋诗断章”(《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就是指用诗来应对、比喻,在当时已成惯例。周王室也十分重视对民间诗歌的搜集与整理,定期派人到民间去“采风”,然后由太师整理编订。经历了长期的采集与编排,孔子以前已形成“风”“雅”“颂”三部分。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聘鲁,“观于周乐”,演奏的就有“国风”“小雅”“大雅”“颂”,这与今天所见的《诗经》,在编次上已大致相同。(www.xing528.com)

《书》是历史文献的选编。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典籍。在殷墟发掘的甲骨卜辞上,多有钻孔,并且有“册六”等字样。这说明典册的观念在殷商时期不仅存在,而且当时的巫史已经在尝试建立档案并加以分类了。到了周代,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有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周王室从收藏的典册中选取一些篇章,作为大学“六艺”中“书”的“教材”,供贵族子弟学习,这就是《书》的最早源头。

到春秋时代,诸侯割据后,“书”的教学内容已很不一致。如,楚庄王时楚大夫申叔时曾谈及这门课程的教学:“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其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国语·楚语上》)这里,“令”“语”“故志”“训典”,都是重要的典册文献。这些东西,都属于《书》的范围。

《礼》是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学习的课程。“礼”的意义在古代相当广泛,一般认为其起源于尊祖及祭祖活动,以后逐步扩大、规范和制度化,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的演化,有所谓“夏礼”“殷礼”和“周礼”,汇集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和仪式。“夏礼”“殷礼”的情况,在孔子时已无法确考。周王室则把“礼”奉为立国之本。如,“礼,国之干也”(《左传·襄公三十年》);“礼,政之舆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礼,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这些记载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的重视。“小学”教育中的“礼”,主要教贵族子弟“执礼”,被视为日后成为“君子”的基本条件。“不学礼,无以立”。到了“大学”,则从烦琐的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些理论内容,以文献形式来教学。学“礼”,已不仅是要成为“君子”,更重要的是把礼作为统治的手段。“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和《礼》一样,《乐》也是贯穿“小学”和“大学”的一门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乐”一开始就与《诗》《礼》以及歌舞密不可分。《礼记·内则》说:“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乐》的教育不在于单纯的娱乐性情,更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效应。当时,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用乐都有规定,包括乐队的规模、舞队的人数、演奏的乐章、歌唱的诗篇等,这也是礼的体现,即权力、地位、等级的象征。孔子以前,“乐”有没有以文字形式表达的课本已很难确定。

据《礼记·王制》记载,乐正以诗、书、礼、乐“四术”造士,说明在早期的“大学”里,是没有《易》和《春秋》的,这两门课应是后来才增设的。

《易》原为上古筮书的泛称。《周礼·春官》说,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据说,《连山》为夏代易,《归藏》为商代易,但二者都不可见。流传下来的《周易》,最早可能萌芽于殷商之际。据现代研究发现,在甲骨卜盛行的商代已有筮占存在,从筮占到《周易》文本的形成,则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其经文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当是长期积累的产物。据《左传·昭公二年》载,晋侯派韩宣子出使鲁国,“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可见,至迟在孔子以前,《易》已被列入“大学”课程。

《春秋》泛指编年史书,作为一门课设置,约在春秋时代。我国编年史著作的起源很早,殷周时代,已设有史官,按年按月记录国家大事。孔子以前,编年史已是贵族的教科书。但各国史书名称不同,如晋国史书叫《乘》,楚国史书叫《梼杌》,鲁国史书专名《春秋》。因此,“春秋”后来遂泛指诸侯国的各种编年史书。如墨子就说过“吾见百国春秋”,并具体提到周、燕、宋、齐《春秋》。作为后世儒家经典的《春秋》,也就是鲁国编年史中的一种。大学开设“春秋”的作用,主要是使学子们了解上世历史。按申叔时的话是:“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以戒劝其心。”(《国语·楚语上》)

总之,自殷商时期甲骨文出现,到西周以后,由于教育的需要而逐渐编集形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大学“六艺”。“六艺”保存、汇集了中国远古至春秋时期逐渐形成的基本文化典籍,承载了中国先民自尧舜禹汤文武以来逐步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精神,堪称中国上古文明的结晶。作为民族文化的根荄和母体,“六艺”构成了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源头活水。没有“六艺”,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要认识自己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就必须回到“六艺”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