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时期散文:中西文化完美融合

中国新时期散文:中西文化完美融合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董桥深受中华文化之哺育,后较长时间旅居英伦,精读西方文化典籍,故通贯博学,腹笥充盈,学识丰赡,在他身上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合璧交融,既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雅趣与智慧,又不乏英国绅士般的风趣和幽默。这文化的气息是来自两个方面,即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另一个是西式新进文化方面。

中国新时期散文:中西文化完美融合

董桥,1942年生于福建晋江县,1964年毕业于台湾台南省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1970年任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编译美国出版局各科书籍。1973年在伦敦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广播及时事评论,并且编辑英国文学、文化科技史节目。197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1979年返回香港,任职美国国际交流总署,第二年出任《明报月刊》总主编。198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组主任,半年后转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主编。1988年出任《明报》总主编至1995年夏季退休。现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苹果日报》副社长。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两地出版有《这一代的事》、《跟中国的梦赛跑》、《辩证法的黄昏》、《另外一种心情》、《双城杂笔》以及翻译书籍多种。200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散文自选集《从前》、《品味历程》、《旧情解构》三本,在大陆产生很大影响。

董桥深受中华文化之哺育,后较长时间旅居英伦,精读西方文化典籍,故通贯博学,腹笥充盈,学识丰赡,在他身上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合璧交融,既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雅趣与智慧,又不乏英国绅士般的风趣和幽默。董桥最后在香港定居,终于把文化的气息带进了这个据说的“文化沙漠”。这文化的气息是来自两个方面,即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另一个是西式新进文化方面。后一方面,董桥似乎是较守成的一派。这样一来,两个方面的文化气息,在董桥身上,就比较交融调和起来了,不像在别的一些人的身上,把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断然誓不两立起来。加之他对事理与现象的把握迥异于常人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所以,从其睿智雅致的笔调中读到为我们所不熟悉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同样可以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受,而且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董桥的文字曲径通幽,笔底一片旖旎风光。用词遣句颇具匠心,精致而又全无匠气。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既儒雅深沉,又活泼灵动。学贯中西的文学底蕴,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天赋中清贵的文气,使得“签上董桥名字的每一篇文章”都如舞台上那舒卷自如的水袖,看似不经意挥洒间,也足见主人功力。(www.xing528.com)

1997年12月,董桥荣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首届香港文学奖创作奖,评委们对他的评论:董桥散文一向以细致深丽精巧见称,内容沟通中西,文笔融合文白,形成脱俗风格,“能出入于中西文化之间,无所拘滞,能游移于传统与现代之际,不失中国文化品位韵致。此种中西融汇,古今相济,取法得宜,正是董桥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