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与古代文明。国学,正是以系统的学术形态,保存和凝结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创造成果和文化精华。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更成为中华文明历尽沧桑,由古代走向近现代的传承不竭的内在动力。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东来,包括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社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经过清末废除科举的教育改革与辛亥革命的政治变革,以经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与辉煌,逐渐为西学表征的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所取代。也正是在中西学术文化交汇、碰撞与西化浪潮日甚一日的时代背景下,梁启超、章炳麟等人才大力提倡“国学”, 希望以“国学”激发民族的文化自觉,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主意识,实现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
对此,梁、章二人的思想极具代表性。如,梁启超说:
“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3]
章太炎则指出: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4]
可见,“国学”概念的问世及在20世纪初的兴起是与激发民族精神、实现国家自强密切联系的。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激烈反传统及文学革命对文言的荡涤与洗礼,国学走向了沉寂。此后虽有胡适、梁启超、章炳麟、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贯中西的一批大师在北大、清华掀起了一股“新国学”热潮,但如昙花一现,仅是国学在新时代的余响而已,国学已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学术环境中悄然谢幕。
时至今日,在现代教育与现代学术体制中成长的中国学者及普通国民,拿起经史子集的中国古代学术典籍,面对着其中繁难优雅的文言表述、传注训诂的撰述体例、竖排印刷及卷轴、线装的装帧形式,恐怕真有恍如隔世之感。如果没有专业学者的解读,今天的大多数国人已经无法阅读我们几千年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了。(www.xing528.com)
面对着我们民族自己创造的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献瑰宝,我们却失去了言说的能力,只能无言以对!我们已处在一种民族集体意识失忆症与失语症的边缘!这难道不是一种严重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吗?这种文化危机意识随着20世纪末中国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多数国民的普遍共识,由此才有了新一轮的“国学热”,并出现不断升温的发展趋势。
通过国学与中国古代文明、近代救亡图存及当代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密切联系,我们已可清晰地感受到,国学虽然是中国古代的学术,但在现代社会中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意义。
具体来说,这种价值意义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基本的层面:
第一,从国学作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典籍形式看,国学是中国古代文明在观念形态上的主要载体,中国古代文明通过国学典籍得以展现并传承。国学典籍记载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学说、文学艺术、科技创造、典章制度与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将古代文明丰富多彩的创造成果汇合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学习、了解国学,就能够让现代中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与学术成果,不至于对自己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优秀学术遗存懵然不知,以至数典忘祖。
其次,从国学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来看,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特有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古代社会长期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风骚。这一民族文化精神乃是无数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孕育形成的文明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和创造之源。因此,学习、了解国学,在本质上不是要让现代的中国人重新回到已经成为历史的国学中去,而是要透过国学典籍,体会蕴含于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感悟其历久弥新、亘古常新的生命力量,从而在现代学术发展中传承和光大民族文化精神,激发民族文化生命的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辉煌。
此外,国学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学术结晶,其中不仅有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笃实高远的人文理想,还有丰富多彩的知识、方法,精彩优美的论著、文章,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宝藏。学习和了解国学,还可以使现代中国人受到数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与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救治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工具理性膨胀与人文精神失落的严重不足,恢复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提升国家的文化实力。国学的许多内容为我们今天的国民素质培养、现代文化建设及综合国力提升,都能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